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春节后痔疮用药销量环比增长超3.5倍,马应龙跨界能保住“一哥”地位吗?,欢迎阅读。
红星资本局原创
记者 | 邓凌瑶
编辑 | 肖子琦
红星资本局 2 月 24 日消息,春节 " 放纵 " 过后,痔疮膏火了。
近日,# 开工 3 天痔疮膏销量翻 3 倍 # 登上微博热搜。红星资本局从京东健康数据获悉,春节后痔疮类治疗产品销量环比增长超 3.5 倍。在部分地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已攀升至销量第一。
长期以来,马应龙(600993.SH)稳坐 " 痔疮一哥 " 位置。不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年来,马应龙痔疮用药的市场份额占比出现了下滑。在此背景下,马应龙已逐渐做起了化妆品等多品类生意。
节后销量环比增长超 3.5 倍
" 十人九痔 " 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认知,尤其春节大鱼大肉过后,痔疮治疗药品销量明显攀升。2 月 22 日,红星资本局从京东健康数据获悉,春节后痔疮类治疗产品销量环比增长超 3.5 倍。
以成都市锦江区为例,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已攀升至销量第一。马应龙某电商平台客服也告诉红星资本局,近日相关痔疮类治疗产品销量增长,下单情况良好。
据公开资料,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18 岁以上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 51.14%,且 98.09% 的肛肠疾病患者有痔疮症状。换句话说,人群中,每 2 个人中就有 1 人受到痔疮的困扰。
在此基础上,我国痔疮用药空间得到逐步扩张。据西南证券援引 Frost & Sullivan 数据,中国痔疮治疗市场规模由 2016 年的 35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5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9%,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 痔疮一哥 " 跨界化妆品前途未卜
在国内的痔疮用药市场中,马应龙一直被视为 " 痔疮一哥 "。
但随着市场销量的增长,马应龙的痔疮用药的市场份额占比在近年来出现了下滑。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马应龙在痔疮药品零售终端市场占有率已从 2018 年的 51.4%,降到 2021 年的 41%。
加上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马应龙逐渐涉足其他领網域。
2019 年,马应龙卖口红的消息出圈,由于其曾在肛肠类用药的刻板印象,此番跨界化妆品引发消费者热议。马应龙虽未明确披露其销量,但从电商销售终端来看,并不太理想。
截至 2 月 23 日,天猫 " 马应龙八宝旗舰店 " 还有三款唇膏产品,包括两款润唇膏和一款口红。其中,口红产品显示已无库存,销售量显示为 500+。
据 2022 年年报,肛肠品类、眼科品类、皮肤品类和大健康品类是马应龙的四大产品品类。其中,大健康品类架构基于 " 械食卫妆消 " 全面涵盖功能性化妆品、功能性护理品、功能性食品、消械产品四大类。
其中,功能性护理品包括婴幼儿纸品、婴幼儿护肤品、女性用品等;功能性食品包括润肠促消化、补肾固本、膳食补充等产品;消械产品包含肛肠术后护理、日用电子辅助产品、眼部器械护理、消毒杀菌类等产品。
除了跨界卖化妆品,马应龙还热衷于 " 炒股 "。
2022 年,马应龙持有恒瑞医药(600276.SH)、白云山(600332.SH)等 12 只股票,共亏了约 1479.55 万元。其中,仅恒瑞医药一只就亏了约 407.55 万元。
截至 2023 年上半年,马应龙证券投资部分仅剩共同药业(300966.SZ)1 只股票,亏超 320 万元。
事实上,在成为 " 痔疮一哥 " 之前,马应龙已靠眼霜积累了影响力。据披露,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入选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公司在此基础上,陆续研制推出了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龙珠软膏、马应龙八宝眼霜等产品。如今,痔疮用药竞争压力下,马应龙跨界化妆品能否破圈还未可知。
红星资本局关注上市公司的一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