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想要在2024年笑到最后,蔚来不能只靠“软实力”,欢迎阅读。
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春节假期刚过车市就充满了火药味。有的厂商像比亚迪,用主动降价的 " 大招 " 掀起车市的腥风血雨,另一些厂商像极氪,则在春节假期后火速端上自己的新车,也抢走了不少的市场热度。
在这样的热闹氛围下,逼得一些慢性子车企也不得不有所动作。2 月 22 日,蔚来毫无征兆地宣布 2024 款车型已经开启锁单,几乎在售的所有车型都有涵括。
具体来说,ES8、ES7、EC7、ES6、EC6、ET5 和 ET5T 这些 "567" 车型都会一口气更新至 2024 款,至于 ET7 则会在 4 月有一场专属的发布会。
此外,这些车型更新到 2024 款后官方明确不会涨价,严格来说也称得上是 " 加量不加价 "。不过放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 加量还降价 " 已经是常态,网友在对比其他竞争对手的对策后,纷纷觉得蔚来的表现达不到他们的预期。
比如说,同样要在 2024 年更新产品线的理想目前已经有一些消息曝光,比如理想 L7 将会带来 10 项产品更新,无论是更新点数量还是实际体验都明显要比蔚来强很多。
和理想 L7 的爆料对比,蔚来车型的更新就显得小气了。
这一次配置更新,称得上明显的是座舱芯片的更新,蔚来 2024 款车型都将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而且换用全新的中央计算平台 ADAM。
根据官方数据,新一代 ADAM 的主要提升是性能更新,其中主要的更新来源,就是高通骁龙 8295 座舱芯片。而智驾芯片还是 NT2 平台下标配的 4 颗英伟达 Orin-X,总算力达到 1016 Tops。
在能力上,新一代 ADAM 中央计算平台也为 NOMI GPT 的到来做好准备,蔚来表示 NOMI GPT 会是业内首家纯端侧部署的多模态感知大模型,识别能力更强且无需联网。
难怪消费者对这些更新反响不热烈,因为本质上其实就是换装了新的座舱芯片。
具体到车型上,2024 款带来的更新也乏善可陈。
比如 2024 款 ES8,更新点就三项:标配 4 个软枕、一个新的选配颜色、可选装的行政桌案。ES7 的更新点稍微多一些,例如标配后排座椅按摩、重新设计方向盘拨杆、添加 HUD 等。
平心而论,对那些有意购买蔚来的消费者来说,花一样的钱能享受到更多的配置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正在观望好几款车,在其他新车面前蔚来的 2024 款车型很难形成竞争力。
甚至于,如果蔚来将 2023 或者更旧款车型降价,他们的吸引力也要比 2024 款来得更强。
看来看去,蔚来 2024 款新车最大的更新还是在中央计算平台 ADAM 这里。算力的提升也算是为更好的城区智驾能力做基础准备,至于 NOMI GPT 大模型至少也值得期待一下。
到这里又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蔚来把能够感知的更新放在了还没实现的軟體能力上,一定程度上把新功能变成了 " 期货 "。言下之意,蔚来在 2024 年兑现承诺的能力如何,将很大程度影响到消费者信心,蔚来还需要拿出更多的诚意来。
既然 2024 款蔚来新车更新了车载硬體为智能化功能做准备,我们不妨来看看 2024 年蔚来在智能化方面会有哪些惊喜。
在智能驾驶方面,蔚来的高速领航辅助驾驶 NOP+ 已经全面铺开,不过城区的 NOP+ 进展就稍微慢一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不能说是进展慢,而是他们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逻辑。
简单来说,我们会在其他的车企中见到 " 开城 " 这个词汇,而蔚来在不同的城市开通城区 NOP+ 有不同的理解。9 月的 NIO IN 活动上,蔚来智驾掌门人任少卿阐述了城区 NOP+ 的开通计划:采用心愿单的方式供车主申请线路验证,待蔚来二次验证路线安全后,该路段就能开通城区 NOP+。
通过汇聚全国车主跑出来的不同路线,蔚来城区 NOP+ 就能完成大面积覆盖,最后做到的效果和 " 开城 " 没有区别。
同时蔚来也明确了时间表,2024 年的第一季度开启 20 万公里,2024 年第二季度开放 40 万公里。一切顺利的话,到 2024 年中蔚来的城区 NOP+ 将覆盖全国大多数城市、大多数道路,城区智驾的普及度也将上一个台阶。
至于 NOMI GPT 则相对神秘,官方宣传文章表示 NOMI GPT 的主要能力是车内物品识别、拟人化对话、对话情感感知等,暂时没有提到 ACG,也就是创作、生成能力。
作为对比,理想汽车的 OTA 5.0 加入大模型技术后," 理想同学 " 可以理解用户对话并生成静态图片, 让座舱互動有了更高的想象空间。
但实事求是地说,理想同学的 ACG 能力还比较早期,而大模型本身也存在知识获取滞后、理解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相较之下,2024 款蔚来车型毕竟有着更好的硬體配置,不论是 8295 芯片还是 4 颗 Orin 芯片都能带来强大的算力,让 NOMI GPT 有机会获得更聪明的表现。
只能说 " 后来居上 " 一直是蔚来的品牌传统,也符合李斌对长期主义的理解,如果把体验做好了,也未必不能成为蔚来新车的加分点。
硬要说蔚来在 2024 年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NIO Power 的持续进化也是一个。
2023 年蔚来已经顺利完成了 " 千站计划 ",而 2024 年 " 千站计划 " 还将延续下去,会继续新增布局 1000 座换电站、20000 根充电桩,到 2024 年底将累积建成 3310+ 换电站、41000+ 根充电桩。
日前蔚来官方发布了 2024 春节出行报告,数据显示蔚来在春节假期期间提供换电次数、单日换电峰值都创下了新高,更有用户一路换电往返吉利和重庆,里程超过 5000 公里。
这样的数字就说明,蔚来扎实的补能网络建设的确给车主带来了便利和安全感,尤其是对纯电动车用户来说,补能几乎就是困扰他们的最大使用痛点。
按照这样的逻辑,蔚来在 2024 年主要的竞争力还是来自于综合的服务体系而非单独的产品体验,再加上日益完善的智驾能力和座舱体验,蔚来正走向一条靠软实力取胜的道路。
然而在我看来,提升软实力并非蔚来的专长,其他行业中的头部新能源车企也在积极地建设补能网络,未来不同品牌之间软实力,也就是服务体验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缩小。
举个例子,极氪在 2024 年要新建 500 座超充站,争取让 " 千站万桩 " 计划在 2026 年实现。值得一提的是,极氪布局的都是 240kW 以上的超快充站,在补能体验上可能只比换电逊色一些,但拉不开代差。
理想、小鹏等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布局补能体系,到 2024 年底," 快捷补能 " 还真不一定能够成为蔚来的独家优势。
简而言之,蔚来在市场竞争面前应该要有更多的 " 危机感 ",现如今 2024 款产品纸面吸引力不如竞争对手已经成为事实,加上 "2024 年没有新车型 " 的预告,接下来能出的牌就只有子品牌 " 阿尔卑斯 "。
只是在如此惨烈的 2024 年车市之中,蔚来能否拿出足够的魄力让 " 阿尔卑斯 " 脱下西装礼服加入到肉搏战中,能否让慢热的性子更快地进入状态,我认为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