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尺度不小,但還是可惜,歡迎閱讀。
該聊最近上映的幾部新片了。
從豆瓣已經開分《我經過風暴》聊起。
7.4,在國產片裡這個分數不低。
比《封神第一部》和《八角籠中》略低,比《孤注一擲》和《熱烈》高一點兒。
客觀來說,這片差不多也就是 6 到 7 分的水準。
就題材而言,能拍,敢拍,還拍得挺細致挺有層次感,已經值得稱贊。
但就電影本身而言,影片缺陷挺多的,拿着一個有很大發揮空間的題材,卻拍得太像普法教育片,有些可惜。
影片最大的優缺點其實是一體兩面。
優點是,導演秦海燕功課做得很足,把關于家暴的方方面面都通過這部電影展現了出來。說白了,這如果是個問答題,秦海燕能拿滿分,她一二三四五把信息羅列出來了。
家暴如何發生、女性遇到家暴後的應對、家暴案件處理的困難、因家暴離婚後孩子的問題、家暴背後深層次的教育原因 …… 等等等等,秦海燕都拍到了。
如果說《孤注一擲》是把詐騙工廠的犯罪奇觀做了完整展現,《我經過風暴》就是把家暴進行了奇觀化展現,讓觀眾了解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事情,普及了知識,收獲了信息。
但太過求全,就顯得沒有重點,拍得太細,就使得故事本身缺乏波瀾。
直到影片高潮處徐敏反殺,锒铛入獄。
但導演的處理并不夠好。
那場戲突然出現,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觀眾是會有些驚訝的,一是驚訝于尺度,二是對影片氣質的突然轉變感到措手不及。
影片突然從《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變成了《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觀眾當然會感到一頭霧水。導演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可能也是限于尺度,導演并沒有用更限制級的手段來拍殺人這場戲,這也使得影片的類型沒有突然轉向,但這個太過有戲劇衝突的處理還是會吊起觀眾的胃口,你不給到類型元素的滿足,不讓觀眾有更暢快的情緒體驗,觀眾就會覺得憋屈。
換句話說,導演想要戲劇高潮,卻又很難真的拍出分量足夠的戲劇高潮。原因很簡單,一開始,影片的類型定位就有些含糊,到底是家庭片還是犯罪片,這需要相應的視聽語言,但本片明顯文本大于視聽,缺乏電影感。這倒讓我明白了男主角為什麼是開心麻花的吳昱翰,話劇電影,用話劇演員,非常合理。
同理,影片的優點是細節豐富,比如徐敏從扣手指頭到用指甲刀把指甲剪出血這個細節。做閱讀理解,這種細節很适合去被解讀。但缺點是相應的,如此容易被發現的細節,是否設計得太過刻意了呢?
陳均媽媽身上的煙疤也是如此。這其實是很好的設計,讓觀眾明白了陳均的家庭背景和暴力源頭,也完成了導演要做的表達。但這個煙疤的出現,還是不夠自然,有些太工具化。
對于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讓觀眾覺得刻意覺得假,是非常致命的。
說白了,衝着題材和導演的用心程度,我願意推薦這部電影給更多人尤其是女性觀眾去看。有意義,當然有意義。
但缺點擺在那裡,滿分作文和滿分電影,從來都不是一回事兒。
再說表演。
先誇最牛逼的。
這個片子裡,有一位女演員的演技,放在整個暑期檔六七八月份所有電影裡去評比,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能和她處在同一檔的演員,只有《我愛你》裡的葉童和惠英紅。
你可能要吐槽了,不合理啊,佟麗娅演得不差,但給這麼高評價是不是過了?
