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投资者追问激烈!高新发展三大问题成交流会爆发点,欢迎阅读。
《科创板日报》4 月 20 日讯(记者 陈美) 一纸收购终止公告,引发高新发展(000628)股价连日跌停。
4 月 19 日,高新发展以 44.91 元报收,这一价格距离今年 3 月 19 日 95.7 元的最高价,已拦腰折半。
而近一个月前,高新发展对华鲲振宇 70% 的收购案,还表示 " 在稳步推进中 "。
一前一后的巨大反差,让投资者们在 4 月 20 日的投资者说明会上,激烈提问。三大问题最为投资者的爆发点:
未来高新发展是否还有向算力伺服器领網域布局的打算,后续有无收购高投电子华鲲振宇 55% 的计划?
究竟是谁不同意收购方案,交易价格为什么没达成?
目前,中小投资者亏损严重,以及股价暴跌,公司是否又有积极应对措施?
对于上述围绕 " 交易失败 " 的问题,高新发展未能给出具体、明确的说明,仅称:
"2023 年下半年以来,算力产业成为市场热点。考虑到本次交易历时较长,标的公司所处行业受内外部环境影响,市场预期较高,且涉及的审计、评估结果尚未确定,上市公司与部分交易对方未能就交易作价达成一致意见。"
那么,部分交易对方是谁?高新发展没有指明。股权穿透显示,华鲲振宇 70% 股权中,包括控股股东成都高投电子持有的 30%,共青城华鲲振宇投资持有的 25%,海南云辰合业科技持有的 15%。
除部分交易对方," 未达成的交易作价 " 又是怎么回事?对此,有投资者在说明会上认为,作为华为算力第一大承销商,结合拓维股份、同方股份市值为参考,华鲲估值或在 300-500 亿。目前成都高投电子新持股 55%,估值约 165-275 亿元。
但在高新发展拟收购华鲲振宇 70% 股权的过程中,华鲲振宇 22% 的股权曾于 2023 年 12 月成功转让,且用户行使优先权出价,交易价格为 6.38 亿元。根据信息,成都高投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即高新发展控股股东,保留优先购买权。
按 6.38 亿元价格计算,成都高投 2023 年 12 月电子出价时,华鲲振宇的估值依然为 31.9 亿元。与高新发展计划收购 70% 股权的 30 亿元,估值相差无几。
从 2023 年底成都高投电子入手的 31.9 亿元估值,到高新发展口中的 " 未达成的交易作价,以及投资者交流会上,投资者认为的 "300-500 亿 " 估值,4 个月内两者之间已相差巨大。
且华鲲振宇是华为鲲鹏生态链企业,华鲲振宇 2022 年收入达 35 亿元,位列 " 鲲鹏 + 昇腾 " 生态销售规模第一、能力评估第一,是华为生态伙伴中唯一获得 " 鲲鹏 + 昇腾 " 双领先级认证的伙伴。
因此,华鲲振宇的最新估值,或是高新发展此次收购完成的绊脚石。
实际上,在 4 月 18 日,即终止收购公告发布的交易日当天,《科创板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高新发展时,董秘办工作人员就曾表示," 收购 70% 的股权方案(原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而原方案则为 30 亿元估值,70% 股权。
而至于后续是否会推进收购?该董秘办人士则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要看其他方案的可能性。
由于收购方案失败,在回馈投资者上,高新发展表示,3 月 26 日已发布了《关于 2023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52 元(含税),同时制订《未来三年(2024-2026 年)股东回报规划》,拟在年度报告期内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时,采取现金分红进行利润分配,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 30%。
不过,《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2023 年,高新发展营收 80.08 亿元,同比增长 21.88%;净利润为 3.659 亿元,同比增长 83.82%。拆分来看,该业绩增长并非来自主营,而是出售倍特期货,获得现金流量净额 4.7 亿元 ; 扣除上述金额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681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系报告期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相应经营付款、税费支出增加所致……
另一方面,高新发展于 2022 年收购的森未科技,即功率半导体公司,虽然 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1.6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56.85%。** 但该功率半导体占高新发展营业收入比例仅为 1.84%,而 2022 年是 0.94%。
由此,高新发展未来三年(2024-2026 年)的股东回报规划,能否执行亦值得关注。**
随着收购华鲲振宇 70% 股权终止,高新发展的跨界投资暂且宣告失败。
在未来发展上,高新发展曾在 2023 年年报和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将坚定科技转型更新战略,以森未科技和芯未半导体为基础,积极布局 Fab-Lite 经营模式,并向上下游延展做产业布局,将功率半导体打造为公司的强大主业。
同时,做好投资并购。2024 年继续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公司直接并购等手段,选好高科技细分领網域赛道,助力公司科技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