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游戏经验:触乐夜话:好作品就应该越来越多,欢迎阅读。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我支持蜘蛛侠!(图 / 小罗)
上周末我去看了《蜘蛛侠:纵横宇宙》。走进电影院之前,我的心态有一点矛盾:一方面,为了不被任何评论、分析和剧透影响,我事先没有做一点儿功课,连预告片都没看;另一方面,由于上一部《蜘蛛侠:平行宇宙》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我很难控制自己内心深处的期待值,明明知道 " 期待越高,失望可能越大 ",但不管怎样,它总得对得起 IMAX 票钱吧。
强烈推荐!
这种矛盾的心态也为我带来了两种结果。好的那面是,电影确实非常精彩,精彩到我在走出电影院之后想要马上再看一遍的程度。坏的那面则是,我在影片末尾出现 "To be continued" 字样时大吃一惊,一想到还要大半年才能看到续集(续集预计明年 3 月底上映),就忍不住抓心挠肝。
不仅如此,为了完整观看演职人员名单,我还忍受了一整首与电影氛围格格不入,甚至听不清唱了什么词儿的片尾曲(片尾曲结束后没有彩蛋),有种吃了只苍蝇又不能吐出来的恶心。同去的朋友安慰我说,也还好了,至少比起那个需要赛博跨火盆的瘟神,相对好吧。但说实在的,这份安慰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反而让我们感慨,要看点儿真正的好东西,怎么就那么难。
影片自身配乐还是非常优秀的,我在刚散场时就迫不及待地把原声音乐加入播放列表
言归正传,《蜘蛛侠:纵横宇宙》是毋庸置疑的好作品。套用网友称赞它时最常见的那句话," 即使把期待拉满,它还是超乎你的期待 "。
对我来说,最先喜欢上的是片中挥洒自如的美术风格,在看到片头几个场景时,可能还会有点担心制作人员把那些相当随意,甚至还带着草图痕迹的画面(当然,我相信这只是他们的风格)放在 IMAX 银幕上会不会太强调个性,但很快我就不再有这种疑问——这种 " 我们就是认为这样的风格很好,想让所有人看到,相信大家也会喜欢 " 的自信本身实在是太棒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影片质量也对得起这份自信。
必不可少的玩梗环节
除了美术之外,电影中值得一提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与平行宇宙这个主题相当契合的剧情——它也许没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 Bug,但仅就电影本身来说,该照顾到的地方基本上都照顾到了。又如新登场的几位蜘蛛侠——尤其是霍比,酷到没朋友!再如索尼想方设法塞进去的 2002 年版《蜘蛛侠》和 2012 年版《惊奇蜘蛛侠》的镜头,既合情合理,又传达出了索尼对 " 蜘蛛侠 " 这个 IP 的执念……
说到 IP 改编,今年还没过半,游戏、漫画改编的电影就已经上映了不少。两个月前,我还认为《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是今年最好的游戏改编电影。看过《蜘蛛侠:纵横宇宙》后,我的评价虽不至于完全修改——毕竟 " 蜘蛛侠 " 原作不是游戏——却也很难不在它们之间做个比较。如果说 " 马力欧大电影 " 是在 90 分钟里一口气唤起不同年龄层观众对 " 马力欧 " 系列的情怀,为此不惜削弱剧情、避免让故事抢情怀的戏," 纵横宇宙 " 则更像是一场彻底抒发感情和情怀的嘉年华,透着一种想让大家看得开心,同时又有点小炫技的气质。
怎一个酷字了得
这两种风格本身没有什么高下之分,顶多让人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电影和游戏两种介质的不同。
电影 " 纵横宇宙 " 的美术与镜头语言几乎无可挑剔," 蜘蛛侠 " 改编游戏却大多采取中规中矩的动作冒险类型,或许会再加上个开放世界元素。有任天堂当后盾的 " 马力欧 " 在游戏创意上总能让人叹为观止,电影反而做得相当谨慎——据说任天堂近些年在 IP 改编作品上都要自己搞监修,有时甚至会让人吐槽 " 事儿真多 ",或许这正是 " 马力欧大电影 " 情怀大于影片自身的原因。但也有可能是任天堂被多年以前那个真人版坑怕了,宁愿保守点儿,也不能搞个太离谱的东西出来……
电影主角也有自己担纲的游戏《漫威蜘蛛侠:迈尔斯 · 莫拉莱斯》,总体评价还不错,但也因为流程太短、内容不够充实而被玩家批评
不过,也许是我的错觉,进入 2023 年之后,我们能在电影院里看到的好片子、各个平台上玩到的好游戏越来越多了。考虑到电影和游戏的制作周期,我们现在看到、玩到的好作品大多数应该都是前几年 " 蛰伏 " 后的产物。用个俗套的比喻,就像休眠了一冬的动植物在春天恢复生机,它们给人带来的快乐是实实在在的,甚至能让人忘掉一点儿有多少原本优秀的作品冻死在冬天里的事实。
作为观众和玩家,我当然希望环境保持在一个相对宜人的状态,但假如保持不了,我能做的也只有尽量享受当下的好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