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提供「纤维+」解决方案,「益生纤」想要助力食品企业降本增效,欢迎阅读。
文 | 姚兰
谈论饮食,「健康化」是一个确定的趋势。继代餐奶昔、燕麦奶、椰子水、植物基、赤藓糖醇等新品类、新原料爆火后,谁有潜力成为下一个消费更新原料新概念?
因能促进肠道蠕动、控糖降脂,膳食纤维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部分营养学界人士将其补充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及水并列。
在传统定义的膳食纤维家族中,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其中纤维素称得上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材料,来源与应用场景广泛,全球市场快速增长。据 Grand View Research,2022 年全球食品级纤维素市场规模超过 200 亿美元。
纤维素是美国 FDA 认证的营养强化剂,具备「清洁标签」的特征。作为安全又经济的健康配料,它在供应链端与用户端均体现出了价值。以其在肉肠和西式火腿中的应用为例,不仅能帮助工厂提高出品率、降低成本以及延长货架期,还能增强产品的口感咀嚼性,帮助用户补充膳食纤维。
在欧美和日本,纤维素的应用已经超过 60 年,而中国直至 2016 年才逐步发展出食品级纤维素市场。在「健康化」和「降本增效」两大趋势下,中国食品加工业只有从原料更新和技术突破入手,才有机会实现转型更新。
36 氪最近关注到的上海同化益生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益生纤」),于 2018 年获批中国首张纤维素食品生产许可资质,是唯一参与国标修订的中国企业。依托团队十余年纤维素研发量产应用经验,「益生纤」致力于提供包含产品开发、供应链技术改进、市场宣传等在内的食品级纤维素解决方案。
此前,「益生纤」曾获得险峰 K2VC 和德迅投资的投资。据 36 氪了解,公司新一轮融资即将启动,由唯真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创始人兼 CEO 张楠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从 2009 年起从事植物纤维研究,持有超过 30 项发明专利;曾创立同化新材料,从 0 到 1 搭建销售体系,带领团队开发超过 10 家上市公司以及超过 30 家行业龙头客户;从 2018 年起探索食品级纤维素商业化路径。其他核心成员均来自知名高校,在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战略规划等方面经验丰富。
得益于底层植物数据库的搭建,「益生纤」可持续提供匹配客户多元化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该植物数据库由原料库和工艺库构成,依据品种、密度、水分、颜色、灰份、溶出物、价格、产地、加工工艺、纤维含量等指标,「益生纤」为纤维素这一难以标准化的物质建立了产品标准体系,这是实现纤维素商业化应用的前提。
纤维素取材于天然植物资源,来源广泛
从技术壁垒看,「益生纤」自创立之初便自主研发生产设备,并在设备改造过程中不断优化工艺流程。针对纤维质物料难加工的特性,定制切、削、碾、磨、起纤、开纤、粉碎等机械加工单元,配合压差、温度、水分等工艺条件调控,可做到精准控制微观形态及尺寸,满足特定应用需求。此外,公司掌握独家生产工艺,目前拥有两大自研工艺——纯化和微原纤化,其纤维素纯度高于国标,吸水性、保水性、可及度、稳定性等性能均有所提升。
「益生纤」采取 B 端为主、C 端为辅的市场策略:
先来看 B 端业务,公司从加工助剂市场切入,主要合作有技术更新、降本增效需求的传统头部企业,比如亚洲最大水饮企业、全球最大亲水性胶体公司、国际知名粮油企业、全球前十的香精香料公司等等,以此构建造血能力。
助滤剂是一种用来提高过滤分离效率的物质,是涉及液体生产的食品行业所需要的加工助剂。现阶段,国内普遍使用矿物助滤剂,包括硅藻士、珍珠岩、活性炭等,而「益生纤」作为植物纤维助滤技术国内原创团队,以植物纤维作为替代方案,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减排的同时,可使综合成本降低 5%~10%。
「团队一直在做翻译的事情。」在张楠看来,用技术的方式帮助客户开发纤维素产品,难点在于如何将客户对产品的具体需求对应到公司的品控指标。市场分散,企业个性化需求明显,「益生纤」正在提升提供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的能力,如此在遇到依靠成本取胜的其他玩家时,才能表现出竞争优势,而这也是真正扎进食品行业的重要表现。「最终,我们想要实现食品全产业链的提质降本。」
在加工功能之外,纤维素还具备营养功能。以「服务每张家庭餐桌,补充每日纤维缺口」为公司愿景,通过合作新锐消费品牌以及传统消费品牌,「益生纤」开发出了高纤面包、高纤面条、高纤茶饮、高纤零食、纤维素保健品、高纤特医食品、高纤固体饮料等纤维素产品,这些新品类都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食品健康化」的诉求。
从纤维素的应用方向看,「益生纤」主要发力烘焙、肉制品以及乳制品三个领網域,希望分别形成自身的「纤维 +」解决方案。据官方介绍,公司已建成中式面点应用实验室、调理肉制品与中式菜肴应用实验室、乳制品水饮应用实验室,并联合中国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纤维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基础研究与市场转化方面均颇具成果。
在这三种场景下,纤维素的应用都使得产品口感更佳,且出品更加稳定。「我是重度烘焙消费者,这项目算二次创业。」张楠告诉 36 氪,相较于最早进入的工业领網域,食品级纤维素行业的天花板更高,且对于技术的要求更加细致和个性化。「吃了自己团队做出来的产品,还是蛮有成就感的(笑)。」
再以纤维素在免浆鱼片中的应用为例,它能改善解冻后鱼片脱浆的情况,鱼肉煮熟之后口感咀嚼性更佳。张楠强调,「健康化」只是「益生纤」向客户附赠的价值,实际上打动客户的仍然是产品功效。在当下阶段,相比于「健康食品」,国人更容易接受「食品的健康化」,即在保证产品好吃的前提下,做更温和的健康化调整。
谈及 C 端业务,公司推出了健康食品品牌「高纤植造局」,该品牌意在展示纤维素产品形态,并在一些渠道测试后给到 B 端客户真实的销量反馈。目前,品牌上市产品有五款,分别是高纤南瓜挂面、高纤紫薯挂面、高纤西兰花挂面、高纤维黑全麦馒头和高纤维玉米脆,已登陆部分线上和线下渠道。
高纤植造局产品
从事植物纤维研究十年有余,张楠认为「益生纤」在基础研发部分已有一定沉淀,可以稳定供应呈现最佳状态的纤维素产品,未来规划主要有三点:
第一,在产品侧,除了继续推出更多来源于天然植物的纤维素产品(比如高纯粮谷纤维和天然果蔬纤维),还要研发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复合植物细胞壁纤维」产品系列;
第二,探索多元「纤维 +」应用技术,比如加工复配工艺,以此提高产品解决方案的完整性与有效性,服务 B 端客户做降本增效;
第三,完善临床测试,提供健康数据支持,助力提升国人对纤维素营养强化功能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