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苏宁易购,劫后余生,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丨数科社,作者丨林木
经历了长达近两年的挣扎求生,苏宁易购终于暂离了悬崖边缘。
7 月 14 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的 2023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二季度公司核心家电 3C 业务实现盈利,同时,上半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 15-20 亿元,同比减亏 27.03% — 45.27%。
总的来看,其造血能力正在逐渐恢复,净亏损也有明显收窄趋势,释放出了逐步脱身泥潭的信号。然而,这张成绩单似乎并未激起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本周一,苏宁易购收盘于 1.97 元,相比上一个交易日下跌 1.99%。
去年,这一曾经的零售业巨头因连续三年巨亏正式 " 戴帽 ",沦为 "ST 易购 ",股价直逼一元红线。下半年,市场一度传来苏宁易购破产风闻,后者迅速辟谣澄清,但不久后就曝出,苏宁 " 少东家 " 张康阳被建行全球追债的消息。
到了今年,一直谋求各种路径辗转求生的苏宁易购可谓是大难不死,但接下来等待它的将是漫长的疗伤之路。
01 走出泥潭
事实上,早在去年上半年苏宁易购的业绩就已显现出止血的迹象。
2022 年上半年,苏宁易购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增长至 8.59 亿元,其中一季度 EBITDA 2.6 亿元、二季度 EBITDA 为 5.99 亿元,这一比净利润更能反映企业核心业务的造血能力的指标持续增厚。彼时,其线下家电 3C 家居生活专业店已实现经营利润盈利,归母净利润也开始不断减亏。
然而,放在其全年的财务报表中就称不上奇迹了。财报显示,苏宁易购在 2022 财年营收为 713.7 亿元,较上年减少 48.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2.2 亿元,较 2021 年减亏高达 62.5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录得 -190.9 亿元,较 2021 年减亏 57.27%。
不难看出,这种好转的苗头是它牺牲了近一半的营收换来的。而从 2020 年开始,苏宁易购的营收业绩持续锐减,直到 2022 年底,已跌破千亿营收,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仍处于 6.3 亿元的负值状态。
2021 年无疑是苏宁易购三十年发展历程中的至暗时刻,这一年在营收大幅缩水近半的背景下,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却比上一年扩大了 10 倍,巨亏 432 亿。
伴随着业绩异动而来的是资本市场不断传出的坏消息。
2021 年 6 月 2 日,苏宁易购宣布将以 5.2 亿股无限售流通股份换得江苏国资 32 亿元的 " 救火钱 ",前提是和张近东签订《回购協定》,次年 4 月需以回购的形式还款。但一周多后,张近东本人 5.4 亿股份却被司法冻结,为期 3 年。
同年 7 月 5 日,原本于 2 月底宣布的与深国资谈拢的共计 148 亿元的发行股份收购案被后者叫停,最终作出了终止收购决定。苏宁易购似乎更早收到了风声,当天晚上就连发多条公告称,拟将 16.96% 的股份转让至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将获得 88.25 亿元的纾困资金。
虽然找到了代替的 " 白衣骑士 ",但在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苏宁易购也陷入了一个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外界将此解读为,苏宁张近东时代的落幕。
在不少业内人士当时看来,深国资的最终决断一点都不意外,其中最大的原因或在于苏宁易购资金上的窟窿太大了。
除了吊诡激增的业绩亏损天坑外,苏宁易购 2021 年的总负债高达 1397.09 亿元,资产负债率 81.8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 41.62 亿元。2022 年末,其负债总额仍为 1248.34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89.22%,较上年末增加了 7.39 个百分点。
而在财报中,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出具的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苏宁易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38.67 亿元。此外,苏宁易购部分应付款项共约人民币 328.41 亿元亦已逾期未支付。
直到今年一季度,苏宁易购才真正表现出了走出泥潭的势头。在其营收 18% 的同期缩减下,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却分别收获了 90% 和 58% 的止损,同时现金流亦增长明显。在不断瘦身之余,抗压能力终于稍有提升。
02 壮士断腕
