今天小编分享的社会经验:淘宝“顺手买1件”能花19.8元买原价488元的产品?真相来了,欢迎阅读。
" 我每次下单后,结算页面都会出现‘顺手买 1 件’的提醒,看起来价格很便宜,但产品并非来自我消费的店铺,这是真的吗?" 最近,网购爱好者陈女士注意到,在淘宝购物后出现了 " 顺手买 1 件 " 的促销,每次的商品都不一样,与选购店铺也没有关系,因此产生疑问。
记者调查发现," 顺手买 1 件 " 实为平台和商家的营销手段,并不意味着划算。而且,部分 " 顺手买 1 件 " 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并涉嫌价格欺诈。
19.8 元买 488 元首饰?买家:太坑了
记者在淘宝上随机选购了服饰、食品、家居用品等不同种类的商品,下单时发现,结算页面都出现了 " 顺手买 1 件 " 选项。每次出现的店铺和商品都不一样,与选购店铺也没有直接关系;甚至在同一店铺分次选购同一件商品,先后出现的 " 顺手买 1 件 " 店铺和商品也不一样。
不过,这些 " 顺手买 1 件 " 有个共同的特点:价格优惠。
例如,一款标价 128 元的遮阳防晒帽," 顺手买 1 件 " 的包邮价(以下简称 " 顺手价 ")为 26.9 元;一款标价 129 元的小丝巾,顺手价 9.9 元;更有一款标价 488 元的 " 专柜清仓复古文艺珍珠项链 ",顺手价只要 19.8 元。
比 " 原价 " 便宜一大截是 " 顺手买 1 件 " 商品的共同点
但是,这些产品真的价廉物美?
记者实测发现,结算页面只显示了 " 顺手买 1 件 " 商品的店铺名称、商品名称、原价和顺手价,但消费者无法了解商品生产企业、材质、评价等其他信息。消费者只有在付款购买后,才能通过平台 " 我的订单 " 选项,点击相关产品查看产品详情。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顺手买 1 件 " 产品从价格到品质,都大有水分。
以顺手价 19.8 元、标价 488 元的项链为例,该产品在该店铺的正常售卖价格只有 29.8 元,而且详情页面没有任何 " 原价 488 元 " 的介绍。同时,店铺综合评价和产品评价都不太高,有消费者评价该项链 " 劣质玩具 "" 塑料的,不是珍珠 "" 断的,找客服,客服不理 "" 价格虚高 "" 非常廉价 "" 就没有这么坑的 "…… 记者试图就 " 顺手买 1 件 " 的产品联系该店铺客服,却始终没人答复。
标价 488 元的项链正常售价 29.8 元,且评价不高
至于标价 128 元的防晒帽,正常售卖价格为 27 元,只比顺手价高了 0.1 元,而且标注的品牌涉嫌傍名牌;标价 129 元的小丝巾,正常售卖价格也只有 19 元。
左边为 " 顺手价 ",右边为正常售价
可见," 顺手买 1 件 " 的原价不可相信,顺手价的 " 优惠 " 很有水分。同时,相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如果贪图便宜 " 顺手买 1 件 ",很可能上当受骗。
谁在推广 " 顺手买 1 件 "?
" 这是系统自动推送的 "" 不是我们的产品,不太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选项 "…… 记者将结账时出现的 " 顺手买 1 件 " 商品页面发送给原先购物的店铺,相关客服均表示," 顺手买 1 件 " 的商品与原有店铺无关。
在调查中,有一家饰品小店的 " 顺手买 1 件 " 商品出自本店,客服也承认了这是店铺設定的促销,为的是推动销售,所以顺手价能比单独下单便宜 10 元。不过,这家店的 " 原价 " 設定也有水分:正常售价 29.9 元的发夹,在 " 顺手买 1 件 " 页面摇身一变成了 39 元。
" 这就是商家的套路。" 记者辗转联系到电商代运营从业者李先生,他介绍了 " 顺手买 1 件 " 的来龙去脉:" 顺手买 1 件 " 是平台面向商家推出的营销工具,当消费者在单店下单金额达到一定门槛后,可以在下单页勾选一件包邮商品进行超值换购。这一营销工具的本意是帮助商户在现有客单价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客单价,既不需要额外的流量投入,也不产生额外的物流成本。" 所以,很多商家的‘顺手买 1 件’门槛非常低,只要有消费,就能‘顺手买’,而且通过‘原价’和‘顺手价’的巨大差异,吸引消费者下单。" 李先生说。
淘宝后台对 " 顺手买一件 " 的介绍
但他坦言," 顺手买 1 件 " 的促销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平台支持跨店 " 顺手买 1 件 ",这就使得消费者看到的 " 顺手买 1 件 " 商品未必来自原本选购的店铺,原店铺不对 " 顺手买 1 件 " 商品负责。另一方面," 顺手买 1 件 " 的页面设计比较简单,不支持跳转,消费者无法查看产品详情,这也为部分店铺、商品价格造假、品质造假提供了空间。" 总之,‘顺手买 1 件’确实可以帮助商家提高客单价、推广新品、加速消化库存等。但由于系统設定的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 李先生说。
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违反价格法
具体有哪些问题呢?
在 " 顺手买 1 件 " 中,消费者无法在付款前了解产品的材料、规格、评论等信息。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具体来看,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可见,比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平台和商家目前的销售模式已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同时,根据价格法,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国家发展改革委 < 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 > 有关条款解释的通知》明确,经营者通过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虚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无论是否形成交易结果,均构成价格欺诈行为;" 原价 " 是指经营者在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前七日内没有交易,以本次促销活动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
但在 " 顺手买 1 件 " 中,相关商品的 " 原价 " 无法查实,而 " 顺手价 " 与 " 原价 " 之间的差异又诱导消费者进行交易。以上种种,均显示 " 顺手买 1 件 " 涉嫌价格欺诈。
平台和商家設定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无可厚非,但不论何种促销,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从本次调查看," 顺手买 1 件 " 这一促销形式的改进空间不小,平台和监管部门都应承担各自的责任,保护消费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