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一线城市立法“解禁”地摊 细化方案还应尽快落地,欢迎阅读。
每经评论员 杨弃非
近半年来,多个一线城市立法 " 解禁 " 地摊。最近,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增加 " 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划定摊贩经营场所 " 的规定。更早一步,《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去年 12 月就已正式实施,对设摊经营、占道经营从 " 全面禁止 " 改为 " 适度放开 "" 有序设摊 "。
一直以来,由于城市治理水平有限,治理思维没能跟上,地摊在一定程度上被 " 污名化 ",甚至被冠以城市 " 牛皮藓 " 的称号。对于地摊经济留下的一道 " 要脸面,还是要方便 " 的两难选择题,城市政策也常常摇摆不定。如今," 塔尖 " 城市选择以立法确立地摊的定位,是对地摊的 " 正名 ",也让地摊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有法可依。
然而,就在最近,有市民向上海市委领导信箱反映,其在嘉定区安亭镇摆摊时被城管抓住罚款,并要求其办理相关证件,但摊主询问多部门,都没有得到有关具体办证方式的回复。安亭镇人民政府回复称,在未明确允许进行经营活动的区網域范围、时段、业态及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主体及管理要求前,将继续对占道设摊的行为进行管理。
可以看到,立法只是地摊经济发展的第一步。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所说,要想让地摊经济真正得以推进,核心是打通政策落地的 " 最后一公里 ",打通各类具体措施的 " 堵点 ",特别是各种 " 隐性壁垒 ",避免有政策难落地。
但这恰恰也是最难的一步。长期以来,地摊经济被认为是一种 " 非正规 " 业态,处于监管 " 灰色地带 "。要将地摊经济纳入 " 标准化 " 治理当中,不应也不可能套用以往 " 正规 " 业态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监管策略,不可避免地需要从多层次、多维度重构一套治理框架体系,以符合地摊经济这类 " 非正规 " 业态的发展所需。
城市首先要妥善回答的是,谁有规则的制定权。作为一种与所在地消费紧密关联的业态,地摊经济流动性、多样性更强,要更有效满足摊主、消费者、管理者以及所在地居民等多方利益,一个多元参与、长期协调的对话机制不可或缺,规则的制定权理应部分下放至基层治理者。
从现有方案来看,上海、深圳选择了两种不同的策略。上海曾公开回应,像夜市、分时步行街、外摆摊位等区網域,将由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确定。而在深圳,则由街道办事处来划定摊贩经营场所,从体制机制上率先为 " 柔性治理 " 打开一扇窗。
其次,一套更有利于地摊经济规范发展的治理方式也亟待确立。有研究者指出,过去,由于治理资源有限,城市习惯于采取 " 运动式管控 ",即以专项打击的方式对地摊进行集中整治。当 " 刚性管理 " 转向 " 柔性管理 ",无疑将提升治理成本,现有治理资源对此更难以消化。
从社区自组织发展经验来看,面对社区治理内容千头万绪、治理对象利益错综复杂的难题,通过建立自治理机制、构建多元共治的框架,能够推动社区从无序走向有序。而对于同样 " 碎片化 " 的地摊经济,不妨建立 " 去中心化 " 的治理框架,让市场、社会等主体广泛参与,有望让地摊经济走向自制、自律的良性发展轨道。
此外,基于 " 审慎包容 " 的原则,城市还应尽快出台具体的细化方案,以 " 负面清单 " 的形式加以 " 兜底 ",引导地摊经济健康发展。比如,哪些地摊可以設定,哪些地摊还是要杜绝;如何避免因地摊经营而造成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甚至从地摊集中经营区演化成城市贫民区;对 " 地摊 " 经营品种、公共卫生标准是不是要設定条件限制,等等。
总而言之,要进一步将地摊经济的发展机会与稳定的政策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如业内专家预测,不仅可能会形成新的服务业品类,通过长期固定摊点的发展和演化,还可能进一步带动形成各类文化,满足大众口味的各种饮食和服装品牌亦可能应运而生。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