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看了Q2财报,蔚来又“药丸”?,欢迎阅读。
23/08/30
导语
" 上半年就这样,行不行下半年看疗效。"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罗 超
编辑丨别 致
蔚来,这家长期身处非议与质疑漩涡中的新势力造车。昨晚,正式公布了 Q2 财报,老实说表现的并不算好。
一时间," 药丸 " 的舆论,再次变得此起彼伏。而从其下跌的股价来看,显然资本市场也不买账。
话不多说,直接上结果。
首先,Q2 蔚来共交付新车 23,520 辆。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 25,059 辆,今年 Q1 为 31,041 辆。身处终端的颓势,直接反馈到了几项关键数据上。
Q2 蔚来总营收为 87.7 亿元,去年同期为 102.9 亿元,同比下降 15%。与之对应,Q2 汽车业务营收为 71.85 亿元,同比下降 24.9%。而 Q2 净亏损达到 60.56 亿元,今年 Q1 为 47.4 亿元。
整体毛利率方面,Q2 仅剩 1%,去年同期毛利率为 13%,今年 Q1 为 2%。研发支出 33.45 亿元,环比增加 9%,占季度总营收的 38%。截至 6 月 30 日,现金储备剩余 315 亿元,今年 Q1 为 378 亿元。
汇总下来," 该赚的没有赚到,该花的一分没少。"
不过,参考这家新势力造车产品端所铺开巨大的基盘,以及在补能体系、销售体系、服务体系等维度的疯狂开拓,包括目前中国车市愈发惨烈与内卷的大环境,祭出这样一份 Q2 财报,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作为旁观者,更想说的是," 与其一味抨击已经触底的蔚来,不如关注即将发生的反弹。"
因为从 Q3 相关指引来看,其新车交付量预估在 55,000 至 57,000 辆之间,同比增长约 74% 至 80.3%。总收入预估在 188.98 至 195.2 亿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 45.3% 至 50.1%。
无须怀疑,上述两项数据,将是这家新势力造车有史以来最高的交付与营收指引。
Q2 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李斌则十分坦诚的讲道:" 当前的市场环境充满挑战,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蔚来在核心技术、产品布局、销售能力、制造和供应链等方面做好准备,聚焦市场销售策略的执行,推动交付量稳步提升。"
简单翻译,暂时放弃那些诗和远方,全力保证 " 多卖车 "。
毕竟,没有规模效应,一切都是空谈,而这恰恰是蔚来根深蒂固与饱受吐槽的 " 老毛病 "。为此,本月随着全新 EC6 的发布与交付,今天文章的主角会正式完成 NT2 平台所有 8 款车型的推行与切换。
随即,李斌继续补充:" 明年 NIO 品牌不会有全新产品交付,但是销售表现会提升,就像 2021 年我们没有新产品交付,但是销量、毛利、产品质量等都达到更好的状态。"
当然,除了卖好 "NIO 品牌 " 旗下的 8 款产品,即将到来的 " 阿尔卑斯 " 子品牌的首款新车,同样是蔚来不容有失的一战,类似的道理李斌不会不懂。
" 后者将会在明年下半年交付,目前开发工作正在顺利进行,该品牌的第二款产品也已经在开发之中。和 NIO 品牌不同,阿尔卑斯会更加追求每一款车的销量,款数不会很多,会更专注于家用市场。"
可以肯定的是,蔚来能否真正意义上迎来属于它的 "Model 3",成败在此一举。
顺势,转换视角,Q2 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李斌还着重点出了 " 渠道 " 之痛。从 6 月份开始,突然意识到该方面的能力,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就拿奔驰、宝马为例,二者销售人员数量是蔚来的 6-7 倍。相比部分表现较好的新势力造车,蔚来的销售人员也仅仅只有约一半。该维度的前期储备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转化率。
" 从 7 月开始,我们已经开始全面提升销售能力,目标达到每月锁单 3 万辆的销售能力,9 月底将完成这项销售能力的建设,从 10 月开始,销售能力建设的成果将开始逐步显现。"
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相信大多人都听说过 BBA 销售人员纷纷跳槽蔚来追求高薪的消息,结合李斌的论述,无疑得到了进一步的实锤。
当然,在这位掌舵者的眼中,还有一件事情更加迫在眉睫——渠道下沉。想要追求越来越大的量变,不能总是局限在一线、省会、沿海城市。
据李斌介绍,江浙沪地区占据蔚来订单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以安徽为例,合肥的销量占了大约八成到九成。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奔驰、宝马这一比例仅有五成左右。
" 我们希望更多有经验的销售人员能加入。" 话语背后,直接反映出了他最真实与迫切的需求。
好消息是,8 月蔚来的试驾次数,已经创下历史新高,每周末的试驾数量,都可以达到 1 万名潜客。
正在进行中的成都车展,人流量爆棚的展台也能说明一些东西。而保住月交付 2 万辆的 " 枯荣线 ",则是这家新势力造车拼尽全力需要做的事情。
另外,众所周知,6 月末蔚来解除了车辆和免费换电权益的捆绑关系,免费换电补能不再作为标准用车权益。
一定程度上甩掉 " 包袱 " 后,针对换电站的盈利问题,李斌介绍到:" 用户权益调整后,付费换电比例在提高,现在换电每次收 30-50 元服务费。三代站每天换电约 60 次,站点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目前大约 20% 的换电站已达到这个水平。"
至此,Q2 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渐渐临近尾声。虽然就整体而言,没有太多的吸引人的爆点,但从中还是能够感受一个算得上务实的蔚来。
总之,如导语提及的那样," 上半年就这样,行不行下半年看疗效。" 这家新势力造车究竟能不能彻底甩掉 " 药丸 " 的标签,口说无凭仍需拿出明晃晃的成绩单证明。
况且,留给蔚来调整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放弃幻想,2024 年扑面而来的肯定是一场血腥至极的 " 大决战 "。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