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这不是玩具 真战机,欢迎阅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晶陆 001 Author 晶陆 001
这不是玩具,这是真飞机。重要的事情说 3 遍,完全没必要!多上图,大家看了就知道了,画面着实有些滑稽,尤其飞行员与战机的合影,貌似这架飞机只是模型而已,本文就聊聊这款超级可爱超萌的验证机,来自瑞迪的萨博 SAAB210 和 SAAB210B,本文文字约 2260 字,附图近 30 幅,有 2 图为真的 SAAB35 供参考,时间有些久远,70 多年前了,所以图片以黑白照为主,欢迎转载转发。
小半年前分享过百幅美图的图文关于一代经典无尾双三角翼战机,瑞典 Saab 35 Draken 龙式,那家伙看着就很迷你,但还有更迷你的,也是本文主角,SAAB-210,好似 SAAB 35 幼年状态,实际它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验证 SAAB 35 的相关技术,尤其是其标志性的双三角翼。
1949 年,瑞典空军 Flygvapen 启动了一个截击机研发新项目,也够未雨绸缪的,实际当时他们的新战机萨博 SAABJ 29 首飞才一年。 新项目主要用于应付潜在轰炸机,那些可能准备入侵瑞典的轰炸机,项目要求新截击机水平飞行速度在 1,4-1,5 马赫左右,后来该要求被更新为 1,7-1,8 马赫,同时需要高爬升率和与 J-29 相同的作战升限。
1950 年,SAAB 首席设计师 Eric Bratt 和 Lars Brising 得出的结论是, 为了满足这些条件,使用具有小伸长率的薄三角形机翼的无尾方案将或许能满足其要求的最佳结果,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常规三角翼的弊端,于是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后掠角不连续的机翼,机翼根部的倾斜角 / 后掠角约为 80 度,机翼中部后掠角减小到 57 度。也就是后来大家称之为 " 双三角翼 " 的构思。
双三角翼翼的优点多于缺点。与常规三角翼相比,飞机着陆时具有更大的升力。亚音速升力的主要来源是机翼的外部。超音速下的细长根部开始向上产生力,从而防止空气动力学焦点向后移动。这种方案的主要缺点是给制造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
1951 年 4 月,萨博提出 Project 1250 方案,这是一架造型轻巧的战斗机,采用扁平的机头皮托管式进气道和双三角翼,有带有小型三角平尾和无尾布局俩个方案,使用单台 STAL Glan 引擎。 内侧机翼在翼根处厚度逐渐增大,和机身完全融合,这是一个相当前卫的翼身融合设计。萨博认为这样的机翼上的负载小,超音速波阻低。
理论和设想仅仅是纸面的,是愿望,是假设,设计师必须直面一个意料之中且相当困难的问题:在那之前,还没有人制造出具有这种机翼形状的飞行器。虽然理论和模型的风洞表现都不错。但谁也无法保证其在现实之中具体表现,正是由于缺乏建造这种飞机的经验,于是在 1950 年 6 月,萨博的项目经理也是首席设计师 Eric Bratt 提议建造一架 70% 比例的验证机,最终获准于 11 月启动。验证机被称为萨博 210,也就是说设计师们决定通过 Draken 的大模型来支持他们的理论计算。
就这么制造了一架不同寻常的试验飞机,1951 年 8 月完工,这就是萨博 210,按 70% 比例于实体机,它同时是世界上第一架双三角翼战机,在当时,20 世纪 50 年代绝对是一项新鲜事物,而正是它在随后龙式战机研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龙式战机正式亮相后,人们回想起它,给了个外号小龙, LillDraken。
尽管飞机尺寸相对较小,很迷你,但萨博 210 Lill Draken 仍然是一架相当不错的喷气式飞机,配备了 Armstrong Siddeley Adder 发动机(推力 467 公斤),速度可达 650 公里 / 小时。采用 1250 方案的双三角翼和无尾布局,但不同于 1250 方案的机头皮托管式进气道,萨博 210 设计了一个较小的头锥,将进气道一分为二,这样的设计为了便于在机头安装雷达。
接着就是地面测试, 1952 年 1 月 21 日, 试飞员 本特 · 奥洛夫 Bengt Olow 驾机首次升空,看他登机镜头,真好 " 忍心 " 坐进去,即使今天看着还是有些让人怀疑,这大号玩具能载人飞翔,哈哈。首次飞行持续了不到 30 分钟,地面滑行速度到 125 公里 / 小时时抬起前起落架,180 公里 / 小时时整机离地起飞,起飞跑道大约需要 900 米。全功率爬升率达到 11 m/s。爬升到 4000 米需要 4 分钟,在这个高度速度可达到 540 公里 / 小时。
制造萨博 210 的目的就是探索双三角翼, 测试低速飞行期间的性能, 机翼的整个上表面都覆盖有布瓣,方便观察气流情况,增强了直观性,可视化。飞机配备有全景气泡式座舱盖和弹射座椅,不过据说它没有购买事故保险。
很明显,小飞机尺寸过小也带来不少弊端,如飞机的下表面无法完全平整,起落架也没有舱盖,机轮收起时候也半裸露在外,参见附图,最后也就无奈地这么将就和妥协了。而且,小尺寸影响了验证机的航程,小身板,小体量实在是没有足够空间,无法携带大量燃料。
测试工作延续了 3-4 年," 小龙 "Lilldraken 的表现不错,相当稳定,最高时速达到了 650 km / h。在 1952 年至 1955 年期间共进行了 887 次飞行,也有说法更是接近了上千次飞行,在空中飞行了 286 小时或更多。所有的理论都在这架飞机上进行了测试。测试飞行为 SAAB 35 Draken 战机的研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宝贵的数据,并充分验证了工程师的想法。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避免了一个完整的飞机设计错误。
测试期间萨博 210 SAAB 210 Littdraken 的外观也发生了三次变化。明显的地方是其更改了机翼的设计和进气口的配置。试飞中发现最初的原型进气口长度是多余的,缩短进气管后改称为萨博 210B,这个进气道与后来的真正战机 Saab 35 Draken 完全相似,后面还在整流罩获内安装了测试雷达。同时,机翼面积也略有减小。
1956 年 10 月 25 日,完成了所有测试计划后,验证机退役,在萨博 SAAB 35 龙式战机首飞一年以后,SAAB 龙式战机是 1955 年 10 月 25 日首飞的。萨博 210 测试期间为萨博 35" 龙 " 战斗机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数据。目前,唯一一架萨博 210 验证机在林雪平的瑞典空军博物馆安享晚年,供人参观。
这款验证机 SAAB210 和 SAAB210B. 小龙,为后面 SAAB35 龙式战机探明了道路。大概参数:机组,1 人,长度,8.80 米 ,翼展,4.88 米 ,机翼面积,13,0 平方米,高度 -2.78 米。动力装置:1 × 涡轮喷气发动机 Armstrong Siddeley Adder,推力 4.67 kN(1,050 lbf),最高速度:650 公里 / 小时。复色图片由 nordland 完成,文章参考于 "TOP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