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要坦克还是突击炮?身为“德国闪电战之父”的他如此回答:,欢迎阅读。
1944 年 6 月 26 日,此时的诺曼底战役正战的如火如荼之际,时任装甲总监的古德里安,向当时的德军高层递交了这样一份 " 绝密 " 的报告。
在这篇报告中,古德里安以一己之见,阐述了自己对于四号坦克,以及使用 48 倍 /70 倍坦克炮的四号坦克歼击车的想法。但在报告中,他将后者称之为 " 突击炮 "。(注:这是因为此时的‘四号坦克歼击车’,在德国人眼中是一款新式的突击炮提案)
古德里安从性能数据、损失、战术细节三个方面简要叙述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是 " 性能数据 ":
" 配有 1939 型穿甲弹的 48 倍 75 毫米坦克炮,能在 600 至 1200 米的中等距离上击穿所有已知的英、美、苏军使用的坦克。"(包括英制‘克伦威尔’坦克,细节可见附件 1)。【注:可能 " 古不帅 " 没有考虑到盟军、苏军在战争末期时使用的一系列重型坦克,比如 JS-2 和 M26" 潘兴 " 吧 ....】
来自西西里、意大利本土以及诺曼底的对比报告显示,实战中,突击炮比四号坦克更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是因为突击炮在沿海公路、山区以及诺曼底的树篱地形移动时,只能沿着有限的角度实施侧向开火。若不调整整个车体,突击炮的乘员将无法瞄准,进而严重限制其作战效率。
结合 1 托马勒 * 自巴黎发来的最新分析数据,以及西线高层麾下的装甲总监呈报的战斗报告来看,突击炮在诺曼底的树篱阵地以及壕沟中很难发挥应有作用,因为它们的炮身轴线实在太低。而坦克的炮塔不仅可以旋转,其炮身轴线更高,因此具备从壕沟、树篱朝敌方目标开火的能力。
▲文中提及的托马勒即沃尔夫冈 · 托马勒(Wolfgang Thomale 1900-1978),陆军中将,骑士铁十字勋章得主,曾任德军第 25 装甲团 3 营长、第 27 装甲团团长等职务,1943 年 1 月任装甲兵总监参谋长职务,亦是最后一任装甲兵总监
▲苏军翻译的原始报告中提及的附件。其中提及了不同弹药的口径、倍径、初速以及在不同距离上对抗 60 ° 法线角均质装甲时所呈现的不同穿深效果。上表中,前两者(箭头标注)为四号坦克歼击车使用的两种不同倍径的主炮。剩余的三款则是 " 虎式 "、" 虎王 " 以及 " 猎虎 " 三款战斗车辆的主炮。如表所示," 猎虎 " 坦克歼击车的主炮即便到了 3000 米仍有 155 毫米的穿深!
▲与其他各国相似口径相比下的 PzGr.39 型弹药(最右侧)。亦是二战期间德军 37 至 88 毫米火炮最常用的弹药类型。剩余的则是苏制 T-34 使用的 BR 系列穿甲弹、美制 " 谢尔曼 " 坦克使用 M62 穿甲弹以及英军的 " 萤火虫 " 坦克使用的 17 磅穿甲弹
至于 " 损失 " 方面的描述,古德里安接着补充说:
" 与突击炮相比,四号坦克的损失更大。这是因为两者使用了不同的战术。突击炮主要以支援步兵作战为主,而在摩托化部門中的坦克则常被当做进攻型武器。
与此相关的是,越来越多的坦克因为技术原因而停止工作。因为其形势速度越快,传动装置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突击炮是和步兵并肩作战的武器,坦克则负责突入敌阵。倘若没有了炮塔,坦克部队将难以实施机动作战。我们必须指出,如果突击炮的传动装置因故损坏且无法移动,它将无法继续作战。而被卡在某处或无法移动的坦克依然可以凭借着可旋转的炮塔继续战斗。"
▲毫无疑问,四号坦克是战争末期德军装甲部队里的主流。而根据其底盘改造出的四号坦克歼击车,不仅具备更好的防护,火炮也胜过前者(来源:数据派二战研究阁)
▲库尔斯克会战中的一队四号 H 型坦克(来源:Reddit)
有关 " 战术细节 " 方面的内容则是:
" 目前来看,四号坦克是一款非常成熟的设计,每辆坦克都值得信赖。而以其底盘开发的突击炮充其量是个临时设计,远不及以三号坦克底盘开发的突击炮。
最终传动是四号坦克的弱点之一。由于突击炮是通过旋转整个车身进行瞄准,此举会增加其制动器和最终传动的负载量,从而导致最终传动普遍出现损坏的情况。
四号坦克的最终传动装置备件不足。
继续生产以该型坦克底盘为基础的突击炮,会使更多备件出现故障,从而进一步加剧备件短缺的情况。
将 48 倍的坦克炮换装为 70 倍的坦克炮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原有的战斗室超出负荷)
在装甲总监的倡议下,70 倍火炮将装在 Vomag(沃马格公司)公布的新型底盘上。奥德施(Audersch)上校报告称,该车将于 8 月下旬进入量产阶段
▲配有一门 StuK.40 型 75 毫米 48 倍火炮的三号突击炮,同样也是德军装甲部队在末期的中流砥柱
▲(彩绘)1/35 的威龙厂四号坦克歼击车模型封绘
" 结论 " 方面:
" 所有报告部門均一致表示,当装甲部队作战时,拥有旋转炮塔的坦克更具优势。
所有已知的敌军坦克、突击炮都容易受到包括 75 毫米 48 倍坦克炮在内的现代穿甲武器的攻击。
从量产坦克转至突击炮期间,需要调遣新下线的突击炮至现有的装甲营中,以维持其规模、数量。这将导致原本装备四号坦克的装甲营不得不抽成两个使用不同车辆的小组,使用不同的战术。
因此,装甲总监提议,继续生产四号坦克,在 " 黑豹 " 坦克的产量增至每个坦克团足够组建两个黑豹营前,必须量产足够补缺的数量。
黑豹坦克的产量需增至到每月 900 辆。
此外,装甲总监提议,于 8 月量产能搭在四号轻型底盘上的 75 毫米火炮,并将所有使用三号、四号标准底盘的坦克歼击车,全部换成 70 倍 75 毫米火炮
逐步使四号坦克与黑豹坦克的比率达到 1:1.
▲被法军 " 贝尼耶 "(Besnier)中队缴获后,重新投入作战的德制黑豹 G 型、四号 H 型坦克
▲俄语翻译的档案原件,标记上书 " 绝密 "
本文参考资料:
https://yuripasholok.livejournal.com/13496897.html?view=comments#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