我說的不是佟麗娅,而是艾麗娅。
名字差不多,功力差不少。
我始終覺得,艾麗娅老師的知名度配不上她的神級演技。
她是金雞獎影後,蒙古族演員,氣質和斯琴高娃老師也比較像,我早年間對她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大宅門》裡的白玉芬,白景琦的堂姐。在濟南第一次亮相,就有定海神針般的感覺,不怒自威,氣場十足,活脫一個年輕版本的二奶奶。
近幾年,她在幾部口碑不錯的國產文藝片裡都有亮眼表現。《地久天長》裡她演計生辦的李海燕,《宇宙探索編輯部》裡她演刀子嘴豆腐心的秦彩蓉,都十分生動。
《地久天長》劇照
《我經過風暴》裡艾麗娅演的是個 " 惡婆婆 " 形象。這種角色在國產影視作品裡算一個類型裡,許多上年紀的女演員都能演,演刁蠻撒潑倚老賣老,對于有經驗的演員來說,不算難事兒。
然而好演不意味着都能演好。為了把惡婆婆的惡要出來,很多人都用的是外放式表演,但能放不能收,往往用力過猛,顯得聒噪。典型例子是張凱麗老師,一出現就太吵,作為《渴望》的劇粉,我對此深感遺憾。
艾麗娅不同,她塑造角色太老道太高級了,用眼神演戲,用氣質鎮場。前面說過,《我經過風暴》的一大缺點,是電影感不夠強,太電視劇化,但在艾麗娅掌控的幾場不多的戲裡,她用演技彌補了導演叙事能力的不足,一亮相就一個眼神掃了陳均一眼,觀眾都會心生寒意,覺得心裡刺撓,等到她突然歇斯底裡地爆發,大家一瞬間就明白了陳均小時候的教育環境是怎樣的。
再到法庭那場戲,艾麗娅則借走了佟麗娅的高光時刻。一開始是無邊的恨意,她演出了狠勁兒,等到她也經歷過家暴這一真相的揭開,她有點羞慚,又完全崩潰,她依然有恨意,但更多的是一種無助,是面對命運捉弄的怅然。
艾麗娅把該有的情緒都诠釋得精準極了。該瘋的時候惡狠狠地像是要剝皮飲血,該靜的時候她又能克制得住,不至于用力過猛。
佟麗娅的問題恰恰是掌控力略顯不足。
佟麗娅演得也挺好的。尤其是大爆發反殺前遭遇婚内強奸的那場戲。在對徐敏又一次家暴後,陳均進行了婚内強奸,此刻的徐敏,萬念俱灰,沒有反抗不是不想反抗,而是無力反抗,她面對着無法逃脫的困局,只能默默忍受。佟麗娅演出了 " 哀莫大于心死 " 的感覺,眼神是空洞的,似乎什麼情緒都沒有了,但又把所有的情緒都演出來了。
這是該收的時候。
但到了該放的時候,佟麗娅沒能掌控好分量。那場法庭戲,佟麗娅一開始演得不錯,但等到孩子出庭作證,她一邊情緒爆發一邊悔恨自白,尤其到她開始呼籲大家關注家暴的時候,就有些不夠真實,略顯做作了。
這多少也與導演的安排有關。她太想要最後的高潮戲有一個完美的收尾,卻忘記了情緒被推到頂點是需要留白的,月盈則虧," 太滿了 " 對電影來說并不好。
說回演員。佟麗娅的表演已經要比另一位戲份也不少的女演員強太多了。王影璐的表演是我對本片減分的重要原因,演青澀稚嫩和本身演技青澀稚嫩是兩回事,每次我看到她無神的雙眼,都會出戲,她的演技甚至讓律師這條副線顯得有些多餘,也讓觀眾無法相信她真的有能力幫徐敏成功翻案減刑。
再就是男主角了。吳昱翰在開心麻花的喜劇演員裡,屬于形象比較好演技也能夠适配嚴肅題材電影的。換而言之,你如果讓沈騰艾倫常遠來演這個家暴男,将是災難級别的年度冥場面。
但他的表演也只是将将合格而已,作為推動劇情發展的工具人,吳昱翰把陳均演得不錯,但他沒把陳均演出靈魂,觀眾會害怕會憤怒會感到惡心,多是因為他的行為而非表演,角色身上更深層次的懦弱、脆弱、自卑等等性格元素,他也诠釋得不夠到位。不過,我不會太苛責吳昱翰,作為演員,他敢于去接這種可能會被貼上标籤的角色,已經挺了不起了。
當然,與之相比,時隔多年,再去看《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我依然會為馮遠征老師的演技而傾倒,他的表演是讓人不寒而栗的,這種不寒而栗來源于安嘉和的真實感,馮遠征讓觀眾相信安嘉和的真實存在,他的好與壞都是真實的,都似乎離觀眾沒那麼遠。
提到《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我就又難免想為《我經過風暴》說句好話。
二十二年過去了,我們提起家暴,想到的還是安嘉和,還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一是因為這部劇确實厲害,二是因為這個題材拍的也的确太少了。
有人拍,哪怕拍得沒那麼好會讓我們覺得有些可惜,但已經值得鼓勵,值得被看到了。
畢竟,家暴這件事兒,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發生,沒停過,但你可能沒關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