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思辨性閲讀·如何教,歡迎閲讀。
思辨性閲讀自《新課标》提出後,受到了一線教師們的廣泛關注。在近期整本書思辨性閲讀在線工作坊的研習中,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劉莘結合 " 思辨性閲讀如何教 " 這一話題,以及大家的教案設計進行了在線交流。
2024 年 4 月 19 日 -21 日在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第十八屆兒童閲讀論壇,将邀請劉莘教授做專題演講,屆時開放互動,歡迎現場參與,面對面交流 ~~
第十八屆兒童閲讀論壇
論壇時間
2024 年 4 月 19-21 日
掃碼報名
思辨性閲讀 · 如何教
文 / 劉莘
思辨性閲讀是 2022 年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新課标》提出來的要求,明确提到要通過閲讀和語文教學促進學生的 " 理性精神 "。我特别歡迎《新課标》的這個提法,因為思辨性閲讀是為學生建構理性精神的必由之路。不過,我想強調的是,應該促進思辨性閲讀,與教育部是否頒布《新課标》沒有任何因果關系,畢竟理性本身的合法性内容和标準是獨立的,是反過來評判課标、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的唯一依據。
在《新課标》頒布之前,我以 " 以教師之思,促學生之問 " 的名義探索了思辨性閲讀的理念和方法,并在過去數年與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教師有一些交流。
在 " 親近母語 " 組織的思辨性閲讀在線工作坊中,我收到不少教師的課程設計方案并與教師們進行了線上交流。我準備陸續對交流内容作一些書面反饋,供在課堂教學中實踐思辨性閲讀的教師參考,這些内容對于關心兒童思維發展和理性精神成長的家長也有一定的幫助。
一
01
不知道如何向學生提問,怎麼辦?
這是我收到的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傳統語文教學更趨向于感性,而不強調思辨性。很多教師在自己的求學時期缺乏思辨性的訓練,平時也不習慣反思和追問,這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所以,思辨性閲讀教學的一個重大意義是對教師的,會倒逼教師通過閲讀思考而進步。順便説一下,自己不閲讀的教師很難做思辨性閲讀教學,知識面狹窄和思維僵化,是妨礙思辨性閲讀教學取得成效的根本障礙。(教師閲讀的總體現狀不樂觀,請參見:中小學教師的閲讀現狀與出路)
有一種思維方式喜歡問這樣的問題:有沒有思辨性閲讀的确定方法和步驟,有沒有可以一下子學會的幹貨?回答是:沒有。我想起前不久到一個小學,在一個高年級的閲讀課堂上,一個孩子為了回答教師預設好的課堂問題,居然直接援引所謂的 " 閲讀六步法 " 來回答。這是教師和孩子都意識不到的典型的形式主義,于是課堂就在機械的問與答的虛假繁榮中熱熱鬧鬧地進行下去。要是問任何一個喜歡并擅長閲讀的人,什麼是 " 閲讀六步法 ",我相信沒有幾個人能回答得上,關鍵是,回答上了并不增長閲讀能力,而回答不上也沒有絲毫影響。
我的觀點是,想要獲得思辨性閲讀教學的 " 幹貨 " 或 " 快餐 " 的想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不知思維為何物的形式主義需求。這當然不是説思辨性閲讀教學沒有規律可循,事實上,認清相關規律恰好是我将要依據案例交流的主要内容。(對相關規律的理解,我寫入了這本書:《以教師之思,促學生之問——整本書閲讀教學的理念、方法與案例》)
我認為,思辨性閲讀教學必須遵循長期主義原則,教師首先要成為一個愛閲讀思考,真誠面對生活而拒絕形式主義的人。有了這個立足點,可以立刻開始嘗試思辨性閲讀教學,哪怕是跌跌撞撞地開始,也是真實的實驗,教師的内在收獲會遠大于根據 PPT 單向輸出的傳統教學,更不用説對孩子思維發展的幫助了。
02
不知道如何選書,怎麼辦?
讓我們先來追問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思辨何時出場,以什麼姿态出場?
任何事物都有其邊界,沒有邊界的事物等于 " 無 "。所以,思辨,或更廣義的思想,都是有邊界的。有的時候,我們只需沉浸于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事物,享受當下,似有所悟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刻意思考什麼。思考或思辨,只有在真需要其出場時才是真實的。
這就是為什麼,強調思辨性閲讀,并不等于要否定傳統語文教學對感性審美的強調,而只是要否定感性泛濫和無思想内涵的審美。挑選合适的思辨性閲讀材料,就是為思辨的出場創造合适的契機。
正是在這一關鍵點上,有些教師沒有把好材料關,把不适合思辨性閲讀的材料硬要納入思辨性閲讀教學。結果就是,教師很累,硬要 " 思辨 ",硬要 " 提問 ",而學生也很累,要想盡辦法來迎合教師的 " 啓發 "。就這樣,在真的形式與偽的内容的合謀下,自然而真實的思想萌芽就被扼殺了。
我的觀點是,要走向思辨性閲讀,教師要首先懂得為學生做有思想的減法,要學習選擇适合思辨性閲讀的材料。教師嘗試自己在一定範圍内進行選擇,這個過程,不僅可以提升教師閲讀量和閲讀水平,更能提升思想鑑别力。
當然,有一份經得起推敲的思辨性閲讀文集或書單是很有價值的,我正在參與這項工作,今年的第十八屆兒童閲讀論壇上,将發布【思辨性閲讀書目】,敬請期待。
03
不知道如何設計教案,怎麼辦?
