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小鹏汽车:“老实人”也能当老板?,欢迎阅读。
扫码加入伯虎财经创业学习交流群
获取行业报告,还可以参与抽奖哦 ~
小鹏活过来了!今年 1 月,理想、问界、蔚来销售额环比下降的时候,小鹏凭借 3 万辆的交付成绩,登顶新造车企业 " 销冠 "。
虽然一个月的销冠不代表什么,但此前因为 G9 的定价、配置设计失误被消费者痛骂,小鹏销量一度下滑,加上内部腐败问题严重,公司差点就没了。
就在半年前,小鹏还经历了持续 7 个月销量没有破万的艰难境地。
没想到,半年过去,小鹏居然重焕生机了,12 月交付量逼近 4W,1 月当了国产新势力第一,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之前的何小鹏,长得老实,又不懂业务,那是被骗得够呛。
比如和大众合作前,和人家 CEO 友好吃饭交流,两人一番把酒言欢后,大众 CEO 都忍不住了说," 你们车很好,但价格偏高,原因是这个部件贵了 25%,那个部分贵了百分之十几。"
另一个案例是,在王凤英还没入职时就和何小鹏指出:" 你们的钢成本有问题,比同行贵很多。"
那为了搞明白这个事情,何小鹏硬生生花了 9 个月才处理好,最后发现,是那一条链路的人都在合伙骗何小鹏。
所以你能理解小鹏差点因为内部问题给整没了吧?
说来说去,核心原因就是何小鹏不懂业务,也不亲自管。
其实这也和何小鹏本身性格相关,比如在 UC 浏览器创业时,就明确了自己擅长和兴趣在于产品和技术,所以就把 CEO 的角色给了别人,原因也很任性:我不擅长也没有兴趣管理和组织。
但是出来混,那总是要学会的。在小鹏重创之际,何小鹏就给雷军打电话诉苦,没想到,雷总也很直接点出,小鹏最大的问题是," 你只想做董事长,不想做 CEO。"
种种刺激之下,何小鹏变了,从爱看网文,吐槽对手太努力的老板,也成了工作狂热者,一周工作六天半!现在的他不仅要管技术,还要管人、管钱、管事!
管人方面,吃亏多了的何小鹏认为,CEO 不能做好人。
在发现公司问题核心在高管的时候,2023 年一年干掉了 10 个高管,用他的话说,原来财报上的 12 位核心高管只剩 2 位。
同时花了非常大的精力挖掘新的骨干力量,也引入了一批新的核心团队,重新构造了整个组织的骨干体系。
他也从不爱说话,到积极和员工交流,甚至是基层员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去了解一个部门的真实情况。
管钱主要体现在生存哲学的变化,企业要先赚钱,才能花钱。
首先在采购方面管得非常细,吃过亏的都懂!
其次在技术上做创新,用低成本做到较高的质量。
最后规模地卖车保证有钱挣。
事实上这是十分有效的,P7 的研发费用高达 20 多亿,但 P7+ 只花了几个亿。
管事则太多了,比如小到如何提高开会效率。
为了让部门开会效率提升,何小鹏甚至会写一个 OKR,统计会议时间,统计之后,让人事去谈,谈不动的话业务主管再谈,另外派人去旁听,开那么久的会到底是在干啥。大到产品从技术产品向用户产品转变,怎么保持住自己的技术优势,以及接下来小鹏的发展史路线。
谁也没想到,何小鹏曾经最抗拒的管理和组织居然在这两年成了他最重要的事情。
在何小鹏积极推进一系列组织调整的过程中,成效正在逐渐显现。此前 G6 成为了市场上的小爆款,两款新车 MONA M03 和 P7+ 也用实实在在的销量证明了自己的竞争力。
只是小鹏这个蜕变不是半年,而是经历了漫长的爬坡。而且在企业经历过生死危机之后,何小鹏显得更加理性,即便目前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何小鹏在采访表示:现在小鹏只是从 ICU 往外走的路上。
只是,这一次,何小鹏是带着 " 杀气 " 冲回来了,除了对技术和产品能够侃侃而谈,在管理上也更加自信和深刻的洞察,而更全能的何小鹏,也带来了不一样的小鹏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