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山姆、星巴克都卷进直播间,中高端品牌也感受寒气,欢迎阅读。
中高端品牌感受寒气
" 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 一些大学生将军大衣带上了热搜,他们用行动证明消费市场性价比才是王道,让军大衣重新风靡了市场。目前 " 军大衣 " 已登上某网购平台热搜 TOP1,热度超过 730 万,本周增速达 13%,相关宝贝数量超过 3000 件。
如果说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消费多元化变化快的特点,那不如看看前段时间 " 两块钱羽绒服 " 以及 "5.9 粉底液 " 的热搜,看似离谱的消费要求,本质是经济大环境变差打工人实在没有 " 余粮了 "。
这不,一向 " 不食人间烟火 " 的中高端品牌,山姆和星巴克也卷进了直播间。在星巴克的抖音直播间里,两位主播站在绿色背景板前扯着嗓子介绍着售价 249 元的星巴克经典 10 杯囤囤卡。星巴克也参与了天猫双 11 直播,根据天猫官方透露的数据,10 月 24 日天猫双 11 预售正式开启,星巴克直播间 30 分钟破去年双 11 全周期纪录。
当然活动并非是最近才有,从 2021 年后半段开始,星巴克就开始尝试推出不同优惠程度的优惠年益卡,一般以大单量为主,到了 2022 年开始集中发力直播电商业务。今年不止有各种年卡,并且开始推折扣力度更大的单杯优惠最低优惠至 19.9 元,在平台直播间里也会悄悄开始发起了各种产品的优惠券。
有 " 星粉 " 总结出规律,基本是一个平台的活动结束后,就会在下一个平台推出。从这些活动合作可以看到,星巴克并不是没有加入咖啡低价战的想法,而是悄悄地,不敢张扬,以大家看到、秒杀的形式加入了。
其中,FILA、欧莱雅、雅诗兰黛的淘宝店播都增加了开播时长,他们也是这次双 11 在各自垂类里最快破亿的那批品牌。FILA 日播 12 小时起步,大促期间还采取连播 25 小时的 " 日不落 " 播出模式。为了流量的扩大,大部分品牌的店播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即使在同一个平台,也有官方旗舰店、福利社店、垂类精选店等多个矩阵号設定。
目前山姆会员店主要是以矩阵号的方式,比如旗舰店、代购品牌店、精选店等。除了提供一些满减券,最低包邮低至 49 元,也不再需要会员,同样可以享受会员服务的 " 极速达 "。为了扩大流量,往往会采取 " 长时段轮播模式 ",直播间也不仅仅作为发放优惠券的地方,也作为深耕私網域流量的渠道。
艾瑞数据显示,2023 年企业自播的成交额占比将达 49.8%,与达人直播各占半壁江山。去年同期,李佳琦的直播销售额占 " 双 11" 总销售额近三分之一,而今年这一比例也下降到四分之一左右。店播的火热代表着直播逐渐回归到电商本质,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精打细算的品牌才能活下来
中高端品牌价格是维持品牌调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没有几家高端品牌会主动降价打入下沉市场。
星巴克财报显示:在中国市场,其第四季度收入 8.40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同店销售额增长 5%,同店交易量增长 8%。从 2023 财年全年来看,全年收入 3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同店销售额增长 2%。
但是在四季度的财报中,平均客单价同比下滑 3%。销售量、交易量双涨,客单下滑,引发了不少网友和媒体的猜测," 这是否意味着买星巴克的人变多了,但人们花费的钱变少了?"
