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传闻四起,马云的露面,会不会成为一种常态?,欢迎阅读。
过去几年,马云一直都很低调。
几次露面的新闻,虽然也引起了一些 " 复出 " 的猜测,但一阵热闹之后,又很快归于平淡。
不过,这次情况发生了变化。
而且最近一周,整个阿里系的股票都在疯涨。
疯涨的主要原因,是马云现身之前,市场送了份大礼给阿里。
有媒体报道称,苹果提交了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大模型的申请,正在等待批准。
2024 年,苹果推出的 iPhone16 本来内置了 AI 功能,但因为中国的法律政策,ChatGPT 无法落地中国,苹果只能寻找国内的大模型厂商。
本来市场上都猜测苹果的合作伙伴是百度。
但爆料称,苹果和百度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百度的产品尚未达到苹果的高要求标准。
有媒体透露,苹果看中阿里一个原因是,阿里掌握比百度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个人数据,例如用户的购物和支付习惯。
还有媒体报道,苹果和 DeepSeek 讨论了合作,但苹果认为 DeepSeek 缺少和大公司合作的经验。
而且苹果需要一个完整的团队来做定制化开发,而 DeepSeek 缺人,短期内对商业化的期望并不太大。
2 月 13 日,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也在迪拜峰会上回应传闻,确认了一个信息:
" 最终,他们选择与我们做生意。我们非常幸运,也非常荣幸能够与苹果这样的伟大公司做生意。"
访谈中,蔡崇信刚还提到自己和在 1999 年与马云的初见面的场景:
在杭州西湖边上一个居民楼的房子里,马云和他十八罗汉们挤在一起工作。
洗漱间里,放了十几只牙刷,这意味着十几个人都把这里当成了家。
马云究竟有多大的魅力,竟能让员工如此卖命?
尽管当时蔡崇信已经是美国风投机构的亚洲部总裁,年薪 70 万美元。
但他在一番攀谈之后,就被马云的精神魅力所感染。
最终决定辞掉华尔街的高薪工作,加入阿里跟着马云创业,每个月领 500 块钱人民币的工资 ......
今天的阿里,把目标从互联网,转向了 AI。
2023 年 3 月 28 日,阿里启动了 "1+6+N" 组织变革,此后阿里以 AI 为中心,全面重构底层硬體、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大数据。
一个被人忽视的信息是:
DeepSeek 的开源模型基础,就用到了阿里的通义千问 Qwen。
其 DeepSeek R1 推理模型,向 AI 社区开源了 6 个模型,其中 4 个模型是基于 Qwen 开发的。
综合目前的信息来看,苹果最后的 AI 合作厂商,大概率会是阿里,而且会在今年落地。
因为从苹果发布的 2025 财年第一财季财报看,其在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跌高达 11%。
CEO 库克在财报会议上坦承,iPhone 缺乏 AI 功能是导致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日在中国落地 AI,对苹果的营收来说,非常关键。
对于阿里来说,苹果的意向也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活力。
近期,阿里巴巴(9988)股价大幅攀升,自 2022 年 7 月以来,首次突破 120 元。
自上个月 29 日发布最新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 2.5 以来,阿里股价上升了 25%。
曾经的淘宝,引领了中国的电商时代,也带领了杭州这个城市,从 " 浙江老二 ",变成了全国城市都在羡慕的对象。
当马云每次出现在新闻中时,人们不由自主的会想到那个被创业激情点燃的年代。
人们怀念马云,也就是在怀念那个相信未来的年代。
2 月 11 日,马云也从新西兰过完春节归来,闪现阿里巴巴园区。
外界猜测阿里将会又有大动作。
到底是什么动作呢?
这里不敢多说,但有一个道理是明确的:
真正的创新永远诞生在开放协作的土壤里。
阿里的通义和 DeepSeek 都是基于开源大模型制作。
中国近 20 年的行业、产业变化也多是民营企业在领头推动。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最好的风向不是马云 " 又露面了 ",而是人们把马云的露面当成一种常态。
当包容和创新成为一个社会的常态,我们的科技又何愁不会爆发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