教師預先寫好教案,然後根據教案教學,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但通讀《論語》,卻看不到孔子有什麼教案,讀柏拉圖的對話錄,也看不到蘇格拉底有教案。孔子與蘇格拉底堪稱東西方文明中最偉大的兩個教師,他們是不寫教案的——這個事實,是對披上 " 嚴謹 "" 科學 "" 學術 " 等外衣的教案形式主義的最有力批判。
老師們可能會説,普通教師怎麼可能是孔子或蘇格拉底呢,學寫教案是普通教師的基本功。我當然不反對把教案作為教學的梯子,但反對過分依賴教案而喪失思辨性閲讀教學本該有的活力。活力源于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中的不确定性,過分依賴教案,或把教案做得越有展示意義,就越有可能扼殺思辨交流的不确定性。
我觀察很多教師的教案,都太強調從教師角度的教學設計了。事實上,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的設計越強,課堂上的思想碰撞和生長就越弱。
如果教師敢于遭遇課堂教學和思想碰撞的不确定性,課堂作為一個思想場就會包圍孩子們,并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滲透進孩子們的心靈。教師在課堂上真誠面對不确定性的思考進程并擇機啓發,就是一個個小小的孔子和小小的蘇格拉底。
教師正是在強生長的課堂教學中才得以成長,誰又知道,一個個小小的孔子或蘇格拉底不會成長為我們這個時代特别需要的有思想的大教育家呢?
但是,據我觀察,有些教師因為害怕接不住學生遞過來的 " 招 ",一定要按照既定教案來講才覺得有安全感。可是,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要利用不确定性、緊張、衝突而激發潛在主體的可能性,并使之演化為不離想象和創造的現實性。
要注意,這種教育觀既适用于學生也适用于教師,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執着于安全感呢?我想,過分依賴教案不過是内心恐懼的反映。恐懼什麼呢?我認為,無意識恐懼的對象不過是世界和人性的真實性與豐富性。
一個教師,只有立志在思想的更高層面通過摧毀過去的不思考或偽思考的習慣而重建不外于自由創造的安全感,才可能走上真實不虛的成長之路。
以上立場,我認為,是理解和實踐思辨性閲讀教學的大前提。更詳盡的内容且聽下回分解。【END】
結合在線工作坊學員《安徒生童話》的案例設計,劉莘教授進行了點評。部分内容匯總如下:
話題 1
哪些經典作品适合思辨性閲讀?
苟曉露
成都市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西區)
我覺得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講,交流堅強勇敢可能就可以了,如果再拔高一點,是否可以鋪墊一點婚戀觀以及女性意識的覺醒?如果拇指姑娘嫁給了鼹鼠先生會怎麼樣?可能見不到陽光,或者聽不到好聽的歌,雖然不愁吃喝,可是精神世界已經凋謝,這就是幸福嗎?(@《拇指姑娘》· 生命意義的追尋)
劉莘教授
苟老師的思考角度是非常好的,但對這篇文章,我提醒的是,它适不适合思辨,是不是最優選?這是要注意的第一點。第二個,就是我們大人有些思考過重的内容,比如婚戀觀等對孩子們是否合适?作為大人是否可以退一步?
話題 2
如何設計思辨性閲讀話題?
話題設計的意義在哪裏?
王琪
山西省運城市明遠小學
對于兒童的成長過程來説,安徒生的悲劇性童話能讓兒童用一種温和的方式去接受苦難,以苦難的視角去理解愛和善良的重要價值,了解苦難的不可回避,去激勵自己,這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應對精神。讓孩子們認識到,只有正視苦難,才能真正的去超越苦難。
基于這樣的設想,我的思辨性主題就是正視苦難才能戰勝苦難。圍繞這個主題,我設想了以下幾個話題:回想閲讀這篇故事時,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段文字?小女孩留給你最初的印象是什麼?你認為小女孩最終是幸福的嗎?你的生活中有哪些苦難?你又是如何做的?(@《賣火柴的小姑娘》· 生命中的苦難)
我們的苦難分好多類型,有的苦難是我們可以超越的苦難,有的苦難是我們超越不了的苦難,有的苦難是把我們擊不倒的苦難,而且在苦難當中,我們可以成長,而有的苦難會把我們擊倒。我覺得這種事實我們必須要去面對,而且也是作為孩子和老師共同誠實的去面對人生的真相。我們不能因為有些話題一説到苦難就是超越幸福,思辨性閲讀最重要的就是什麼呢?就是誠實面對我們的人生,面對世界的不完美性。
話題 3
如何平衡思辨性閲讀中的概念和感受?二者可以共存嗎?
莫文天
深圳市龍華區和平實驗小學
這個故事中,沒有一個字是喜愛,但是我覺得字字句句都不離愛,我也感覺愛是一生的課題,愛是什麼?在愛己和愛人之間。
我圍繞着愛這個主題設計了幾個話題。我希望學生能夠感受到這個故事當中的愛,所以就由他們自己的視角去初讀文章,用 " 愛是什麼 " 這個簡單的句式去梳理。但是,愛并不是這麼簡單的理解,我們再深入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出于愛有了什麼樣的行為?你能為愛做一個排序嗎?你覺得在生活中,你更像孩子,還是更像百靈鳥,還是雛菊?你在生活中有沒有感受到類似故事中你感受到的愛?(@《雛菊》· 雛菊和愛)
我覺得把握得非常好,《雛菊》有很多隐喻,可以把它挖掘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方式和孩子們進行交流,這種細膩很好。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再給孩子們帶出一些真實體驗上的概念區别,通過這種概念區别,看這個世界,獲得對這個世界更加豐富的感受。思辨閲讀的概念和感受之間不是對立的,通過概念讓我們的感受更加豐富,更加有層次,更加有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