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健康经验:打降脂针预防心血管病,他汀药物已成过去式?,欢迎阅读。
我国血脂异常患者已达 4 亿,由此诱发的心腦血管疾病,正以每年超过 300 万人的速度夺去人们的生命。
其中,俗称 " 坏胆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被认为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 " 头号凶手 "!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没有看到下降的拐点,因此,任何一种创新药物的出现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的风险无疑都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而近年随着 " 降脂针 "(PCSK9 抑制剂)的出现,降脂药物市场早已 " 风起云涌 "!
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药物品类是什么?是一针就要上百万元的 CAR-T 疗法,还是一个疗程就要上万元的肿瘤免疫药物 PD-L1?
其实都不是,虽然两个药物品类含金量很高,但却受限于患者基数少,真正赚钱的药物一定是患者人数足够多,最好还能满足持续性用药,如降糖同时还 " 赠送 " 减肥效果的 GLP-1 药物就让诺和诺德公司 2024 年第一季度狂揽 400 亿元,由此可见,一款优秀的慢性病药物,才是一台永动的印钞机。
遵循这一逻辑,同样拥有过亿患者人群的降脂药物无疑具备下一个 " 爆火 " 的潜质,高血脂已然成为与高血糖、高血压同等量级的药物市场。在近日各家药企发布的 2024 年第一季报中,诺华就提到,2023 年 8 月才在中国获批上市的降脂针(英克司兰钠注射液),在中国自费市场的 " 早期发展势头很强,每天新增患者超过 200 人 "。
如果持续保持一季报披露的增长势头,英克司兰钠注射液在中国的首年销售额就有望达到 20 亿元。
行业人士表示,与 GLP-1 带来的糖尿病药物迭代类似,多年来以他汀类药物为主的降脂药物赛道正迎来由 PCSK9 抑制剂带来的冲击。
◎ 高血脂 , 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C ) 水平高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图:39 健康
01
降脂药物迎来 " 针剂 " 时代
当摄入脂肪过多,就容易引发高血脂症,也就是大家理解的高血脂,作为一种体内脂代谢紊乱引发的代谢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血浆中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2018 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在 18 岁以上的成人中,血脂异常率高达 35.6%。其中 " 坏胆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 " 元凶 "。中国一项在 35 岁至 64 岁人群中的 20 年随访结果显示," 坏胆固醇 " 水平越高,未来 20 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就越高。
此外,它还是缺血性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许多心腦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将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明显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常务副院长、冠心病诊疗中心主任蒋学俊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据 39 深呼吸了解,庞大的患者群体催生了国内百亿血脂调节剂用药市场,目前仅市面上主流的降血脂的药物就有他汀类(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等)、贝特类(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胆酸螯合剂(考来替泊、盐酸考来维仑等)、烟酸类(烟酸缓释片)、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等。
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降脂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47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0%,2023 年市场规模已经突破 500 亿元。
◎ 2023 年,我国降脂药行业市场规模已经突破 500 亿元,新型降脂药物成为 " 香馍馍 "。/ 图:123rf
纵观整个降脂药赛道,目前降脂药市场由他汀类药物占主导地位,占整个国内降血脂用药医院市场超 90% 的市场份额,仅 2022 年我国总体医疗机构他汀类药物销售额就达 112.3 亿元。
不过,在国家药品集采的加持下,他汀类药物利润已大幅度降低。在过去九批已执行的国家集采中,共 6 款降脂药得標,整体数据上看,集采后他汀类降脂药的平均价格下降 88%,相关药品市场规模和企业利润同步受到影响。
以阿托伐他汀为例,集采后的他汀价格每片不超过 2 毛钱,患者每月的用药费用一般也不会超过 20 元。据中康数据统计,在全国等级医院中,这款药物在 2018 年达到 109 亿元的峰值之后开始直线下降,到 2023 年时仅剩 42.3 亿元,较 5 年前减少近 60%。
有行业人士表示,属于他汀类药物的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降脂药领網域急需一款新的 " 重磅品种 ",为这块市场的拓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动动手指投票
39 深呼吸为你定制更精准的健康干货
02
PCSK9 抑制剂成降脂药 " 新宠 "
新型降脂药 PCSK9 抑制剂在 2015 年 7 月横空出世,为高血脂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模式。
