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最大的内耗,就是养了一批伪高管,欢迎阅读。
内容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责编 | 少将
第 7511 篇深度好文:4955 字 | 12 分钟阅读
组织管理
公司最大的内耗,就是养了一批伪高管。
一家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管团队的影响。
企业用对了高管,经营就成功了一半;而用了伪高管,就有可能导致灭顶之灾。
有这么一组数据:在国外,一个企业里,真正杰出的高管只有 21%,42% 是糟糕的,剩余 37% 是平庸的。
对于真正的团队、好团队来说,遇到真高管,那是如鱼得水。但遇到伪高管,那就有力使不出了,甚至会导致团队崩溃、人才离职。
我们可以想象,一位兢兢业业的中层,他的上级却是伪高管,那他要么直言上级问题(很可能导致被排挤),要么随波逐流,要么离职走人。
无论哪一种选择,对公司来说,都不是好事。
那么,什么是伪高管?
一、热爱表演
伪高管最喜欢干的事,是什么?
开会。开会。开会。
他们不是正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
简单沟通就能解决的一件事,一定要把其他人拉一起,开会。
能用开会解决的,就开会。开会无法解决的,多开几次会。
开会,当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有研究指出,高管通常每周会花两天、三天或更多时间用来开会。
但是,伪高管们的所谓 " 开会 ",通常是即兴会议或无结果会议。
比如,你正在埋头工作,领导突然来一句," 都去会议室,开个小会 "。
心血来潮召集一批人去开会,去了才发现,会议内容跟一些人的工作无关。
无结果会议,长篇大论,没完没了,全是废话。1 分钟能讲明白的事,绕来绕去起码要讲 5 分钟。
看似说了挺多,实际上没有提出任何有价值的建议或结论。
开会没问题。最起码会前要有明确目标吧,会中要有会议记录吧,结束前要形成结论或行动计划吧。
全都没有。共识,没有达成。解决方案,没有形成。责任人,时间节点……
会议结束,只留下了一堆观点。
德鲁克说,那些真的懂如何开会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会议,而不是去开会。
缺乏准备的会议,自然冗长又低效,浪费了员工的时间和精力。
开会的成本,真的很高,它会让所有人停下正在做的事。
我们喜欢的高效会议,产出能覆盖甚至大于成本。
但伪高管们的会议,产出低于成本,甚至远远小于成本。他们不是为了协调工作或解决问题,是为了存在感。
开会多,就能显得工作任务多、工作情况复杂,能让他们看起来很忙,很用心。
举个例子。你是某家公司的老板,最近招聘了一位 XX 总监。
这位总监呢,喜欢让团队里的人做各种报表、工作总结,无论大小事都要用开会解决,美其名曰把控流程和细节,但又拿不出来实质性的改进建议。
或许他在向你汇报的时候,展现了高超的沟通技巧,深厚的语言功底。但一直拿不出成果,团队成员被折腾得怨声载道。
这时候,你会怎么看待他?
立刻辞退,真的。长痛不如短痛,留着他,他会持续掏空你的组织力。
你的想法是,花钱请人,担当角色,来拎起这摊事,成为你的左膀右臂。
但很遗憾,钱花了,人到了,却是一位演员,背地里成为了公司的绊脚石。
忙着飙演技,忙着出镜,忙着给观众留印象,哪有功夫研究剧本怎么写?
而且,有了这样一位负责人,团队成员也会被折腾得身心俱疲。
存在感,每个人都喜欢,但其中存在着优先级的问题。
相比基层员工,管理者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和权利。一般来说,管理者都比员工焦虑,越高越焦虑。
但是,好的管理者,能够把高层的焦虑拆解,下放给团队成员。这样,我们上下一心,驱动做事,实现目标。
而焦虑的伪高管,往往动作频繁且幅度很大。
做事,就成了证明自己存在的第一方式。多在公司中折腾,多出动静,存在感越强。
以这样的思路,去带领团队,去管理组织。组织就会变成一支体力不济、靠兴奋剂撑着的球队,时而趾高气扬,时而萎靡不振。
球员满场跑,配合并不好;教练满头包,指令打水漂。团队,就完了。
多少公司,就这样被掏空了组织力。
比如,徽商集团。2010 年,徽商集团以营收 343.8 亿元成为中国企业 500 强 188 位。董事长许家贵提出打造 " 千亿徽商 ",力争到 2015 年经营规模突破 1000 亿元。
但是,内部问题却击沉了这艘巨舰。管理层喜欢喊口号、唱高调、搞粉饰,好大喜功、虚增业绩。
他们并没有从市场实际出发,而是采取行政工作分解的方式,集团总部简单地将销售额年均增长 20% 以上作为业绩考核目标。
各子公司为完成任务,有的偏离主业盲目拓展业务,有的编造数字谎报业绩,八仙过海,乱象丛生。
而且,各路高管贪腐成风,企业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报喜不报忧。谈起工作都是亮点,对于问题避而不见。
仅仅 6 年后,这家国企就已经资不抵债。
二、不思考,不走心
伪高管,通常都是条件反射式管理,没有思考,更别说创新。
什么叫条件反射式管理?
