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Ray-Ban Meta大获成功,苹果也盯上了智能眼镜,欢迎阅读。
抛开 PC 和智能手机这两大通用计算设备,如今最成功的 AI 硬體产品是什么?毫无疑问,Ray-Ban Meta 智能眼镜绝对是其中呼声最高的候选者。眼见友商取得成功,苹果似乎也要探索智能眼镜了。日前有消息源透露,苹果公司正在内部研究代号为 Atlas 的智能眼镜产品。
据悉,Atlas 项目是由苹果的产品系统质量团队领导,而该团队则隶属于硬體工程部门。这个计划旨在了解苹果员工对于智能眼镜的看法和需求,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市场、并制定自己的产品战略。有传言称 Atlas 团队在内部邮件中表示,我们正在寻找参与者加入即将开展的一项针对当前智能眼镜市场的用户研究。
如果 Vision Pro 大获成功,苹果再去做智能眼镜无疑是画蛇添足。然而遗憾的是,据多位供应链的消息人士透露,苹果的空间计算设备 Vision Pro 可能会在今年 11 月停止组装工作,并于随后步入停产阶段。虽然这个消息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 Vision Pro 销量不佳几乎是无可争议的现实。
Vision Pro 被苹果视为探索空间计算领網域的拳头产品,单眼 4K 的 Micro OLED 使得它实现了目前 VR/MR 头显里最为惊艳的视觉效果,并将现实世界与虚拟影像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此外隔空手势也成为了现阶段 MR 头显的标准答案。然而高昂的价格让消费者对 Vision Pro 敬谢不敏,进而也导致开发者缺乏为 Vision Pro 开发专属应用的动力。
对此苹果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空间计算设备朝着轻量化、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苹果要开发廉价版 Vision 头显的爆料已经几乎到处都是,一如当年 HomePod 遭遇了市场反响平平后,苹果方面很快就推出了 HomePod mini。不过在廉价版 Vision 头显之前,为了保持市场对于空间计算设备的信心,开发智能眼镜则是老成持重的一种做法。
要知道 Meta 敢于高调展示号称 " 世界上最好 AR 眼镜 " 的 Orion,也是因为有着 Ray-Ban Meta 珠玉在前。而 Ray-Ban Meta 的成功也证明了将经典设计与前沿科技融合是一个能被市场接受的做法,在此之前的智能眼镜产品几乎都没有做好智能化和生活化两者间的平衡。
以往相关厂商为了凸显智能眼镜的科技属性、堆叠了大量功能,以至于最终在产品形态上与普通眼镜有了明显的差异。比如大名鼎鼎的 Google Glass,谷歌就在上面集成了相机、透明显螢幕、微投影系统等元器件,在十余年前就实现了语音通话、视频直播、声音控制拍照等功能。
可是 Google Glass 当时如此夸张的设计,也导致了大众对其接受度不高。其实不仅仅是 Google Glass,智能手表也曾经历从早期试图凸显与传统手表的差异,到外观设计回归传统的变化。毕竟,标新立异、鹤立鸡群不太符合大众消费者的心理。而 Ray-Ban Meta 就做到了外观既不出挑的同时,功能也足够让消费者有新鲜感。
在接入 Meta 的 LLama 大模型之后,只需一句 "Hey Meta" 这样的语音指令,即可激活 Ray-Ban Meta 的智能助手,随时随地体验 AI 的魅力。此外 1200 万像素的摄像头保证了视频拍摄体验,也使得 Ray-Ban Meta 不至于成为一个 " 美丽的废物 "。
更绝妙的是 Ray-Ban Meta 的价格并不昂贵,299 美元虽然看起来不阿嚏便宜,但是雷朋太阳镜的平均售价也在 150-200 美元之间。换而言之,消费者实际上是在雷朋太阳镜的本体上,额外花了 150 美元购买 AI 能力、视频拍摄和语音通话功能。可反观 Google Glass,它就完全丧失了眼镜的属性。
Meta 已经用这类产品证明了智能眼镜有閱聽人群体,这一点对于苹果而言就已经足够。毕竟他们在消费电子领網域的影响力要远超 Meta,并且庞大的用户群体也保证了 Atlas 智能眼镜会不缺乏尝鲜的用户。同时智能眼镜的产品特征也决定了即便苹果需要保持利润率,在溢价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也会解决曲高和寡的窘境。
所以如果苹果真的需要一款价格不高的设备来表明对于空间计算的信心,那么现阶段智能眼镜或许是个最佳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