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现代牧业深受“夹板气”,欢迎阅读。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句老话用在现代牧业身上,极为贴切。
日前,公司披露盈利预警,净利润大幅减少,创近 5 年来新低。
2023 年,饲喂成本居高不下,原料奶价格一直处于下行区间,牧场企业苦受 " 夹板气 ",经营普遍困难。
现代牧业想了很多办法,试图削弱原料奶业务带来的风险,新开拓出饲料业务、草业及数智平台等,预计去年全年收入 33 亿元,同比增长 40%。但这些新业务,还远不能为公司撑起新的一片天。
业绩持续下行
过去的 2023 年,对牧场企业极不友好,原料奶价格持续下行,饲喂成本上扬,行业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乐观。
2 月 16 日,现代牧业(01117.HK)披露盈利警告,预期 2023 年将录得净利润介乎 1.60 亿元至 2.00 亿元之间,同比减少约 66% 至 72%。录得现金 EBITDA 介乎 24 亿元至 25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 9% 至 12%。
这不是一份合格的答卷。去年以来,原料奶过剩的趋势席卷,让这家牧场头部企业难堪重负。
从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影响业绩的原因主要来自两大方面:
一是,乳牛公平值变动减乳牛销售成本产生的亏损增加。这主要牛肉和原料奶售价下降等因素所致,仅此一项亏损,就较上年增加 2.6 亿元至 3.2 亿元;
另一方面,大宗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国内原料奶市场售价下行,导致公司原料奶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减少约 3 个百分点,毛利额减少约 2.2 亿元至 3 亿元(同比减少 7% 至 10%)。
事实上,2023 年并非现代牧业首次业绩惨降。2022 年,公司就已出现增收难增利,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73.7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4.79%。
公司盈利能力已是一年不如一年。2019 年至 2022 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1 亿元、7.70 亿元、10.19 亿元和 5.63 亿元。
原料奶不好卖了
现代牧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原料奶,常年占公司收入的 8 成以上。
原料奶的价格和饲喂成本,以及乳制品消费市场,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公司的经营。
一旦奶价下行,饲喂成本上行,会直接影响公司收入;而下游消费需求的降低,乳制品企业也会相应减少对原料奶的采购,也会直接影响价格。
这种 " 夹板气 ",现代牧业在去年有深切体会,这种状况至今仍未缓解。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3 年 1 月第一周,国内 10 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均价 4.12 元 / 公斤,2024 年同期均价为的 3.66 元 / 公斤,同比下降 11.2%。
奶价持续走低,牧场企业的饲喂成本却在上涨。据公开数据,2023 年上半年,国内豆粕和玉米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均价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4.8% 和 1.4%。
不过,自去年 9 月以来,有所回落。今年 1 月,豆粕月平均价 4.17 元 / 公斤、玉米 2.71 元 / 公斤,同比分别下降 16.4% 和 10.5%。如果延续这种趋势,今年将大幅降低牧场企业的成本压力。
但乳制品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加之奶源产能过剩,是现代牧业们无法突破的难题。
2023 年,国内原料奶价格触底,但总产量突破 4000 万吨至 4197 万吨,同比增长 6.7%。国内自 2014 年后开启牧场扩张大战,当时有多乐观,如今,就有多悲剧。
2022 年,国内液态奶消费市场规模迎来近 8 年首降,降幅为 8%,去年未能迎来明显增长。
现代牧业只得向另一个方向突围。在原料奶业务之外,开拓饲料、数智平台及草业等新业务,公司预计 2023 年新业务录得收入约 33 亿元,同比增长约 40%。
抱紧蒙牛大腿
现代牧业所生产的原料奶,绝大部分都直接供应给了蒙牛。
2020 年至 2022 年及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原料奶收入分别为 60.2 亿元、70 亿元、99.45 亿元及 50.44 亿元,蒙牛为其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 80%、85.4%、92.5% 和 92.86%。
抱上蒙牛的大腿,现代牧业好比吃了一颗定心丸。更重要的是,二者有着深厚的渊源。
2005 年,蒙牛前副董事长邓九强在安徽创立现代牧业的前身领先牧业,同时,有着乳业铁娘子之称的高丽娜加入,二人联手率先在蚌埠建设国内最大的万头牧场,开启中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先河。公司于 2010 年登陆港股。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一直与蒙牛有着较亲密的关系。2008 年,双方达成 10 年战略合作,现代牧业成为蒙牛的原料奶供应商。
谁知,2016 年双方心生嫌隙。当年上半年,现代牧业出现上市以来首亏,时任总裁高丽娜开炮直指蒙牛未按合同收购,是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
2017 年,蒙牛斥资 18.73 亿港元增持现代牧业,并成为其控股股东。截至 2023 年 6 月,蒙牛持有现代牧业 56.36% 股权。
随着 2021 年高丽娜退休,公司正式进入职业经理人时代,目前 10 位董事会成员,有 4 位出自蒙牛。
公司现任董事长赵杰军,同时任蒙牛副总裁,负责奶源及牧业产业链业务;非执行董事陈易一,为蒙牛副总裁,负责战略和投资管理;另一董事张平,现任蒙牛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现任执行董事兼总裁孙玉刚,2002 年加入蒙牛,先后在蒙牛及多家企业任职。
在现代牧业,蒙牛系掌握着强大话语权,一方面当然是要稳定原料奶供应,更重要的是,要带领这家企业,走出这场绵延不断的阴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