7 月初,昆明的家乐福世纪广场店和广福店先后发布了闭店公告。其中,位于市中心南屏街的世纪广场店是家乐福在昆明的首店,开业于 2002 年,至今已营业 21 年。
这是家福乐今年来在昆明关闭的第 9 家门店。自从今年 2 月世纪金源店因拖欠场地租金、空调费及物业费被要求撤店后,昆明的家乐福门店就如多米骨牌般陆续倒下。
据当地居民反映,从去年开始就发现部分家乐福店面货架空空如也,倒闭的传言散开后,门店从辟谣声明到宣布更新改造,从不让使用购物卡,到每月可以使用 1000 元、500 元,再到只能使用 20%,最后直接闭店 " 跑路 "。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吐槽 " 自己的购物卡里钱还没用完,店就没了 ",有网友感慨:怎么感觉全国各地的家乐福都在倒闭中。
正如网友所言,家乐福在国内的业务正在经历一场快速的退潮。5 月以来,家乐福国内首家会员店上海成山路会员店、深圳第一家、中国第二家家乐福门店、北京家乐福马连道店等多个经营了二十余年的老店接连宣告停业。
而这场大清退的始作俑者正是曾被视为家乐福中国 " 救世主 " 的苏宁易购。
2019 年,苏宁国际以 48 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 股份,接下了这个每况愈下的 " 烫手山芋 "。本以为会是一次成就彼此的商业佳话,未曾想却是站在悬崖边上的人搭上了另一班开往悬崖边上的车——收购达成的次年黑天鹅飞起,苏宁迎来了巨额债务危机的爆发。
苏宁易购接盘后的这三年,家乐福中国一直处于亏损当中,2020-2022 年,净利润分别为 -7.95 亿元、-33.37 亿元、-20.8 亿元。还未等其在苏宁 " 零售航母 " 的大布局中发力,反而先成了日益变大的包袱。
2021 年,苏宁易购命悬一线,减轻家乐福业绩上的拖累成了必然。财报显示,2022 年家乐福中国共关闭了 58 家门店,2023 年一季度,家乐福中国闭店数量为 33 家。截至 3 月底,家乐福中国已从 2019 年的 235 家门店缩减至如今的 114 家门店,其家电 3C 家居生活专业店也从年初的 1435 家缩减至 1362 家。
近年来,家乐福中国业务瘦身调整计划也成为苏宁易购财报中屡屡提及的重要一笔。据不久前发布的半年报预告提到,今年这一计划进程加快,上半年闭店带来的次性赔偿等费用支出及商誉及长期资产减值合计净亏损为 9.5-11 亿元。
预告还披露,在不考虑汇率波动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及汇兑损失影响,以及家乐福中国的闭店损失下,上半年公司业务经营相关的利润亏损 2.5-5 亿元,同比减亏 74.70% — 87.35%。
不难看出,这一壮士断腕的做法,颇见成效。
03 日落西山
靠瘦身能止血却不能生肌,显然不足以填补苏宁易购巨大的债务窟窿,如何造血生肌成为其能否走出泥潭的关键。因此能看到,在自营门店基本面恶化的背景下,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数量却在边开边关中突破了 1 万大关。
相关资料显示,苏宁易购零售云业务于 2017 年推出,分为标准店、旗舰店、Super 店三大店面模型,主打下沉市场。零售云脱离了传统的销售模式,门店只陈设样机,先销后采,转为轻资产运营,本质上仍是做的加盟生意。
苏宁易购大力押注零售云业务的思路不难理解,相比成本投入巨大,短时间难以翻身的自营门店而言,风险共担、进退自如的加盟店更容易谋求业绩突破与增长。
今年 618 期间,苏宁易购发布的《下沉市场消费大数据》报告内容显示,全国下沉市场最强消费小镇分别是:郑州市郑庵镇、长沙乔口镇、苏州张浦镇,平台 3c 通讯产品销量亦增长显著。由此可见,下沉市场已成为其主要突破口。
在零售云加盟店加速扩张之际,苏宁易购也开始着手重启线下门店大盘。
618 前夕,苏宁易购发布 618 新店 " 城乡并进 " 计划,将在全国新开重装 550 家门店,涵盖苏宁易家广场店及旗舰店、苏宁易购城市旗舰店、购物中心店、社区店,以及县镇零售云店等多种业态。
另一方面,苏宁易购也在不断谋求线上渠道的增量。继去年双十一前夕,苏宁易购入驻美团之后,今年 5 月以来,又先后与饿了么、抖音生活、百度电商达成合作,至此已手握四大流量入口。
无论是重振线下基本盘,还是寻求线上新增量,最终目的都在于实现业绩增长,但苏宁易购眼下却不得不面对渡劫带来的 " 后遗症 "。
在小红书上,搜索 " 苏宁易购 " 关键词,不少都是关于 " 避雷 " 的吐槽笔记,数科社整理发现,吐槽内容主要集中于发货延期、货不对板、退货难、售后难等问题。黑猫投诉显示,截至 7 月 20,近 30 内苏宁易购累计投诉为 358 条,已回复 358 条,已完成 208 条。
显然,债务危机的泥潭,早已渗透了苏宁易购的供应链并予以重创。过去两年,苏宁易购面临着被多家供货商集体追债的境地,直到今年 5 月,仍有供应商书面举报苏宁易购拖欠案件严重超过法定审限。
依照苏宁易购目前的偿债能力来看,走出债务泥潭尚需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在平台上的购物体验有可能受到持续影响。
作为连锁零售业的元老级企业,苏宁易购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在于花费数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品牌印象与口碑。在十多年前,人们买电器心里的首选是去国美和苏宁买,但如今两家零售巨头头顶的光辉已在电商潮流中逐渐消散。
经历过这次大难不死,苏宁易购眼下要解决的信任危机或许比业绩增长更加重要,而在传统零售日落西山的尾声里,东山再起似乎变成了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