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尺度不小,但还是可惜,欢迎阅读。
该聊最近上映的几部新片了。
从豆瓣已经开分《我经过风暴》聊起。
7.4,在国产片里这个分数不低。
比《封神第一部》和《八角笼中》略低,比《孤注一掷》和《热烈》高一点儿。
客观来说,这片差不多也就是 6 到 7 分的水准。
就题材而言,能拍,敢拍,还拍得挺细致挺有层次感,已经值得称赞。
但就电影本身而言,影片缺陷挺多的,拿着一个有很大发挥空间的题材,却拍得太像普法教育片,有些可惜。
影片最大的优缺点其实是一体两面。
优点是,导演秦海燕功课做得很足,把关于家暴的方方面面都通过这部电影展现了出来。说白了,这如果是个问答题,秦海燕能拿满分,她一二三四五把信息罗列出来了。
家暴如何发生、女性遇到家暴后的应对、家暴案件处理的困难、因家暴离婚后孩子的问题、家暴背后深层次的教育原因 …… 等等等等,秦海燕都拍到了。
如果说《孤注一掷》是把诈骗工厂的犯罪奇观做了完整展现,《我经过风暴》就是把家暴进行了奇观化展现,让观众了解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事情,普及了知识,收获了信息。
但太过求全,就显得没有重点,拍得太细,就使得故事本身缺乏波澜。
直到影片高潮处徐敏反杀,锒铛入狱。
但导演的处理并不够好。
那场戏突然出现,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是会有些惊讶的,一是惊讶于尺度,二是对影片气质的突然转变感到措手不及。
影片突然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变成了《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观众当然会感到一头雾水。导演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能也是限于尺度,导演并没有用更限制级的手段来拍杀人这场戏,这也使得影片的类型没有突然转向,但这个太过有戏剧冲突的处理还是会吊起观众的胃口,你不给到类型元素的满足,不让观众有更畅快的情绪体验,观众就会觉得憋屈。
换句话说,导演想要戏剧高潮,却又很难真的拍出分量足够的戏剧高潮。原因很简单,一开始,影片的类型定位就有些含糊,到底是家庭片还是犯罪片,这需要相应的视听语言,但本片明显文本大于视听,缺乏电影感。这倒让我明白了男主角为什么是开心麻花的吴昱翰,话剧电影,用话剧演员,非常合理。
同理,影片的优点是细节丰富,比如徐敏从扣手指头到用指甲刀把指甲剪出血这个细节。做阅读理解,这种细节很适合去被解读。但缺点是相应的,如此容易被发现的细节,是否设计得太过刻意了呢?
陈均妈妈身上的烟疤也是如此。这其实是很好的设计,让观众明白了陈均的家庭背景和暴力源头,也完成了导演要做的表达。但这个烟疤的出现,还是不够自然,有些太工具化。
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让观众觉得刻意觉得假,是非常致命的。
说白了,冲着题材和导演的用心程度,我愿意推荐这部电影给更多人尤其是女性观众去看。有意义,当然有意义。
但缺点摆在那里,满分作文和满分电影,从来都不是一回事儿。
再说表演。
先夸最牛逼的。
这个片子里,有一位女演员的演技,放在整个暑期档六七八月份所有电影里去评比,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能和她处在同一档的演员,只有《我爱你》里的叶童和惠英红。
你可能要吐槽了,不合理啊,佟丽娅演得不差,但给这么高评价是不是过了?
