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AI取代KOL?安克、安慕希等品牌“获AI背书”,专家称有风险、损耗用户信任,欢迎阅读。
蓝鲸新闻 2 月 20 日讯(记者汤诗韵)DeepSeek 出圈不足一月,坊间讨论已延伸至 "AI 回答会否植入广告 " 上。日前有博主发文质疑腾讯元宝接入 DeepSeek 后的回答疑似广告,安克、安慕希等多个品牌账号也发布了 "AI 回答推荐自家品牌 " 的内容。
当 AI 搜索成为新的流量蓝海,广告植入会是一种可行的商业化手段吗?
DeepSeek 回答里的推荐是广告吗?腾讯方面回应
日前,科普博主 " 三个老爸实验室 " 发布微博称腾讯元宝接入 DeepSeek 已经开始变现了,回答里植入广告。据其晒出的截图,AI 的相关建议和提醒中出现了明确的品牌名称和超链接。
对此,腾讯公司公关总监张军回应:理论上不应该,估计是开了联网搜索。其解释称,出现该情况可能是由于模型在联网搜索时参考了第三方公众号的内容,并非主动植入广告,并已请技术团队尽快优化处理类似的呈现问题。
有业内人士直言,这其实是 " 语料污染 " 的体现。AI 目前可能对于 " 软性广告 "(如看似中立的避坑指南)的识别能力较弱,仍需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语料筛选机制。
蓝鲸记者实测后发现,AI 在明确推荐品牌时引用的来源通常十分广泛,包括且不限于:网友 / 自媒体 / 品牌发布的指南或攻略、相关新闻报道和品牌资讯、购物网站的榜单等。一般情况下,AI 不会只推荐某一个品牌,而是从不同需求出发说明各种选择的理由。
如果追问 AI 一句 " 你是广告吗 ",它会明确表示:我的推荐不涉及任何广告合作。我的目标是帮你找到最合适的选择,而非硬推某个品牌。
目前看来,AI 回答中出现的品牌推荐大多属于被动植入,但不少商家 / 品牌已开始主动用 AI 背书。
据蓝鲸记者不完全统计,安克、安慕希、可复美、赛百味等多个品牌账号已发布 "AI 回答推荐自家品牌 " 的内容。其中,安克还把 " 热门 AI 首推充电宝品牌 " 的文案及相关问答截图放进了商品的详情页里,并声明 " 数据无任何修改、未训练直接问答、真实可测 "。
AI 可以取代 KOL 吗?有人已在研究 Deepseek 回答里怎么打广告
随着 AI 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AI 搜索正在逐渐压缩传统搜索的市场空间,变成一个新的主流流量入口。
对于品牌方而言,借助 AI 回答实现用户触达或成重要课题。前互联网传媒分析师 Takun 认为,实际上用户和 AI 的问答是一种很高效的互動体验,AI 有可能实现对部分种草型 KOL 的取代。这或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品牌营销和投放策略,但目前技术尚在成长期,品牌还没有早早植入广告的需求。
DeepSeek 回答 "AI 回答中植入广告在技术上可行吗 "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AI 回答中植入广告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若 AI 回答中确实涉及广告,更多会是基于第三方平台的二次开发。有些公司会在搜索领網域介入,基于自己的商业逻辑对开源模型进行调整。
前述业内人士推测,未来也可能出现一些公司去研究模型的数据抓取原理,通过喂数据的形式来引导模型的输出结果。" 只要在引用资料里出现频率够高、权重够大,的确可以得出相应人为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并不一定被公众认可。" 也有受访业内人士将这个过程类比为 " 控评 "、" 水军点赞 ",实际上就是通过频繁人力行为导致技术产物呈现一定倾向。
这种推测并非没有依据。DeepSeek 出圈不足一月,蓝鲸记者发现已经有一些 SEO 团队开始研究 " 怎么在回答里打广告 "、" 如何提高被 AI 选中的概率 " 了。
AI 不是真专家,短期商业变现将破坏用户信任
DeepSeek 回答真能成为 " 李佳琦推荐 "" 董宇辉推荐 " 一样的重要标签吗?
有专家对此并不看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许可认为,传统搜索引擎的核心功能是信息的汇聚,而 AI 问答在此基础上还做到了对信息的分析和推理。
但目前大模型没有办法完全克服 " 大模型幻觉 " 的问题。一方面,输入 AI 的信息并不一定全部真实有效,也可能 " 垃圾进垃圾出 ";另一方面,AI 在不同场景、不同时间、不同 Prompt 情况下,回答是不稳定不一致的。
AI 并不是真正的专家,它也很难真正重塑广告营销的生态。
AI 自己怎么看待 " 回答中植入广告 "
许可认为,"AI 回答植入广告 " 或有一定发展空间,但这种商业模式是有伦理和合规风险的。如果用户并不期待一个确切的品牌推荐,回答里就不应该做广告植入。《广告法》要求广告内容必须明确标识、不得虚假宣传,如果回答里有广告植入,则必须明确标识出来。对此,厂商有审核清查义务,媒体也应提醒用户提高媒介素养。
多位受访 AI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这个变现场景大家都能想到,但这种方式显然会损耗用户的信任。商业化程度越高的搜索引擎,使用量可能也会越低。" 对于技术驱动的大模型公司而言,应该是不太愿意往这么短期的变现途径去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