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健康经验:“没压力”小女孩治愈全网,好心态如何炼成?,欢迎阅读。
最近有社交媒体上放出一段十分有趣的采访,一个记者问一个刚刚从学校出来的小女孩:" 你学习有没有压力?" 女孩咧嘴一笑:" 没压力!" 记者又问:" 那你学习好不好?" 女孩笑得更灿烂了:" 不好呀!"
网友们纷纷直呼被小女孩 " 没心没肺 " 的笑容治愈了。实际上,小女孩的回答之所以 " 戳心 ",是因为它传达出了两层意思:我承认(学习不好),但我不在乎(没压力)。一个是直面,一个是接纳,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 " 好心态 "。
图源 © Pexels
在这个教育夸张 " 内卷 " 的当下,我们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练就这样的 " 好心态 ":享受努力的过程,化解不必要的焦虑,在更轻松的亲子陪伴中去追寻共同的目标。今天恰逢六一,我们与大家一块聊聊,这样的 " 好心态 " 如何炼成?
每当我们陷入烦恼难以自拔的时候,常会听到别人的劝解:" 你要接受这件事 "。但有时候钻进牛角尖,难免一听就来气:我就是生气,就是烦,让我怎么接受?
其实,相比 " 接受 " 透露出的勉强、被动意味,我们不妨换一个词来体会:接纳。
纳,意味着主动的纳入;接纳,是一种更温和的包容姿态,是看到并承认 "Ta 就是这样 "。其中的关键在于:描述事实,但不带价值判断。
做作业总是磨蹭得要命,看 " 闲书 " 时却无比专注;刷题不在话下,写作文却痛苦万分;学习还过得去,但三天两头跟同学吵架……在孩子身上,总有一些看上去 " 相反 " 特点交杂在一起。而接纳孩子,就是去包容他的一切,并且不带评判。
也就是说,不要把 " 做作业磨蹭 "" 写作文痛苦 "" 和同学吵架 " 看作是缺点短处,而是要视为某种 " 事实 ",就像 " 冬天会下雪 "、" 雨天路会滑 " 一样,是一种客观呈现的事实,而不是你主观判断的 " 坏事 "。
一旦抽走了主观判断,你就能像接纳天地万物一样接纳自己的孩子。但要注意," 接纳 " 不是 " 纵容 "。正如下雪会冷,所以会多穿一点;雨天路滑,所以会走得小心一点,孩子做事拖拉或脾气不好,我们同样可以想办法去引导和改变。而在 " 接纳 " 的前提下去改变,你会发现自己更平和,不再被愤怒或焦躁的情绪所驱使。
于是,同样是教育,但却以更柔和从容的方式进行,何乐而不为呢?
总有家长哀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 " 难管 "。尤其是青春期前后,一言不合就 " 自闭 ",动不动就 " 甩脸色 ";遇到麻烦要么压抑要么爆发,家长就算有心帮忙也无处出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就像内心的 " 小怪兽 ",随时随地潜伏在体内,让亲子关系变得一触即发。事实上,虽然情绪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可以有效应对和管理的。我们不妨借用心理咨询师在对待各色来访者时的技巧,帮助自己和孩子 " 管 " 好情绪,在面对急事难事烦心事时能有一个好心态。
第一步,共情。
家长对孩子的共情,关键在于 " 尊重 ":尊重孩子的愿望、想法、感受——哪怕你的确很难理解。要知道,你眼中的 " 小事 " 往往是孩子世界里的 " 大事 "。当他们为这些事烦恼时,来自家长的尊重会传递出宝贵的力量,会让孩子意识到:他们的一切,对于父母都很重要。
抱有尊重的态度,你就会自然而然静下心来,耐心听孩子的倾诉(或吐槽)。不要小看这个环节:孩子在情绪激动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或沮丧时,也是在不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 讲述 " 本身可以让一个人冷静下来,获得情绪的发泄,而家长的倾听就是最好的 " 慰藉 "。只有当情绪 " 降温 " 了,我们才可能找到更好的处理办法。
第二步,鼓励。
这里的 " 鼓励 " 是基于事实的、有的放矢的鼓励,而不是空泛的表扬。比如,单纯地说 " 你画得好棒啊!",不如说 " 你画的鸟儿昂着头、张开翅膀,好像马上要飞起来了,非常生动!"
而当孩子受挫变得沮丧、或者与人争执后气急败坏时,家长可以在尊重、包容对方 " 反应 " 的基础上,找出他们做得对的地方,提醒对方他们的能力和优点所在。比如尝试这样回应:
" 你当时很生气,但是控制住了自己没说难听的话,这一点就很棒!"
" 虽然这次没考好,但是你发现了之前忽略的一个知识点,这可是很大的收获!"
无论成年人或孩子,在陷入负面情绪之后最容易产生自我否定,此时来自亲人朋友的有效 " 鼓励 " 将帮助他们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也更利于他们去直面缺点或失败,再度振作起来。
第三步,支持。
经过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的情绪很可能就从 " 沸点 " 上降了下来,变得相对平静。此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提出 " 合作 " 的建议,看看针对孩子面临的问题,自己能提供怎样的支持。
有了他人的理解和安慰,又获得了这种支持性的举措,孩子就将从茫然、失望、不知所措的境地中走出来。为了不辜负这份帮助,他们很可能会重燃斗志,让情绪从负面走向正面,完成一次由谷底到高峰的 " 上扬 "。
为什么面对同等程度的失败或困境,有的孩子很快就重振旗鼓,有的孩子却长久深陷其中?是否拥有充分的、积极的心理能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简单来说,所有能让你愉悦、开心、感到安慰的事物、经历或场景都是积极的心理能量之源。这些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会让你在遇到各种挫折与不如意时获得 " 走出来 " 的动力。
从腦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大腦发展都是从腦干(主管生存基本功能)开始,再到边缘系统(主管亲密关系和情绪),最后到大腦皮质(主管语言、抽象思考、行为等)。只有前面两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面的理性认知与学习能力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孩子幼儿时期与他们建立充分的亲密关系和身心连接,让孩子感受到安全、被爱。因为正是在这几年看似懵懂的时光里,孩子获得的积极心理能量将给予他们面对未来学业与竞争的强大力量和心理基础,让他们成为令人艳羡的 " 心态好 " 的人。
图源 © Pexels
无论家长或孩子,要练就这样的 " 好心态 ",不妨尝试为自己构建一个 " 身心资源库 "。就像我们在衣柜里装满衣服一样,热了可以穿短袖,冷了可以穿毛衣;在生活中构建一个身心资源库,就是有意识地关注、物色、积累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物或场景,以备 " 不时之需 "。
比如视觉上,某个画家的山水画、某个品种的盘栽;听觉上,几首能令自己平静下来的乐曲,一段特定的白噪音;嗅觉上,某种独特的精油香气;触觉上,一些毛茸茸的玩偶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和孩子调节身心的 " 资源 "。
我女儿在刚进寄宿小学的时候,学校规定每个孩子可以带一两个玩偶到宿舍,这有效地抚平了不少孩子思念父母的紧张与不安;年龄稍大的孩子在和父母发生争执后喜欢躲到自己的房间,因为熟悉的相对自由的环境可以让他感到放松和治愈,这些都是 " 身心资源 " 在发挥作用。
不带评判地接纳孩子," 三步走 " 技巧管理负面情绪,和孩子一起搜集和积累身心资源,这是一条愉快而有效的 " 修心 " 之旅。你会发现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拥有 " 好心态 " 并不难,只要你愿意从现在开始迈出第一步。
监制 / Vivian
编辑 / 超楠
图片 / Pexels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