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联合驱动500家医联体,「铂桐医疗」打造数字化疼痛规范化管理平台,欢迎阅读。
文 | 胡香赟
编辑 | 海若镜
肿瘤防治已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以疼痛为代表的一系列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 癌症病人的疼痛不是只有晚期患者才会有,疼痛问题涉及肿瘤早期、治疗期以及康复期的全过程。中国从 1990 年代就开始推广癌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原则,但这么多年来癌症患者疼痛诊疗一直做的不够好。" 近日,数字化疼痛管理平台铂桐医疗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杰军对 36 氪表示。
王杰军原为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肿瘤科主任,从医几十年间一直关注癌痛问题,曾主编国家卫健委《癌痛诊疗规范》和《中国癌痛治疗合理用药指南》。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医疗概念普及,退休后的王杰军看到了更多基层医院在癌痛规范化诊疗方面的需求及推广标准化癌痛治疗方案的可能,铂桐医疗由此成立。
今年年初,铂桐医疗宣布已先后完成总计数千万元的天使和 Pre-A 轮融资,均由远毅资本领投,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据介绍,癌痛治疗大致分为针对疼痛本身的治疗和疼痛病因的治疗,通常会根据病情不同把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结合在一起,比如放疗后神经损伤疼痛,可以用药物或神经调控或脉冲等进行治疗;如果病人是骨转移,可以根据骨质破坏的状况、转移骨的承重状况及骨转移的部位,进行药物、放疗等,也会根据需求通过骨水泥恢复骨头原来的物理形状,减少对神经的压迫,再进行抗肿瘤或进行一些疼痛的治疗等。
" 癌症治疗本身就需要多学科结合,癌痛的诊疗同样需要多学科的联合,我们在做的事就是把多学科、多模式的癌痛管理理念推广普及,赋能基层医院。"
目前,铂桐医疗的数字化产品布局涉及疼痛评估、诊疗以及院内外管理的整个环节。其中,BTS 6D 评估系统是公司早期的核心产品之一。不同于传统的书面疼痛评估方法,铂桐医疗整合了疼痛强度、功能影响、情绪影响以及爆发痛等多个疼痛性质维度,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算法形成针对 "total pain" 的综合评估,并对特定风险指标做出标注,指导医生后续用药。
王杰军称,该系统现已在山东、重庆、江苏、辽宁、福建等地的 100 余家医院投入使用,研究病例数量 2000 余例,对爆发痛等特殊疼痛的预警准确率达 95% 以上。公司已组建相关专家团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后续新功能的更新。
谈及如何向院端输出评估系统和治疗方案的问题,王杰军提到了打造癌痛规范化管理能力提升医联体(CPDP)的模式。将疼痛标准管理方案作为肿瘤诊疗质控的一个方面输出给医联体内的医院,并通过不断考核对这些医院形成规范。
" 我们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了 100 家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和 500 家医联体,当形成临床病人获益的标准之后,我们再逐步向上传达,由医联体逐步向更高级别发展,扩大覆盖范围。" 该项目现已获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等机构支持。
此外,铂桐医疗还针对难治性癌痛及疼痛危象设计了 " 疼痛 ICU" 标准治疗病房模版,配套疼痛监测系统、快速镇痛产品等,及时控制病人病情。36 氪了解到,该病房主要采取与医院共建的方式打造,近期即将在上海落地。
延伸至院外疼痛管理方面,铂桐医疗推出一款 BTX 舒缓仪,结合正念认知疗法和经皮电刺激原理,通过生成内啡肽,关闭向中枢传递疼痛的 " 闸门 ",提高疼痛阈值,缓解痛感,这款产品预计会在年内上市。
36 氪获悉,在商业化方面,铂桐医疗合作药企、医疗器械和保险公司总计已有数十家,公司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盈利," 近期工作重点主要在产品报证和医联体铺设等内容上 "。
"2020 年时,中国整个慢性疼痛市场规模就已达 5000 亿人民币,有巨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目前行业缺少一个有体系的品牌。所以这是一个去满足患者需求、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对实现 " 健康中国 2030" 的目标、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和感受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铂桐医疗愿意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 王杰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