这样的质疑也并非没有道理,虽然星巴克不愿意直接降价换量,但仍然在积极通过直播等渠道扩大优惠力度和范围。高端化的客群还是要维护的,但拉新冲量也是必要的目标,高端客户往往不太会蹲在直播间抢优惠券,所以直播间本身已经做了用户区分,也算是最大程度做到了两边不得罪。
但今年是 " 咖啡热大年 ",在大品牌拓店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低线市场的咖啡馆渗透率,同时也扩大了现磨咖啡的市场兼具 " 平价易得 " 的心智传播。今年如火如荼的价格竞争,则让现磨咖啡的价格呈现出来 "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 的景象,在瑞幸咖啡周年庆推出 9.9 元喝咖啡之后,其余咖啡品牌也推出了降价的优惠措施,将咖啡的价格卖到 8.8 元一杯,9.9 元两杯甚至更低。
对于星巴克咖啡的好坏见仁见智,但以前 " 现磨 "" 高端咖啡豆 " 的标签如果被抢走,那品牌压力就会非常大了。恐怕以后星巴克 " 仅限直播间优惠 " 的窗户纸也该捅破了,降价并不丢人,降价没销量才尴尬。
2019 年良品铺子毅然决然地走上一条与量贩零食店不同的道路:发力高品质零食。良品铺子 CEO 杨银芬说,他们当时地判断是:" 直接吃进肚子里的东西,相信大家都想吃点好的。"
但杨银芬今年却选择第一刀砍向了价格。11 月 27 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宣布实施 17 年来首次最大规模降价,300 款产品平均降价 22%,最高降幅 45%。有员工质疑公司这样做是不是太激进,杨银芬在公开信中回应," 现在已经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
杨银芬在跟虎嗅的交流中表示,她把良品铺子的 " 难 ",归因于 " 三浪叠加 ":一是,消费大环境的变化;二是,行业内部量贩零食店正在线下 " 围攻 ",三是,内部滋生了一些大企业病,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反应太慢。杨银芬之所以强调 " 三浪叠加 ",是因为,如果这三股浪单独袭来,或许对良品铺子这样的体量来说,短期内都只是 " 皮外伤 "。可现在,三股浪叠加在一起,让良品铺子有些措手不及。
良品铺子遇到的问题,其实是消费行业目前的普遍情况,整体市场收缩竞争对手增多市场变化较快。三季度,肯德基与必胜客的客单价分别同比下滑 5% 与 9%,激烈的竞争可能导致客单价的持续下滑的原因。浦银国际表示,疫情后外卖订单占比减少、品牌主动拓宽产品价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积极扩大消费场景都造成了客单价的下滑。
当消费市场迎来 " 降本增效 "
这几年无论公司大小都在提倡 " 降本增效 ",打工人怎么能不心领神会呢?于是这股风最终也卷到了消费市场,不仅仅是 " 性价比 " 更要 " 质价比 "。
当网上出现 " 一样的味道,一样的厂家,价格却差出二三十块,不会只有你还在山姆买零食吧 " 的帖子,网友关注的目光,自然落到了 1688 上。在山姆渠道售价 690 元的奥克斯家用大吸尘器,1688 严选上的 " 山姆供应商 " 产品价格是 69 元,低至 1 折。而山姆渠道单价 42.75 元的 24 骨全自动雨伞,在 1688 严选上只需要 8.55 元,目前月销已经超过两万。
数据显示,在 1688 的买家里,25 至 30 岁的 Z 世代占比为 48.8%,30 至 35 岁的新中产则占到了 44.9%。当年轻人和新中产都在拥抱 1688," 帮助拼多多冲业绩 ",电商们是时候应该明白便宜不一定销量好,但不便宜肯定会遭到 " 背刺 "。躺着赚渠道钱的生意固然爽,但商家和消费者都得罪的生意也难以长久。
大洋彼岸的美国,同样迎来 " 降本增效 "。美国电商研究机构 Adobe 分析发布的数据显示," 黑色星期五 "(11 月 24 日)这一天,美国购物者在网上花费了创纪录的 98 亿美元,较去年增长 7.5%,高于此前预计的 96 亿美元。
" 黑五 " 的数据虽然还不错,但背后却是消费降价商家们实打实的大降价。美国消费者今年的花钱速度与过去几年不同,彼时消费者一度在假期 " 大肆挥霍 ",如今 " 剁手 " 能力已经显著放缓。Salesforce 预计,今年 11 月和 12 月美国线上销售将同比增长 1%,这将是至少五年来的最低增速。Adobe 预计,未来两个月美国线上购物额同比增长 4.8%,虽然增速高于去年,但远低于疫情暴发前 13% 的年均增速。万事达卡也预计,美国今年线上和实体店零售额将比去年增长 3.7%,回到了疫情前的增速。
当然消费降价也会创造一些机会,Temu、Shein、TikTok 目前在美国市场大杀四方正是吃到了这波降价需求红利,不过萎缩的市场再做到极致性价比也很难长期健康运营下去。
根据笔者对一些读者和身边朋友的调研,现在大家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不是不想消费而是不能消费。
比如以前网购只用某东,现在会在拼夕夕货比三家后,挑最便宜的;以前买衣服和鞋子都去商场买品牌的,现在改成网上买非品牌的同款;用了几年的手机摔坏了,本想趁机换个新的,后来想了想,还是花几百元修了下,继续用。
还有今年每个月的收入比前两年少,这是实打实大部分人最有感知的事。特别是房价的下降,股市的下跌,纸面上的资产也缩水不少。赚得少了、资产缩水了,自然就想着节流,花得少些。
所以消费者普遍对于价格更加敏感就成为当下再正常不过的事,商家们要学会适应不能反过来指责 " 工作这些年有没有努力,怎么就买不起 "。如今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所有人都要学会适应在下一次起风时积攒足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