我说的不是佟丽娅,而是艾丽娅。
名字差不多,功力差不少。
我始终觉得,艾丽娅老师的知名度配不上她的神级演技。
她是金鸡奖影后,蒙古族演员,气质和斯琴高娃老师也比较像,我早年间对她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大宅门》里的白玉芬,白景琦的堂姐。在济南第一次亮相,就有定海神针般的感觉,不怒自威,气场十足,活脱一个年轻版本的二奶奶。
近几年,她在几部口碑不错的国产文艺片里都有亮眼表现。《地久天长》里她演计生办的李海燕,《宇宙探索编辑部》里她演刀子嘴豆腐心的秦彩蓉,都十分生动。
《地久天长》剧照
《我经过风暴》里艾丽娅演的是个 " 恶婆婆 " 形象。这种角色在国产影视作品里算一个类型里,许多上年纪的女演员都能演,演刁蛮撒泼倚老卖老,对于有经验的演员来说,不算难事儿。
然而好演不意味着都能演好。为了把恶婆婆的恶要出来,很多人都用的是外放式表演,但能放不能收,往往用力过猛,显得聒噪。典型例子是张凯丽老师,一出现就太吵,作为《渴望》的剧粉,我对此深感遗憾。
艾丽娅不同,她塑造角色太老道太高级了,用眼神演戏,用气质镇场。前面说过,《我经过风暴》的一大缺点,是电影感不够强,太电视剧化,但在艾丽娅掌控的几场不多的戏里,她用演技弥补了导演叙事能力的不足,一亮相就一个眼神扫了陈均一眼,观众都会心生寒意,觉得心里刺挠,等到她突然歇斯底里地爆发,大家一瞬间就明白了陈均小时候的教育环境是怎样的。
再到法庭那场戏,艾丽娅则借走了佟丽娅的高光时刻。一开始是无边的恨意,她演出了狠劲儿,等到她也经历过家暴这一真相的揭开,她有点羞惭,又完全崩溃,她依然有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助,是面对命运捉弄的怅然。
艾丽娅把该有的情绪都诠释得精准极了。该疯的时候恶狠狠地像是要剥皮饮血,该静的时候她又能克制得住,不至于用力过猛。
佟丽娅的问题恰恰是掌控力略显不足。
佟丽娅演得也挺好的。尤其是大爆发反杀前遭遇婚内强奸的那场戏。在对徐敏又一次家暴后,陈均进行了婚内强奸,此刻的徐敏,万念俱灰,没有反抗不是不想反抗,而是无力反抗,她面对着无法逃脱的困局,只能默默忍受。佟丽娅演出了 " 哀莫大于心死 " 的感觉,眼神是空洞的,似乎什么情绪都没有了,但又把所有的情绪都演出来了。
这是该收的时候。
但到了该放的时候,佟丽娅没能掌控好分量。那场法庭戏,佟丽娅一开始演得不错,但等到孩子出庭作证,她一边情绪爆发一边悔恨自白,尤其到她开始呼吁大家关注家暴的时候,就有些不够真实,略显做作了。
这多少也与导演的安排有关。她太想要最后的高潮戏有一个完美的收尾,却忘记了情绪被推到顶点是需要留白的,月盈则亏," 太满了 " 对电影来说并不好。
说回演员。佟丽娅的表演已经要比另一位戏份也不少的女演员强太多了。王影璐的表演是我对本片减分的重要原因,演青涩稚嫩和本身演技青涩稚嫩是两回事,每次我看到她无神的双眼,都会出戏,她的演技甚至让律师这条副线显得有些多余,也让观众无法相信她真的有能力帮徐敏成功翻案减刑。
再就是男主角了。吴昱翰在开心麻花的喜剧演员里,属于形象比较好演技也能够适配严肃题材电影的。换而言之,你如果让沈腾艾伦常远来演这个家暴男,将是灾难级别的年度冥场面。
但他的表演也只是将将合格而已,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人,吴昱翰把陈均演得不错,但他没把陈均演出灵魂,观众会害怕会愤怒会感到恶心,多是因为他的行为而非表演,角色身上更深层次的懦弱、脆弱、自卑等等性格元素,他也诠释得不够到位。不过,我不会太苛责吴昱翰,作为演员,他敢于去接这种可能会被贴上标签的角色,已经挺了不起了。
当然,与之相比,时隔多年,再去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依然会为冯远征老师的演技而倾倒,他的表演是让人不寒而栗的,这种不寒而栗来源于安嘉和的真实感,冯远征让观众相信安嘉和的真实存在,他的好与坏都是真实的,都似乎离观众没那么远。
提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就又难免想为《我经过风暴》说句好话。
二十二年过去了,我们提起家暴,想到的还是安嘉和,还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是因为这部剧确实厉害,二是因为这个题材拍的也的确太少了。
有人拍,哪怕拍得没那么好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可惜,但已经值得鼓励,值得被看到了。
毕竟,家暴这件事儿,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发生,没停过,但你可能没关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