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低价不是新茶饮的主旋律,欢迎阅读。
走过了繁花似锦的爆发期,新茶饮市场正在面临着成熟市场环境下的全方位挑战。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增长的放缓。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我国现制茶饮店行业规模虽然保持增长,但是面对 2025 年,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44.3% 放缓至 2025 年的 12.4%。
而增长放缓所带来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门店数量的收缩。GeoQ Data 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 101 家连锁新茶饮品牌新开店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但闭店量却提升了近 3000 家。
不仅仅是市场想象空间的缩小,茶饮品牌们在资本市场上也频频失利,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的 IPO 进程仍在等待,茶百道上市即破发,奈雪的茶股价持续下行,这或许也成为了市场重新审视新茶饮行业的一个注脚。
在 2024 年,古茗终于敲开了港股的大门,算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但资本市场的回暖,仍然无法改变行业严重内卷的现实。回顾 2024 年的新茶饮市场,如果说有什么值得回味的地方,那就是在内卷的同时,低价并没有成为行业的主旋律,或许,对于 2025 年,这也是一种幸运。
10 元以下并没有形成趋势性机会
" 原本市场的预期是,10 块钱以下的奶茶有可能会成为全新的主流。但事实上,好像也没有做得特别好的。" 虽然 8.8、9.9 的低价奶茶风吹得紧,但根据架梦数据创始人龙真的观察,并没有谁能够凭这个概念真正在新茶饮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即便是如轻乳茶这般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产品,也依然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够凭借 10 元以下的价格,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从最初不到 5 元上下的价格,一路冲到了 30 元左右,到如今则重新回到了在 10 元价格线上的争夺,价格水平的起伏焦灼,不仅仅是消费心态的百转千回,更是行业从蛮荒,到野蛮生长,再到成熟的变化过程。
回顾新茶饮市场的发展源头,2015 年前后,是茶饮市场发展的重要轉捩點,新概念、新产品、新品牌带动着全行业的更新迭代—— 2015 年,奈雪的茶首家门店在深圳成立;2016 年,成立于广东江门的茶饮品牌 " 皇茶 " 正式改名为喜茶,这同一年,乐乐茶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门店;2017 年,台湾奶茶品牌鹿角巷正式进入大陆市场。
更好的用料,更新奇的搭配和组合,更年轻化的品牌表达,让奶茶价格从曾经的 15 元左右,飙升至了 30 元上下,并且还供不应求。
从此,茶饮市场彻底与茶粉冲兑的旧式茶饮实现了切割,走向了新茶饮时代,也开启了从市场面到资本层面的集体狂欢。
天眼查数据显示,从 2015 年 12 月到 2019 年 2 月,新式茶饮品牌涉及的亿元级别融资事件达到 8 起。另据红餐品牌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新式茶饮行业共发生融资 32 起,披露总金额超过 140 亿元,融资事件数量和所披露融资金额达到过去 10 年来的顶峰。
价格也在市场热度的助推下,水涨船高。《2019 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数据显示,在新式茶饮中 15 至 24 元是閱聽人群体最多的单品价格区间,占比高达 64%;而单价 25 元以上区间的閱聽人人群也占到了 30%;此外,有超过 72% 用户月茶饮消费在 200 元以上。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7 年 -2022 年,中国新茶饮行业规模复合增长率高达 24.9%,远高于同期中国软饮料行业 4.1% 的整体增速。
而在市场的持续 " 高温 " 作用下,内卷的苗头也开始逐渐显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新茶饮门店总数达 37.8 万家,按照中国目前共有 687 个 " 城市 " 来算,平均每座城市至少有 550 家茶饮门店。
在逐渐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下,品牌们不得不以越来越快的上新,越来越多的门店来应付汹涌而来的内卷。数据统计显示,2020 年,喜茶平均每 1.2 周会推出一个新品,奈雪全年上新 30+ 款现制饮品,古茗全年上新 79 款新品……飞速的奔跑,不仅加速了品牌和产品的同质化,更消磨了消费者的热情和好奇。
