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思辨性阅读·如何教,欢迎阅读。
思辨性阅读自《新课标》提出后,受到了一线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在近期整本书思辨性阅读在线工作坊的研习中,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刘莘结合 " 思辨性阅读如何教 " 这一话题,以及大家的教案设计进行了在线交流。
2024 年 4 月 19 日 -21 日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十八届儿童阅读论坛,将邀请刘莘教授做专题演讲,届时开放互动,欢迎现场参与,面对面交流 ~~
第十八届儿童阅读论坛
论坛时间
2024 年 4 月 19-21 日
扫码报名
思辨性阅读 · 如何教
文 / 刘莘
思辨性阅读是 2022 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标》提出来的要求,明确提到要通过阅读和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 " 理性精神 "。我特别欢迎《新课标》的这个提法,因为思辨性阅读是为学生建构理性精神的必由之路。不过,我想强调的是,应该促进思辨性阅读,与教育部是否颁布《新课标》没有任何因果关系,毕竟理性本身的合法性内容和标准是独立的,是反过来评判课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唯一依据。
在《新课标》颁布之前,我以 " 以教师之思,促学生之问 " 的名义探索了思辨性阅读的理念和方法,并在过去数年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有一些交流。
在 " 亲近母语 " 组织的思辨性阅读在线工作坊中,我收到不少教师的课程设计方案并与教师们进行了线上交流。我准备陆续对交流内容作一些书面反馈,供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思辨性阅读的教师参考,这些内容对于关心儿童思维发展和理性精神成长的家长也有一定的帮助。
一
01
不知道如何向学生提问,怎么办?
这是我收到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传统语文教学更趋向于感性,而不强调思辨性。很多教师在自己的求学时期缺乏思辨性的训练,平时也不习惯反思和追问,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所以,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大意义是对教师的,会倒逼教师通过阅读思考而进步。顺便说一下,自己不阅读的教师很难做思辨性阅读教学,知识面狭窄和思维僵化,是妨碍思辨性阅读教学取得成效的根本障碍。(教师阅读的总体现状不乐观,请参见:中小学教师的阅读现状与出路)
有一种思维方式喜欢问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思辨性阅读的确定方法和步骤,有没有可以一下子学会的干货?回答是:没有。我想起前不久到一个小学,在一个高年级的阅读课堂上,一个孩子为了回答教师预设好的课堂问题,居然直接援引所谓的 " 阅读六步法 " 来回答。这是教师和孩子都意识不到的典型的形式主义,于是课堂就在机械的问与答的虚假繁荣中热热闹闹地进行下去。要是问任何一个喜欢并擅长阅读的人,什么是 " 阅读六步法 ",我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得上,关键是,回答上了并不增长阅读能力,而回答不上也没有丝毫影响。
我的观点是,想要获得思辨性阅读教学的 " 干货 " 或 " 快餐 " 的想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不知思维为何物的形式主义需求。这当然不是说思辨性阅读教学没有规律可循,事实上,认清相关规律恰好是我将要依据案例交流的主要内容。(对相关规律的理解,我写入了这本书:《以教师之思,促学生之问——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念、方法与案例》)
我认为,思辨性阅读教学必须遵循长期主义原则,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爱阅读思考,真诚面对生活而拒绝形式主义的人。有了这个立足点,可以立刻开始尝试思辨性阅读教学,哪怕是跌跌撞撞地开始,也是真实的实验,教师的内在收获会远大于根据 PPT 单向输出的传统教学,更不用说对孩子思维发展的帮助了。
02
不知道如何选书,怎么办?
让我们先来追问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思辨何时出场,以什么姿态出场?
任何事物都有其边界,没有边界的事物等于 " 无 "。所以,思辨,或更广义的思想,都是有边界的。有的时候,我们只需沉浸于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事物,享受当下,似有所悟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刻意思考什么。思考或思辨,只有在真需要其出场时才是真实的。
这就是为什么,强调思辨性阅读,并不等于要否定传统语文教学对感性审美的强调,而只是要否定感性泛滥和无思想内涵的审美。挑选合适的思辨性阅读材料,就是为思辨的出场创造合适的契机。
正是在这一关键点上,有些教师没有把好材料关,把不适合思辨性阅读的材料硬要纳入思辨性阅读教学。结果就是,教师很累,硬要 " 思辨 ",硬要 " 提问 ",而学生也很累,要想尽办法来迎合教师的 " 启发 "。就这样,在真的形式与伪的内容的合谋下,自然而真实的思想萌芽就被扼杀了。
我的观点是,要走向思辨性阅读,教师要首先懂得为学生做有思想的减法,要学习选择适合思辨性阅读的材料。教师尝试自己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升教师阅读量和阅读水平,更能提升思想鉴别力。
当然,有一份经得起推敲的思辨性阅读文集或书单是很有价值的,我正在参与这项工作,今年的第十八届儿童阅读论坛上,将发布【思辨性阅读书目】,敬请期待。
03
不知道如何设计教案,怎么办?