简单来说,一味拿经验说事,没有紧密结合当下。
比如,你是某家公司的老板,最近招了一位高管,谈起什么事,都是我以前是怎么怎么干的,结果有多么好。动不动拿自己的行业资历、职业经验说事。
有经验当然好,而且没有项目经验,也很难直接成为高管。
但不考虑最新的实际情况,只拿经验说事,那就是经验主义了。
市场环境变化了多少?行业环境变化了多少?消费趋势变化了多少?人员能力有多大区别?资源禀赋差别是什么?
经验主义者,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就着急谈过往、做判断、提建议。
他们会有一些口头禅。比如,想这么多干嘛,就一个字——干!
乍看起来,这句话挺对。
但我们仔细品味,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能动手的事何必动腦呢?
细细一想,一身冷汗。
你需要的高管,是帮你干事的,甚至是补你短板的。
对内,他应当是公司在某个领網域的 " 最佳大腦 " 和 " 最高武力值 "。对外,他应当是公司在相关领網域的 " 形象代言人 "。
只懂得执行的伪高管,就像一名参谋,主动把自己降格为战士。战士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但这不是他应该干的事。
越高级的管理者,越需要学习,越需要更新。
伪高管们,懒得去思考细节,懒得去洞察现状,懒得去学习管理知识,懒得去更新管理实践。
在大多数情况下,伪高管依靠曾经做基层、中层管理时,积累的一些胡萝卜加大棒的经验,再结合道听途说的信息、断章取义的猜测和与世无争的服从。
说得很好听——聚焦外部,卓越执行。
实际上,这是用未经加工的机械反应,取代了系统思考后的决策选择,收获的无非是一些短期既得利益的快感(有时还不明显),以证明自己的天赋异禀。
为什么深层次思考不容易做到?
因为那太累了,还得延迟满足。
系统思考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持续的知识学习、体系梳理、反复论证,是需要大量时间的。而且,还不一定立刻见效。
长期的积累,没有鲜花和掌声的伴随,他们很难耐得住寂寞,坚持下来。
高管,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决策。伪高管,通常都是 " 上级动动嘴,下级跑断腿 "。
而好的管理者,懂得节省成本,提高决策质量和成功率。
特别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我们很难去说 " 某件事一定成功 ",最多只能说 " 大概率可以 "。
比如,在几年前," 大胆试错 " 一词非常流行。但以今天的环境,还能这么说吗?为什么不能是 " 小心试对 " 呢?
小心试对。可以用贝叶斯定理来解决。
简单来说,就是一件事的成功概率 = 基础概率 × 这件事本身的成功概率。
我还是有点没说明白?举个例子吧。
某家公司的广告部认为,明星代言能提高产品购买率,给上级做了一个方案。
但是,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不能拍腦袋决定。明星代言真的有效吗?
带入贝叶斯公式试试。
查了过去的数据,发现每 1000 次广告露出中,顾客下单(A)的次数为 80 次。所以,P(A)=8%。
这是先验概率,是我们已知的。
用明星代言,是动作 B。那我们算一下 P(B/A)。
A 是下单,B 是明星代言。P(B/A),就是下单总次数中,明星代言占了多少单。
数据显示,80 个订单中,明星代言的为 20 次。P(B/A)=20/80=25%。
接着算 P(B)。也就是每 1000 次的广告,明星代言占了多少次。
查后发现,200 次。P(B)=20%。
调整因子,就是明星代言(B)对顾客下单(A)的影响。P(B/A)/ P(B)=25%/20%=1.25。
带入完整的贝叶斯公式计算:P(A/B)= P(A)× P(B/A)/P(B) =8% × 1.25=10%。
从先验概率 8%,增加到后验概率 10%,看来明星代言确实有效果。
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就用贝叶斯定理的基础概率,来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做饮料。
1. 饮料市场看起来很老土,但基数很大。中国饮料市场规模超过一万亿。
2. 对比来看,类似于 SaaS 市场,看起来很性感,可市场规模仅为百亿级别。
3. 所以,做饮料啃一小口也很大,做 SaaS 做老大也很小。(这不代表创业公司不因为某个领網域的增长空间而去做。)
贝叶斯定理的用途,实在太广泛。它的本质,是一种动态的、及时更新的思维方式,用概率来理解我们面对的事物。
先验概率,就是过去的经验。调整因子,就是新的信息、数据、证据。
两者结合,就得到了 " 修正后的判断 "。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开如锚定效应之类的思维陷阱。
所以,别再大胆试错了,小心试对吧!
