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觸樂夜話:好作品就應該越來越多,歡迎閲讀。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我支持蜘蛛俠!(圖 / 小羅)
上周末我去看了《蜘蛛俠:縱橫宇宙》。走進電影院之前,我的心态有一點矛盾:一方面,為了不被任何評論、分析和劇透影響,我事先沒有做一點兒功課,連預告片都沒看;另一方面,由于上一部《蜘蛛俠:平行宇宙》給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我很難控制自己内心深處的期待值,明明知道 " 期待越高,失望可能越大 ",但不管怎樣,它總得對得起 IMAX 票錢吧。
強烈推薦!
這種矛盾的心态也為我帶來了兩種結果。好的那面是,電影确實非常精彩,精彩到我在走出電影院之後想要馬上再看一遍的程度。壞的那面則是,我在影片末尾出現 "To be continued" 字樣時大吃一驚,一想到還要大半年才能看到續集(續集預計明年 3 月底上映),就忍不住抓心撓肝。
不僅如此,為了完整觀看演職人員名單,我還忍受了一整首與電影氛圍格格不入,甚至聽不清唱了什麼詞兒的片尾曲(片尾曲結束後沒有彩蛋),有種吃了只蒼蠅又不能吐出來的惡心。同去的朋友安慰我説,也還好了,至少比起那個需要賽博跨火盆的瘟神,相對好吧。但説實在的,這份安慰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反而讓我們感慨,要看點兒真正的好東西,怎麼就那麼難。
影片自身配樂還是非常優秀的,我在剛散場時就迫不及待地把原聲音樂加入播放列表
言歸正傳,《蜘蛛俠:縱橫宇宙》是毋庸置疑的好作品。套用網友稱贊它時最常見的那句話," 即使把期待拉滿,它還是超乎你的期待 "。
對我來説,最先喜歡上的是片中揮灑自如的美術風格,在看到片頭幾個場景時,可能還會有點擔心制作人員把那些相當随意,甚至還帶着草圖痕迹的畫面(當然,我相信這只是他們的風格)放在 IMAX 銀幕上會不會太強調個性,但很快我就不再有這種疑問——這種 " 我們就是認為這樣的風格很好,想讓所有人看到,相信大家也會喜歡 " 的自信本身實在是太棒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影片質量也對得起這份自信。
必不可少的玩梗環節
除了美術之外,電影中值得一提的内容還有很多,比如與平行宇宙這個主題相當契合的劇情——它也許沒法讓所有人都喜歡,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 Bug,但僅就電影本身來説,該照顧到的地方基本上都照顧到了。又如新登場的幾位蜘蛛俠——尤其是霍比,酷到沒朋友!再如索尼想方設法塞進去的 2002 年版《蜘蛛俠》和 2012 年版《驚奇蜘蛛俠》的鏡頭,既合情合理,又傳達出了索尼對 " 蜘蛛俠 " 這個 IP 的執念……
説到 IP 改編,今年還沒過半,遊戲、漫畫改編的電影就已經上映了不少。兩個月前,我還認為《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是今年最好的遊戲改編電影。看過《蜘蛛俠:縱橫宇宙》後,我的評價雖不至于完全修改——畢竟 " 蜘蛛俠 " 原作不是遊戲——卻也很難不在它們之間做個比較。如果説 " 馬力歐大電影 " 是在 90 分鍾裏一口氣喚起不同年齡層觀眾對 " 馬力歐 " 系列的情懷,為此不惜削弱劇情、避免讓故事搶情懷的戲," 縱橫宇宙 " 則更像是一場徹底抒發感情和情懷的嘉年華,透着一種想讓大家看得開心,同時又有點小炫技的氣質。
怎一個酷字了得
這兩種風格本身沒有什麼高下之分,頂多讓人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電影和遊戲兩種介質的不同。
電影 " 縱橫宇宙 " 的美術與鏡頭語言幾乎無可挑剔," 蜘蛛俠 " 改編遊戲卻大多采取中規中矩的動作冒險類型,或許會再加上個開放世界元素。有任天堂當後盾的 " 馬力歐 " 在遊戲創意上總能讓人嘆為觀止,電影反而做得相當謹慎——據説任天堂近些年在 IP 改編作品上都要自己搞監修,有時甚至會讓人吐槽 " 事兒真多 ",或許這正是 " 馬力歐大電影 " 情懷大于影片自身的原因。但也有可能是任天堂被多年以前那個真人版坑怕了,寧願保守點兒,也不能搞個太離譜的東西出來……
電影主角也有自己擔綱的遊戲《漫威蜘蛛俠:邁爾斯 · 莫拉萊斯》,總體評價還不錯,但也因為流程太短、内容不夠充實而被玩家批評
不過,也許是我的錯覺,進入 2023 年之後,我們能在電影院裏看到的好片子、各個平台上玩到的好遊戲越來越多了。考慮到電影和遊戲的制作周期,我們現在看到、玩到的好作品大多數應該都是前幾年 " 蟄伏 " 後的產物。用個俗套的比喻,就像休眠了一冬的動植物在春天恢復生機,它們給人帶來的快樂是實實在在的,甚至能讓人忘掉一點兒有多少原本優秀的作品凍死在冬天裏的事實。
作為觀眾和玩家,我當然希望環境保持在一個相對宜人的狀态,但假如保持不了,我能做的也只有盡量享受當下的好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