与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不同,"PCSK9" 作为人类发现的第 3 个与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发现 "PCSK9" 可以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并破坏其成分,导致 " 有害的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法被分解,会大量进入血液,这也就自然导致了人类血脂的升高。
而 PCSK9 抑制剂则可以有效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它主要目的是让人体正常分解胆固醇的功能得到恢复。
相关临床数据显示,与他汀类药物一般能降低约 30% 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比,PCSK9 抑制剂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 50% 以上,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临床上很多患者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会出现肝酶升高、肌肉损伤等不良反应。而 PCSK9 抑制剂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组相当,不会引起肌肉毒性、肝酶升高、神经认知事件、新发糖尿病的风险,重大副作用罕见。
◎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五年间,国内血脂调节剂市场规模跌宕起伏,品种格局进入 " 后他汀时代 ",新产品快速成长已可独当一面。/ 图:微博截图
2015 年,以 "PCSK9" 一靶点上开发的药物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率先获批上市。
但问题在于,心血管疾病作为慢性疾病的一种,需要长期用药,而单抗抑制剂形式的 PCSK9 药物基本都需要半月或一月打一针,和中老年群体的用药习惯有所差异。" 他汀类药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高血脂患者必须每日服药,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但至少有超过半数的人会发生漏服,能坚持用药治疗的患者不足 20%"。蒋学俊教授表示。
而最新的英克司兰钠注射液作为小核酸药物则有效的弥补了这一点缺陷,只需在在首次注射后 3 个月,需要增强注射一针,后续则需要每年注射两次,就可以达到长期平稳控制血脂的作用。
至此,PCSK9 抑制剂的出现,也让高血脂这个逐渐萎缩的赛道重新有了新的增长点。
03
高价降脂药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如今,一年打两针的万元降脂针,将为降脂药市场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39 深呼吸了解到,截止目前,我国共有四款 PCSK9 抑制剂获批上市,分别是安进的依洛尤单抗(Repatha)、赛诺菲 / 再生元的阿利西尤单抗(Praluent)、诺华的英克司兰钠(Leqvio)、信达生物的托莱西单抗。
从过去几年的销售数据来看,PCSK9 抑制剂也的确撑起了这个 " 场子 "。
依洛尤单抗早在 2021 年就突破了 10 亿美元大关,成为药王级别产品,2023 年营收更是飙升至 16.35 亿美元。
英克司兰钠上市较晚,但凭借更有优势的药效,2023 年全年销售额突破 3.5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7 倍,有望在今年实现销售端的进一步放量。
◎ 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血脂调节剂市场,随着品种格局重塑,畅销品牌洗牌严重,国内药企逆境奋斗,成绩亮眼。/ 图:123rf
聚焦到国内,PCSK9 抑制剂成绩同样亮眼,据米内网数据,2021 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 PCSK9 抑制剂用药市场达 6463 万元,增长率为 111.55%。目前,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两个产品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品种,每支的价格在 300 元左右。2023 年,国内等级医院内销售排名前 10 位的降脂药中,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均上榜,销售额分别为 11.41 亿元和 6 亿元,增长率达到 134.7% 和 221.9%。照此计算,PCSK9 抑制剂市场已经达到亿元规模。
在一众销售增速或保持在个位、或呈现下降趋势的他汀类药物中,这一成绩十分不错。
与此同时,克司兰钠注射液每针的价格 9988 元,且属于完全自付的药物能够呈现这样的患者增速,这说明国内慢病市场的支付能力并非不可突破,这对于后续等待上市的 PCSK9 研发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中明确指出如何正确降血脂。/ 图:微博截图
39 深呼吸了解到,目前在巨大的市场诱惑下,国内外多家企业争相布局 PCSK9 抑制剂新药,至少有 23 款 PCSK9 药物处于临床实验阶段,多家企业的 PCSK9 单抗产品即将获批,进展较快的如君实生物的昂戈瑞西单抗,已于 2023 年 4 月首次递交 NDA;此外,康方生物的伊努西单抗、恒瑞医药的瑞卡西单抗也都在去年 6 月递交上市申请。
此外,长效型药物(小核酸药物)以及更便捷的口服 PCSK9 药物也正在被研发中,也给降脂药赛道的未来留下了进一步技术迭代的空间,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市场的竞争将在未来几年时间内愈加激烈,降血脂药的新天地已经在开启。
但也要注意,新药研发的火热与之对应的是,我国民众对于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处于较低水平。
蒋学俊教授解释,相比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更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大多有症状,但血脂高并没有症状,另一方面,高血脂需要定期到医疗机构验血才能诊断,相比高血压、高血糖,不容易自我监测。
因此建议,市民每年都做一个血脂四项体检,了解自己的血脂情况。血脂究竟应该控制在哪个安全范围内,也要具体咨询医生。
作者|王慧明
封面|全景视觉
首图|123rf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