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伪高管通常心胸狭窄,精致利己。
从不喜欢培养人,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能力强的人,他们不喜欢。依附他们的人,他们才喜欢。
他们最关注的,不是目标、成果,是权力。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或明或暗他们会做出许多事情。
一旦某位下属表现出极高的能力,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压,害怕被取代。
长此以往,能力强的人自然无法容忍公司的平均和愚蠢,只能选择离职。
在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 · 帕金森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中,提出:一位不称职的管理者,有 3 条出路。
第一条,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第二条,找一个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
第三条,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来当助手。
对于伪高管来说,第一条路绝不会走,那会丧失自己的待遇、地位和权力。
第二条路也不能走,能干的人很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对手。别人干好了他的工作,那时候,公司还需要他吗?
第三条路,就成了看起来最合适的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没人能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
有了上级的模板,他的两位助手上行下效,继续任用比自己水平更低的人。
如此类推下去,组织就逐渐变成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体系。
这就是组织的帕金森定律,也叫组织麻痹症。这样的组织,其成长能力可想而知。
自私,是人性,每个人都很关注自身利益。
但作为管理者,权、责、利是对等的等边三角形。
只关注 " 权 " 和 " 利 ",忽视了 " 责 ",那绝对不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
比如,你从某位高管的嘴中,从来没有听过别人的好话,谁谁干得好,谁谁进步快。听到的全都是问题,某某昨天犯了啥错,某某今天啥事没干好。
反而他谈起自己的成绩和功劳,一二三四五,列出一大堆。
不要犹豫,请立刻让他离开。一个对同事利益、团队利益一点不在意的人,还能指望他去维护公司利益吗?
多少好公司,就这样被锈蚀了。
四、四合一,才是真高管
那么,就没有我们需要的 " 真高管 " 吗?
首席组织官对 " 真高管 " 的定义和衡量标准,可以参考:那些在所辖领網域内,对内可以领导一号位及高管团队,对外可以代表公司竞争力的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有着某大公司 CXO 的职务名称,但达不到这两条,也可能不是真高管。同时,在小公司里,年纪轻轻在重要岗位的人,也可能是真高管。
这样的定义有什么好处?
让高管有了时间、空间的动态性:过去是真高管,现在可能不是了(如果不能代表公司竞争力);在这个公司是真高管,换到另一个公司可能就不是了。
真高管的核心特点,是职责 / 角色四合一。什么意思?
用一个公式来说,真高管 = 操作人员 + 专业技术人士 + 管理者 + 领导者。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亲自动手做简单重复性的事(操作类职责);
在需要的时候,也要做规划、设计等专业的事(专业技术类职责);
不仅要自己干活,还要带人干活(管理类职责);
不仅是协调管理,还得探索方向(领导类职责)。
从角色角度,打个比喻来说:
一个真高管,经常要做工兵、狙击手(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很多时候又得变成班长(一线管理者:得带人一起干活);
也要当连长和指导员(协调目标及行动,发展骨干人才,指导他人带团队,做思想工作);
还要当团长(制定目标和战术,提升组织能力,参与战略共谋)。
又操作,又专业技术,又管理,还领导,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很高?
要求确实很高。
不过一家公司,无论在创业期、快速成长期,还是二次创业期、变革突围期,以及要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时,要求本来就很高。
也就是说,这种 " 四合一 " 的要求,是由他们要承担的责任决定的,而不是有谁故意为难他们。
只有真高管,才能做出好公司。
结语
伪高管,欺瞒了老板,累坏了员工,浪费了时机,带坏了风气,赶走了好人,拖垮了公司。
多少组织肌体,就这样被侵蚀,慢慢腐烂变质。
你的公司,有没有还未发现的癌细胞?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真的。这事刻不容缓。
在曾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商业环境里,一些内部问题可以用外部扩张来解决。而且,全力拼发展速度,我们可能也没有太多精力来 " 内观 "。
但现在,到了 " 做体验 ",塑造健康体魄的时候了。
参考资料:
1.《房晟陶:什么是 " 真高管 "?它是一种人才审美和人才标准》,首席组织官;
2.《尽管成不了真高管,但我认得出伪高管呀》,首席组织官;
塑造健康体魄,需要 " 内观 "
用哲学思维
实现生命觉解
笔记侠《苏德超研学坊》
重磅发布!
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每个月用两天时间
帮您 " 内观 "
扫码参与↓
塑造幸福人生!
分享、点赞、在看,3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