这种趋势性的 " 疲惫 ",也体现在了价格上。据华安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0 年到 2023 年,新茶饮品牌 10 元以下消费占比从 7% 上升至 30%,20 元以上占比则从 33% 下跌至 4%。
美团团购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茶饮消费客单价均值为 10.5 元。2023 年,奈雪的茶的每笔订单客单均价下降了 13.70% 至 29.6 元,而在 2021 — 2022 年,其平均客单价分别为 41.6 元、34.3 元。
2022 年 2 月,喜茶宣布该年内不再推出 29 元以上的饮品类新品,并且承诺现有产品在该年度绝不涨价。至此,15-25 元的产品占比已经达到 60%,成为喜茶产品的主要价格区间,主流产品的价格已全面低于 30 元。
喜茶宣布降价,也意味着 30 元时代的终结。由此开始,新茶饮的价格也开始逐渐走低,品牌们纷纷亲自动手,打破曾经构筑起来的价格底线——
奈雪的茶产品价格降至 7.8 元— 15.8 元;包括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等品牌在内,部分产品团购价格下探至 0.5 元至 3.8 元不等;蜜雪冰城的团购券价格更是低至不足 1 元。
但低价就能带来新增长吗?答案也远没有这么简单。
根据龙真的观察,随着轻乳茶概念的流行,也仿佛开启了低价奶茶的机会。奶 + 茶这个看上去极为简单且成本低廉的组合,一度让部分从业者认为,只要把轻乳茶的价格打到 10 块钱以下,就能轻易打击掉头部品牌的优势。但事实却远比想象骨感。
龙真发现,虽然在这一轮的低价潮流下,出现了很多新品牌,但并没有哪家真正的跑了出来。那些主攻 10 块钱以下的茶饮品牌表现,远远低于预期。
虽然无法成为引领市场走向的全新潮流,但作为对当下消费趋势的迎合,10 元以下价格带的占比确实在逐步递增。
美团外卖连锁业务部饮品甜点 KA 负责人周思锐在公开演讲中介绍,茶饮和咖啡,出现了明显的消费分级,5~10 元单品与 20 元以上单品销售占比明显上升;10~20 元的单品销量占比明显下降。
低价产品的风潮十分猛烈,但具有一定品牌溢价的产品的机遇也并未消失。
收缩成了主旋律
虽然高价和低价区间都有机会,但市场的紧缩趋势还是显著的。
从门店业绩层面来看,据龙真介绍,包括霸王茶姬在内的每一个茶饮品牌门店销售额都在下滑。
据媒体报道,霸王茶姬的门店数据下滑是从二季度开始的。部分北京、上海市中心经营的霸王茶姬加盟商表示,去年一个月能卖出 100 万元,今年同期只能卖出 35 万元 - 60 万元。租金、人力和材料费用几乎不变,回本周期从几个月拉长至二到三年。
而低线城市和一线城市远郊门店却一跃成为了全国业绩最好的门店。并且基于竞争带来的数据下滑情况,霸王茶姬选择继续花大量费用获取顾客。
虽然销量有所下滑,但霸王茶姬的扩张仍然是所有茶饮品牌中最好的。
根据壹览商业发布的数据显示,霸王茶姬在已有五千门店的体量下,从 8 月的 5201 家门店扩张至 10 月的 5699 家,整体门店量扩张 9.58%。此外,茉莉奶白从 8 月的 680 家门店扩张至 10 月的 786 家,整体门店量扩张 15.59%;茶颜悦色从 8 月的 641 家门店扩张至 10 月的 710 家,整体门店量扩张 10.76%。
除此之外,包括蜜雪冰城在内,都出现了门店数量收缩的情况。
根据架梦数据测算,蜜雪冰城今年的门店增加比例仅为 5%。与 2022 年相比,2023 年多开门店数量达到了 60%,但是截止 2024 年 11 月,新开门店数量较 2023 年减少了 30%。
并且,其门店存活的比例也远低于以往,不同于过去高出平均值 13% 至 17% 的业绩水平,今年蜜雪冰城的门店存活率是低于行业平均值的," 这也是蜜雪冰城发展历史上第一次跑输大盘。" 龙真表示。
" 经历过好日子的人,都会觉得现在很难。我觉得不是,因为我们成长于疫情期间,没过过好日子,现在的市场情况比疫情好太多了。" 在某茶饮品牌创始合伙人李颖看来,今天的新茶饮市场虽然充满挑战,但依然是充满机会的。
从今年 4 月开始,这个以柠檬茶为核心品类的品牌,终于开始进入北京市场。将这一动作总结为 " 敢为天下后 " —— " 我们不是第一个去北京的产品,而且有可能还滞后了一年,包括香港市场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们不太想去做教育用户的事情,对手都帮你趟好路了,哪个店营收好,哪个店营收不好,我们就省了很多的这些教育成本,试错成本。因此最终的表现是超出预期的。"
对比此前做快餐品牌加盟商的历程,李颖认为茶饮始终是个拥有品牌价值、溢价能力以及消费忠诚度的品类。500 人的团队,经历了从几百家门店到如今签约门店几千家的全过程,这其中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迭代和优化,的确是个越来越好的过程。
在李颖看来," 首先,在品牌没有供应链优势的情况下,搞低价对加盟商的伤害很大,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其次,消费者对于低价始终保持着一个非常矛盾的心态,即既想要低价,还不想掉价。因此,在今天的社交媒体上,消费者喜欢秀的是自己很会买,不乱花钱,同时还很有品味。"
因此,无论是低价、差异化还是下沉路线,最终比拼的都是品牌从筛选加盟商、运营能力、线上线下督导的能力、卫生标准、培训能力到门店执行能力等综合管理能力。
