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称王仅6个月,陈胜就败了,被自己的司机杀死!为什么会这样?起势之后,该如何保住成果?如何才能一直成事?如何才能避免走向败亡?,欢迎阅读。
陈胜吴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泽乡起义,后来为什么败了?陈胜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本文咱们聊一聊陈胜这段经历,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多思考的问题。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你做成事之后,如何才能保住胜利的果实,如何让自己持续成事,而不是昙花一现。
陈胜的身上,对我们来说,有成事的经验,更有失败的教训。
01 称王
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起义。
接下来,他们这 900 人,很快攻下了蕲县,接着一路打下去,接连攻克了几座县城。
他们一路打到陈县的时候,已经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兵数万,可以说成为了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
陈胜他们的运气非常好,赶上陈县的郡守、县令都没在城里,只有郡丞领兵,他们很快就攻克了陈县。
拿下陈县之后,陈胜安排葛婴继续向东打,然后,他则带领一部分部队驻扎下来。
陈胜的起义军成为了陈县的新主人,当地豪杰一个一个纷纷上门拜访,他们鼓动陈胜在陈县称王。
在这个时候,昔日的魏国名士张耳、陈馀也去拜访,陈胜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还向他们咨询要不要称王。
而张耳和陈馀却劝陈胜先不要称王,因为称王的风险太大,不如扶持六国后裔,让他们在各地掀起反秦的浪潮,这样给秦廷朝树敌,而陈胜也相对来说,会更加安全。
但是,称王的诱惑在前,陈胜并没有听取张耳和陈馀的意见,而是在陈县豪杰的拥护下,在陈县称王。
02 分兵
同时,陈胜也部分采取张耳与他们的建议派几路人马前去帮他平定天下。
1,派出武臣带领一部分兵马去昔日赵国的地方,去解放赵国百姓。(张耳和陈馀随行)
2,封吴广为假王,带领一部分军队去攻打荥阳。
3,派出出魏国人周市带人去收复魏国。
还有其他的,咱们就不多说了。
结果很快出了意外,武臣带领人平定赵国之后,在张耳和陈馀的鼓动下,在赵地称王。
大丈夫生于乱世,不称王岂不是白来一遭。
接下来,武臣的小弟韩广在平定燕国之后,在燕国称王。
负责攻占地盘的葛婴立了一个叫襄疆的人为王,结果听说陈胜在陈地称王,赶忙把襄疆给杀了,然后回去亲自向陈胜赔罪,结果被陈胜砍了腦袋。
可惜,葛婴可不是一般人,陈胜早期的地盘都是葛婴统帅军队给打下来了,这么一个大功臣,居然被陈胜砍了,大家一个个兔死狐悲。
03 惨败
而周市到达魏地之后,召集了一部分兵马,几次派人回到陈县,让陈胜把魏咎放回魏地,让魏咎在魏地称王。
周市自己不敢回去,五次派使者往陈县,这才获得了陈胜的许可,把魏咎放回魏地,在魏地称王,而周市担任魏相。
陈胜感觉到自己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广招贤才。
接下,陈胜从陈县找到一个人才,周文。昔日曾经在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祖父)手下干过,说是精通兵法,于是让周文带领军队去攻打秦国。
周文一路上还是非常顺利的,一路收集人马,打到戏水的时候,已经有战车上千,士兵几十万,距离咸阳非常近了,胡亥都给吓尿了,结果周文碰上了章邯组织的刑徒大军,很快周文大败而归。
周文几十万大军跟纸老虎一样,败得那是一个稀里哗啦,几次组织反击也是无效,周文战败自刎而死,大军溃败。
04 局势失控
陈胜听说小弟武臣居然在赵国称王了,想派人攻打赵国,同时要把武臣和张耳等人的家属全部砍了。
但是,被劝住了,而是承认武臣为赵王,让武臣派兵去攻打秦国了。
但是,武臣在张耳和陈馀的劝说下,并不听陈胜的命令,而是继续攻克赵国的其他地盘,扩大他们的地盘,加强自己的战略纵深,至于燕国的韩广,陈胜更是鞭长莫急了。
这个时候的陈胜,对军队已经失控了。
而吴广带领的人马,围攻荥阳,一直没有打下来。
吴广的部下田臧、李归等人一看,章邯的秦军逼近,他们又迟迟拿不下来荥阳,很容易被人包了饺子。
于是,田臧等几个将领一合计,搞死吴广,他们自己做主,最终,吴广被杀死,人头送给了陈胜。
陈胜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田臧这几个将领的作战方略,还封田臧为令尹,由他们统军对付秦军。
结果,他们一样是不行,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再一次大败。
田臧终究还是没有挡住章邯的大军,这帮人就全部战死。
很快,溃败的军队一路逃到了陈县外围,陈胜不得不在陈地西边组织防线,甚至陈胜亲自阵前督战,在陈县西跟章邯的军队大战一场,结果大败如归,陈胜不得不逃往汝阴。
在半路上,走到城父的时候,被自己的司机庄贾杀死,而庄贾拿着陈胜的人头投靠了秦军。
这就是陈胜的下场。
陈胜仅仅称王六个月,人生就走到头了,令人唏嘘。
陈胜的败亡,有其必然因素。
比如说,实力不够,人才缺乏,专业度不够,基础不够扎实,缺少大的战略,没有盟友支持等等。
陈胜的成功有其必然因素,他的失败也有其必然因素。下一节咱们聊一聊陈胜失败的教训。
同时咱们也思考一下:一个人在起势之后,如何稳住局面?如何扩大战果?如何避免自己走向失败?如何让自己持续成事?
这是专栏第 2 节,观看更多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品读《史记》人物,领悟成事之道。
煮酒论英雄,持杯赞豪杰。
关注我,为你分享一读就上瘾的人物故事。
阅读更多专栏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见下方小程式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