教师预先写好教案,然后根据教案教学,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通读《论语》,却看不到孔子有什么教案,读柏拉图的对话录,也看不到苏格拉底有教案。孔子与苏格拉底堪称东西方文明中最伟大的两个教师,他们是不写教案的——这个事实,是对披上 " 严谨 "" 科学 "" 学术 " 等外衣的教案形式主义的最有力批判。
老师们可能会说,普通教师怎么可能是孔子或苏格拉底呢,学写教案是普通教师的基本功。我当然不反对把教案作为教学的梯子,但反对过分依赖教案而丧失思辨性阅读教学本该有的活力。活力源于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中的不确定性,过分依赖教案,或把教案做得越有展示意义,就越有可能扼杀思辨交流的不确定性。
我观察很多教师的教案,都太强调从教师角度的教学设计了。事实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设计越强,课堂上的思想碰撞和生长就越弱。
如果教师敢于遭遇课堂教学和思想碰撞的不确定性,课堂作为一个思想场就会包围孩子们,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孩子们的心灵。教师在课堂上真诚面对不确定性的思考进程并择机启发,就是一个个小小的孔子和小小的苏格拉底。
教师正是在强生长的课堂教学中才得以成长,谁又知道,一个个小小的孔子或苏格拉底不会成长为我们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有思想的大教育家呢?
但是,据我观察,有些教师因为害怕接不住学生递过来的 " 招 ",一定要按照既定教案来讲才觉得有安全感。可是,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要利用不确定性、紧张、冲突而激发潜在主体的可能性,并使之演化为不离想象和创造的现实性。
要注意,这种教育观既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执着于安全感呢?我想,过分依赖教案不过是内心恐惧的反映。恐惧什么呢?我认为,无意识恐惧的对象不过是世界和人性的真实性与丰富性。
一个教师,只有立志在思想的更高层面通过摧毁过去的不思考或伪思考的习惯而重建不外于自由创造的安全感,才可能走上真实不虚的成长之路。
以上立场,我认为,是理解和实践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大前提。更详尽的内容且听下回分解。【END】
结合在线工作坊学员《安徒生童话》的案例设计,刘莘教授进行了点评。部分内容汇总如下:
话题 1
哪些经典作品适合思辨性阅读?
苟晓露
成都市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西区)
我觉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讲,交流坚强勇敢可能就可以了,如果再拔高一点,是否可以铺垫一点婚恋观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如果拇指姑娘嫁给了鼹鼠先生会怎么样?可能见不到阳光,或者听不到好听的歌,虽然不愁吃喝,可是精神世界已经凋谢,这就是幸福吗?(@《拇指姑娘》· 生命意义的追寻)
刘莘教授
苟老师的思考角度是非常好的,但对这篇文章,我提醒的是,它适不适合思辨,是不是最优选?这是要注意的第一点。第二个,就是我们大人有些思考过重的内容,比如婚恋观等对孩子们是否合适?作为大人是否可以退一步?
话题 2
如何设计思辨性阅读话题?
话题设计的意义在哪里?
王琪
山西省运城市明远小学
对于儿童的成长过程来说,安徒生的悲剧性童话能让儿童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去接受苦难,以苦难的视角去理解爱和善良的重要价值,了解苦难的不可回避,去激励自己,这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应对精神。让孩子们认识到,只有正视苦难,才能真正的去超越苦难。
基于这样的设想,我的思辨性主题就是正视苦难才能战胜苦难。围绕这个主题,我设想了以下几个话题:回想阅读这篇故事时,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段文字?小女孩留给你最初的印象是什么?你认为小女孩最终是幸福的吗?你的生活中有哪些苦难?你又是如何做的?(@《卖火柴的小姑娘》· 生命中的苦难)
我们的苦难分好多类型,有的苦难是我们可以超越的苦难,有的苦难是我们超越不了的苦难,有的苦难是把我们击不倒的苦难,而且在苦难当中,我们可以成长,而有的苦难会把我们击倒。我觉得这种事实我们必须要去面对,而且也是作为孩子和老师共同诚实的去面对人生的真相。我们不能因为有些话题一说到苦难就是超越幸福,思辨性阅读最重要的就是什么呢?就是诚实面对我们的人生,面对世界的不完美性。
话题 3
如何平衡思辨性阅读中的概念和感受?二者可以共存吗?
莫文天
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
这个故事中,没有一个字是喜爱,但是我觉得字字句句都不离爱,我也感觉爱是一生的课题,爱是什么?在爱己和爱人之间。
我围绕着爱这个主题设计了几个话题。我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个故事当中的爱,所以就由他们自己的视角去初读文章,用 " 爱是什么 " 这个简单的句式去梳理。但是,爱并不是这么简单的理解,我们再深入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出于爱有了什么样的行为?你能为爱做一个排序吗?你觉得在生活中,你更像孩子,还是更像百灵鸟,还是雏菊?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类似故事中你感受到的爱?(@《雏菊》· 雏菊和爱)
我觉得把握得非常好,《雏菊》有很多隐喻,可以把它挖掘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和孩子们进行交流,这种细腻很好。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再给孩子们带出一些真实体验上的概念区别,通过这种概念区别,看这个世界,获得对这个世界更加丰富的感受。思辨阅读的概念和感受之间不是对立的,通过概念让我们的感受更加丰富,更加有层次,更加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