" 明后年肯定还是会有一些挑战的,现在的市场格局逐步向头部聚集了,这也将影响着未来的竞争走势。大家都开始重视供应链、数智化、人才管理等综合管理能力,这也是向着更加良性的竞争方向上发展了。" 李颖判断,如今能够达到 1000 家门店的品牌虽然不在少数,但是想要继续企稳,并持续向上走也变得越来越难了。在今天的市场中,真正经历过周期,且保持稳定发展的新茶饮品牌不超过 20 家,这也是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出海的挑战
" 大家对出海的滤镜已经放下了,发现之前出海的品牌大都不怎么吭声了,尤其是去东南亚的那一拨。" 去年 2 月份,李颖与公司的几个高管一起,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几乎跑遍了东南亚的主要国家。最终她得出来了一个结论,东南亚市场不适合作为出海的第一站。
东南亚地区市场十分分散,国家数量多且体量都不大,每个国家的市场规定也不同,除了新加坡等个别国家之外,整体消费力也较为有限。这对于希望自建团队,亲手操盘品牌、供应链、门店运营的李颖来说,并不是当下最适合的目的地。
相比之下,美国市场则显得更有想象空间。
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市场有着足够多的人口数量以及足够高的消费能力。6 至 10 美元一杯的奶茶价格水平,给了茶饮品牌更好的利润和发展空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餐饮数据机构 Menusifu 发布的《美国奶茶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2 年美国茶饮消费量位居全球第四,仅次于传统饮茶国家中国、印度和日本。市场研究机构 IBIS 估计,2023 年美国奶茶市场总值 14 亿美元;从 2018 年起,奶茶市场的同比增长率达 7.5%。
强大的市场前景吸引着多个中国茶饮品牌竞相入局。
早在 2018 年,喜茶就已进入美国市场。目前喜茶在美国的门店数量达到了十余家,主要位于纽约、洛杉矶、西雅图、尔湾等城市的核心商圈。
2024 年 4 月 6 月,茉莉奶白海外首店在美国纽约开业。数据显示,该店月均营收 48 万美元以上,日均杯量超过 2000 杯。10 月 25 日,茉莉奶白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开设了美国的第二家门店。
霸王茶姬则计划于 2025 年春季进军美国市场,首批门店将选址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尔湾市和洛杉矶市,尔湾市将成为霸王茶姬美国的总部所在地。
" 美国的茶饮市场竞争不够充分,那边的产品基本上还停留在植脂末的阶段。但之所以中国品牌在美国市场做的体量都不大,原因也比较复杂。" 在谈到落地美国市场的过程时,李颖顿时感到头疼不已。
美国共有 50 个州,其中 14 个州的特许经营法案条款均有所有不同,这就需要在每个州进行分别备案,而每个备案都需要 9 至 12 个月的时间。并且这 14 个州覆盖了包括加州在内的重点地区,因此品牌落地的时间被大大拉长了。
不仅如此,由于当地繁复的法律和监管流程,从确定店址,到敲定租房合同,往往需要 3 至 6 个月的时间。而从拿到租房協定,到门店开张,则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这个过程中,沟通流程的缓慢,让急性子的李颖倍感无奈。
创业者大都对假期没什么概念,李颖在周六上午给一位律师发去了邮件,询问其是否可以操作特许经营类业务。该律师回复,对不起,这是我的私人时间。到了周一,这位律师终于正式回复了邮件," 对不起,我们公司没有这个业务。"
这种在时间概念、效率以及沟通方式上的错位,让李颖将第一年业务拓展的预期,降到了个位数。
" 我能理解,但是我不适应。在北美市场,想快你也快不了。" 经历了与美国市场的拉扯,李颖深刻的意识到,创始人是做好海外业务的第一人选。特别是在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差异化时,即便是创始人本人,也需要跨越沟通和理解上的困难。
比如,中国的门店选址逻辑,就与美国截然不同。李颖发现,美国的街边店相对较少,反而以商业广场和商场为主。因此就必须摒弃掉国内 " 金角银边 " 的思路,将关注点放到商业广场内的位置。
但以这种思路选择出来的点位,却让国内选址团队感到匪夷所思。" 没有身临其中,就体会不到这种差异性。很多品牌在东南亚做不好,或者一开始高举高打后来就没有声音了,可能也都是存在这个问题。很多海外业务负责人都朝不保夕的,很多时候都得不到信任,也没有授权,束手束脚,业绩自然就做不起来。"
虽然遭遇着增长挑战,但新茶饮仍然是当下餐饮市场中最具增长价值的存在。美团外卖连锁业务部饮品甜点 KA 负责人周思锐曾表示,饮品仍然是连续 3 年带领整个餐饮大盘增长的品类,虽然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增长还是最快的。
如何在存量中寻求进一步增长,如何在内卷中挖掘生存之道,是所有新茶饮品牌所需要共同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谢璇,编辑|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