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按标准设计好了产品,甲方却不要了,时运不济的波音YC-14,欢迎阅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丹书战史 Author 经理小小
在上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空军积极探索短距起降(STOL)战术军用运输机,计划开发一款新运输机替代 50 年代开始服役的洛克希德 C-130,经过初期的筛选,就剩下麦道和波音两家飞机公司,其中波音公司开发了 YC-14。
空军在 1972 年提出了设计标准,要求运输机的起飞滑跑距离为 2000 英尺(610 米),可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将 27000 磅(约 12250 千克)有效载荷运输至少 1000 英里(约 1610 千米),这标准在当时比较苛刻,尽管如此 YC-14 的性能仍然达到了。
YC-14 是一架空重约 53400 千克的战术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约 113000 千克,机长 40.14 米,翼展 39.32 米,高 14.74 米,飞机采用超临界高单翼+大尺寸 T 型垂尾设计。为了达到军方的要求,它运用了康达效应,研发工作过程中得到了 NASA 兰利研究中心的部分技术协助,不同于麦道公司的 4 发吹气襟翼设计,YC-14 只安装了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并且发动机舱安装在机翼前缘较高的位置,进气道直径较长较大,以保证充足的气流作用到机翼上表面。
顺便一提,YC-14 的设计让它的发动机在地面开启反推运行时可能产生奇特的 " 龙卷风 " 现象,不过不用担心,飞行员表示从未因此吸入过任何石头等固体进而导致发动机损坏。
YC-14 安装的是 2 台通用电气 CF6-50D 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 230kN,发动机产生的气流全部从机翼上表面经过,配合专门设计的大角度偏转后缘襟翼,可使一部分气流沿翼面偏转向下产生强大的推力,极大缩短飞机起飞滑跑距离。
不过要玩好康达效应并不容易,波音公司在测试中发现 YC-14 在低空低速状态下飞行时机翼附近气流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发动机喷口的气流在机翼表面扩散,降低机翼升力,为此设计师在机翼上方增加了可伸缩的涡流发生器,保证低速或低空状态下机翼升力。原本飞机的水平尾翼安装在机尾处,因为会干扰气流,后来才改成了 T 型尾翼。
独特的设计让 YC-14 获得了非常好的性能,改进后的原型机不仅满足 2000 英尺的起飞滑跑距离,还能以 99 英里 / 小时(159 千米 / 小时)的低速着陆,其最大飞行速度 811 千米 / 小时,巡航时速约 760 千米 / 小时,最大航程约 5000 千米。YC-14 在运输能力上强过麦道公司的竞争产品,可直接运输一辆 M60 坦克。
仅从整个项目来看,波音公司建造了 2 架 C-14 原型机,测试表明已经达到和部分超过空军的要求,在运输能力上超过竞争者,很可能在竞争中胜出,然而空军在 1976 年发生了变化,他们重新讨论了运输机与战略 / 战术空运方面的思路,最终导致整个项目在 1979 年底终止,而原本计划被替代的洛克希德 C-130 不仅没有退役,反而以更新版本继续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