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14年儿子坐马航失联,多年后父亲收到回信,坚信儿子去了平行世界,欢迎阅读。
2016 年的中秋节,河北邯郸的栗二有被手机震动惊醒。
螢幕亮起的瞬间,这个 68 岁的农民浑身颤抖——发件人显示着儿子栗延林的 QQ 头像,内容只有一个字:" 在 "
2014 年 3 月 8 日,栗延林乘坐的马航 MH370 班機在印度洋上空消失,成为全球航空史上最神秘的悬案。
尽管事后,栗二有曾托人追踪 IP 地址,却还是一无所获,别人都认为是他想儿子想魔怔了。
但是对于栗二有而言,这却是某种 " 宇宙信号 "。他在村委会门口贴上手写告示:" 延林在另一个世界活着,科学家说这叫平行宇宙。"
栗延林的故事曾是河北农村的励志模板。1986 年出生于邯郸肥乡区北高村,父亲栗二有在铁矿打零工,母亲李秀芳种着三亩薄田。
村里人记得,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总带着课本下地,在玉米叶背面默写英语单词。2008 年,他成为全村首个重点大学生,考入长沙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2013 年,栗延林入职中兴通讯,月薪两万——相当于父亲在矿上工作三年的收入。他在老家盖起五间红砖房,给母亲买了金耳环,给妹妹置办嫁妆。
邻居常看见栗二有举着儿子寄来的智能手机炫耀:" 我娃在深圳搞卫星!"
2014 年 2 月,栗延林被外派马来西亚参与通信基站建设,临行前将婚礼定在当年国庆。
命运在 3 月 7 日急转直下。因原定班機满员,栗延林改签 MH370。次日凌晨,飞机从吉隆坡起飞后失联。
当栗二有从新闻里听到 " 飞机可能坠毁 " 时,他正给麦田浇水,失控的水泵将裤腿浸得精湿。
" 井水漫到膝盖,像被钉在地上。" 这个画面成为他后来 3000 多首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栗二有的搜寻从最原始的方式开始。2014 年 4 月,他带着妻子和妹妹飞往马来西亚,在吉隆坡机场举着 " 还我儿子 " 的纸板守了 17 天。
当地志愿者拍摄的视频里,这个身材矮小的农民用河北方言对着镜头吼:" 活要见人,死要见飞机!"
在澳大利亚珀斯,他每天步行 20 公里沿海岸线搜寻,把礁石上的白色贝壳误认作飞机残片;
在毛里求斯法院,他作为中国家属代表出庭,用拼音标注的英文质问马航律师:"Where is black box?"(黑匣子在哪里)
这些跨国行动耗尽家底。他卖掉祖传的骡子,抵押宅基地贷款,最困难时全家每天只吃一顿玉米糊。
2017 年,妻子李秀芳因抑郁症住院,女儿被迫辍学打工。
但栗二有始终留着儿子房间的原貌:床头柜上摆着 2014 年的诺基亚手机,衣柜里挂着没拆吊牌的结婚西装,冰箱冷冻室塞满每年更换的猪肉大葱馅饺子。
当现实世界的线索断裂,栗二有转向精神领網域的探索。
2016 年,他在北京遇到研究量子物理的教授,听到 " 量子纠缠可能穿越时空 " 的理论后,开始大量搜集平行世界资料。
他的笔记本里贴着《星际穿越》的海报,手抄霍金关于虫洞的论述,甚至加入 " 时空隧道研究 "QQ 群。
栗二有并非孤独的等待者。
在北京顺义机场,82 岁的文万成连续 3400 多天举着 " 接儿子回家 " 的牌子;
在山东菏泽,母亲周翠兰把儿子的银行卡密码设为 "MH370",每年生日往里存 370 元;
在重庆,程式员张伟宁开发了 "MH370 家属互助 App",用区块链技术保存所有失联者数据。
这个自发形成的群体发展出特殊仪式。每年 3 月 8 日凌晨,他们会同时拨打电话给失联亲属,认为 " 集体意念能穿越维度 ";
有人将 DNA 样本寄给太空公司,要求搭载到卫星;更多人像栗二有一样,用诗歌、绘画、音乐构建 " 平行世界记忆库 "。
" 我们不是疯子,只是科学家找不到答案,总得给自己找个出路。" 栗二有在 2023 年马航家属联席会上说。
2025 年 2 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重启搜索。
栗二有立即给调查组寄去十年心血——重达 8 斤的档案袋,包含手绘的洋流分析图、家属口述录音、以及从科幻小说中剪辑的 " 虫洞坐标猜想 "。
但现实依旧冰冷。他在直播中展示法院传票:因长期拖欠宅基地贷款,房子即将被拍卖。
如今走进北高村,依然能看到那栋特别的农房:屋顶装着自制天线,院里的榛子树挂满彩色灯泡,墙上诗句在夜色中荧荧发亮——
" 麦子黄了九茬,电话响了十年,科学说这是徒劳,可谁管得着父亲信春天?"
或许正如栗二有在诗中所写:" 我在地上画了条线,线这头叫人间,线那头,科学家叫它宇宙的茧。"
这条线的两侧,一端是 MH370 未解的谜题,一端是中国父亲最古老的等待。
本文作者 | 老 A
责任编辑 | 蓝橙
策划 | 蓝橙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