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韩国白月光,爆到柏林了,欢迎阅读。
暑期档太火,火到容不下爱情。
上周的七夕档,《孤注一掷》和《学爸》,稳居冠亚军。
本该是主菜的爱情片《念念相忘》落到第三。
孤注一掷 1.49 亿(累计 29.78)
学爸 5568.1 万(累计 2.58 亿)
念念相忘 3999.8 万(累计 4030.9 万)
——数据来自灯塔专业版:8 月 22 日 21 时当日票房
也差不多是同一时间,一部小制作的爱情片上线流媒体,口碑爆了。
第 73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场刊得分最高(满分 4,拿下 3.6)。
烂番茄新鲜度 98%,豆瓣 2w 人打出 7.7。
有人说,这是一段独属于东亚男女的隐秘爱情。
肉叔却觉得,把这段未宣之于口,甚至找不到明证的情感定义为爱情,才是小看了这部电影。
《过往人生》。
娜英和海盛从小生活在韩国首尔一个普通的街区。
青梅竹马,娜英很优秀,科科求第一。海盛温和,总哄着气哭的娜英。
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愫总是自然纯粹的流露着。
连彼此家长都觉得二人很般配。
翻译自 Julian Vaughn,下同
可惜,这对少年少女,在 12 岁那年分开了。
娜英要和父母移民加拿大。
分别的路口,娜英继续攀爬,海盛自然也往前,但前路较之平坦得多。
亦如二人的人生。
12 年过去,他们在网络重逢。
娜英人在纽约,短发,很是干练。
她已经是个小有成就的剧作家。
海盛呢,沿着身边同龄人的足迹,服兵役,上大学,读工程,按部就班地走着。
久别重逢的欢喜,夹杂着对旧有的思念和对彼此变化的新鲜感延续了很长时间。
二人一有空就通视频,事无巨细地分享各自生活。
就在我们以为一段竹马重逢相爱的甜蜜戏码会发生时,娜英叫停了。
为了继续自己的写作事业,娜英主动断联。
我经历了 2 次移民才到纽约
我想在这里做成一些事
我想在这里过好我的人生
这一断,他们的人生朝着不同的方向疾驰。
娜英恋爱,结婚,拿到绿卡。
海盛恋爱,分手;出国工作,回国,单身。
又一个 12 年过去。
他们的故事,就此画上句号?
当然没有。
因为有一个人还不甘心,海盛。
彼时,算是有点成功的海盛,借旅游之名,来到了纽约,和娜英见面。
又一个十二年过去了,海盛 " 偶然 " 来到纽约,撞见娜英。
再亲密的竹马,也隔着 24 年的陌生。
娜英主动、大方、坦然地拥抱了海盛,也主动消散了陌生。
娜英带着海盛游览纽约各地,其中包括她和亚瑟经常约会的旋转木马。
而到这,电影差不多已经过去了一半。
《过往人生》的观感,有点闷。
几乎围绕在男女主角周围,主要的情节,也靠对话推动。
用三个时期男女主的小故事,串起了电影。
如果要以爱情为线索去看《过往人生》,那真的简单又无聊。
青梅竹马 12 年后网络一线牵,为了事业,女生狠心失联。男生不甘心,12 年后重逢叙旧。
爱呢?
他真的爱她吗?
她真的不是在吊着他吗?
如果是西方导演来拍的话,海盛完全可以为爱和娜英私奔,不搞 be。
韩裔导演席琳 · 宋可不走这条路,她将一种东方特有的含蓄内敛的浪漫彰显得淋漓尽致。
情生于心,止于理。
从影片氛围上就打造出一种克制的基调。
比如二人一起在纽约坐地铁。
二人共扶一根栏杆的手,很近,却绝对不会触上。
比起爱情,一个更加清晰的 " 我 " 更重要。
《过往人生》里当然有爱情,但它模糊,甚至稀薄。
肉叔觉得,这是故事的视角始终偏向娜英所致。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三个人同框。
娜英坐在两个人中间,充当翻译,韩语、英语交流。
左边的男人,承载了她的过去,好奇着她的现在。
右边的丈夫,分享着她的现在,却试图靠近她的过去。
影片中海盛对娜英说的一段话很打动肉叔——
我喜欢你的原因就是你坚持自我。
这是一种变相的 " 表白 ",更是一种温柔的肯定。
片名《Past lives》,用的是 life(人生)的复数。
肉叔更偏向于,这里好几段人生,主语是娜英。
因为在这两个人里,娜英的人生经历最动荡,三段生活的状态,迭代得也最彻底。
12 岁的娜英,是一个聪明骄傲的韩国女生,她安全,优秀,想拿诺贝尔奖,被一个男孩子小心地喜欢着。
24 岁的娜英,做出了和当面父母一样的决定,离开熟悉的第二个故乡,来到纽约打拼,她焦虑,渴望成功。
36 岁的娜英,不再漂泊,她有了一段安稳的婚姻,一个能在深夜聊天的丈夫,一个可以糊口的工作,她甚至没那么纠结自己梦想还没实现这回事。
代入娜英,回望这三个阶段的自己,因为身在其中,她反而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而海盛,能近距离地旁观这三个几乎迥异的她。
所以娜英很难割舍这个已经差点算恋人的朋友。
不是暧昧,无关狗血,这是娜英的私心。
已经是他乡客的娜英,极需要一个同根同源的异乡人为镜,来照见一个只要活着,就会永远好奇的问题:我是谁。
比起 " 我爱你 ",弄清 " 我 ",永远更重要。
本日打工人:攸月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