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傳聞四起,馬雲的露面,會不會成為一種常态?,歡迎閱讀。
過去幾年,馬雲一直都很低調。
幾次露面的新聞,雖然也引起了一些 " 復出 " 的猜測,但一陣熱鬧之後,又很快歸于平淡。
不過,這次情況發生了變化。
而且最近一周,整個阿裡系的股票都在瘋漲。
瘋漲的主要原因,是馬雲現身之前,市場送了份大禮給阿裡。
有媒體報道稱,蘋果提交了與阿裡巴巴合作開發大模型的申請,正在等待批準。
2024 年,蘋果推出的 iPhone16 本來内置了 AI 功能,但因為中國的法律政策,ChatGPT 無法落地中國,蘋果只能尋找國内的大模型廠商。
本來市場上都猜測蘋果的合作夥伴是百度。
但爆料稱,蘋果和百度的合作并非一帆風順,百度的產品尚未達到蘋果的高要求标準。
有媒體透露,蘋果看中阿裡一個原因是,阿裡掌握比百度更多的中國消費者個人數據,例如用戶的購物和支付習慣。
還有媒體報道,蘋果和 DeepSeek 讨論了合作,但蘋果認為 DeepSeek 缺少和大公司合作的經驗。
而且蘋果需要一個完整的團隊來做定制化開發,而 DeepSeek 缺人,短期内對商業化的期望并不太大。
2 月 13 日,阿裡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也在迪拜峰會上回應傳聞,确認了一個信息:
" 最終,他們選擇與我們做生意。我們非常幸運,也非常榮幸能夠與蘋果這樣的偉大公司做生意。"
訪談中,蔡崇信剛還提到自己和在 1999 年與馬雲的初見面的場景:
在杭州西湖邊上一個居民樓的房子裡,馬雲和他十八羅漢們擠在一起工作。
洗漱間裡,放了十幾只牙刷,這意味着十幾個人都把這裡當成了家。
馬雲究竟有多大的魅力,竟能讓員工如此賣命?
盡管當時蔡崇信已經是美國風投機構的亞洲部總裁,年薪 70 萬美元。
但他在一番攀談之後,就被馬雲的精神魅力所感染。
最終決定辭掉華爾街的高薪工作,加入阿裡跟着馬雲創業,每個月領 500 塊錢人民币的工資 ......
今天的阿裡,把目标從互聯網,轉向了 AI。
2023 年 3 月 28 日,阿裡啟動了 "1+6+N" 組織變革,此後阿裡以 AI 為中心,全面重構底層硬體、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大數據。
一個被人忽視的信息是:
DeepSeek 的開源模型基礎,就用到了阿裡的通義千問 Qwen。
其 DeepSeek R1 推理模型,向 AI 社區開源了 6 個模型,其中 4 個模型是基于 Qwen 開發的。
綜合目前的信息來看,蘋果最後的 AI 合作廠商,大概率會是阿裡,而且會在今年落地。
因為從蘋果發布的 2025 财年第一财季财報看,其在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跌高達 11%。
CEO 庫克在财報會議上坦承,iPhone 缺乏 AI 功能是導致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日在中國落地 AI,對蘋果的營收來說,非常關鍵。
對于阿裡來說,蘋果的意向也為資本市場注入了活力。
近期,阿裡巴巴(9988)股價大幅攀升,自 2022 年 7 月以來,首次突破 120 元。
自上個月 29 日發布最新大語言模型通義千問 2.5 以來,阿裡股價上升了 25%。
曾經的淘寶,引領了中國的電商時代,也帶領了杭州這個城市,從 " 浙江老二 ",變成了全國城市都在羨慕的對象。
當馬雲每次出現在新聞中時,人們不由自主的會想到那個被創業激情點燃的年代。
人們懷念馬雲,也就是在懷念那個相信未來的年代。
2 月 11 日,馬雲也從新西蘭過完春節歸來,閃現阿裡巴巴園區。
外界猜測阿裡将會又有大動作。
到底是什麼動作呢?
這裡不敢多說,但有一個道理是明确的:
真正的創新永遠誕生在開放協作的土壤裡。
阿裡的通義和 DeepSeek 都是基于開源大模型制作。
中國近 20 年的行業、產業變化也多是民營企業在領頭推動。
對于這個時代而言,最好的風向不是馬雲 " 又露面了 ",而是人們把馬雲的露面當成一種常态。
當包容和創新成為一個社會的常态,我們的科技又何愁不會爆發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