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看了Q2财報,蔚來又“藥丸”?,歡迎閲讀。
23/08/30
導語
" 上半年就這樣,行不行下半年看療效。"
作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羅 超
編輯丨别 致
蔚來,這家長期身處非議與質疑漩渦中的新勢力造車。昨晚,正式公布了 Q2 财報,老實説表現的并不算好。
一時間," 藥丸 " 的輿論,再次變得此起彼伏。而從其下跌的股價來看,顯然資本市場也不買賬。
話不多説,直接上結果。
首先,Q2 蔚來共交付新車 23,520 輛。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 25,059 輛,今年 Q1 為 31,041 輛。身處終端的頹勢,直接反饋到了幾項關鍵數據上。
Q2 蔚來總營收為 87.7 億元,去年同期為 102.9 億元,同比下降 15%。與之對應,Q2 汽車業務營收為 71.85 億元,同比下降 24.9%。而 Q2 淨虧損達到 60.56 億元,今年 Q1 為 47.4 億元。
整體毛利率方面,Q2 僅剩 1%,去年同期毛利率為 13%,今年 Q1 為 2%。研發支出 33.45 億元,環比增加 9%,占季度總營收的 38%。截至 6 月 30 日,現金儲備剩餘 315 億元,今年 Q1 為 378 億元。
匯總下來," 該賺的沒有賺到,該花的一分沒少。"
不過,參考這家新勢力造車產品端所鋪開巨大的基盤,以及在補能體系、銷售體系、服務體系等維度的瘋狂開拓,包括目前中國車市愈發慘烈與内卷的大環境,祭出這樣一份 Q2 财報,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作為旁觀者,更想説的是," 與其一味抨擊已經觸底的蔚來,不如關注即将發生的反彈。"
因為從 Q3 相關指引來看,其新車交付量預估在 55,000 至 57,000 輛之間,同比增長約 74% 至 80.3%。總收入預估在 188.98 至 195.2 億人民币之間,同比增長約 45.3% 至 50.1%。
無須懷疑,上述兩項數據,将是這家新勢力造車有史以來最高的交付與營收指引。
Q2 财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李斌則十分坦誠的講道:" 當前的市場環境充滿挑戰,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競争日益激烈,蔚來在核心技術、產品布局、銷售能力、制造和供應鏈等方面做好準備,聚焦市場銷售策略的執行,推動交付量穩步提升。"
簡單翻譯,暫時放棄那些詩和遠方,全力保證 " 多賣車 "。
畢竟,沒有規模效應,一切都是空談,而這恰恰是蔚來根深蒂固與飽受吐槽的 " 老毛病 "。為此,本月随着全新 EC6 的發布與交付,今天文章的主角會正式完成 NT2 平台所有 8 款車型的推行與切換。
随即,李斌繼續補充:" 明年 NIO 品牌不會有全新產品交付,但是銷售表現會提升,就像 2021 年我們沒有新產品交付,但是銷量、毛利、產品質量等都達到更好的狀态。"
當然,除了賣好 "NIO 品牌 " 旗下的 8 款產品,即将到來的 " 阿爾卑斯 " 子品牌的首款新車,同樣是蔚來不容有失的一戰,類似的道理李斌不會不懂。
" 後者将會在明年下半年交付,目前開發工作正在順利進行,該品牌的第二款產品也已經在開發之中。和 NIO 品牌不同,阿爾卑斯會更加追求每一款車的銷量,款數不會很多,會更專注于家用市場。"
可以肯定的是,蔚來能否真正意義上迎來屬于它的 "Model 3",成敗在此一舉。
順勢,轉換視角,Q2 财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李斌還着重點出了 " 渠道 " 之痛。從 6 月份開始,突然意識到該方面的能力,遠遠落後于競争對手。
就拿奔馳、寶馬為例,二者銷售人員數量是蔚來的 6-7 倍。相比部分表現較好的新勢力造車,蔚來的銷售人員也僅僅只有約一半。該維度的前期儲備嚴重不足,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滿意度和轉化率。
" 從 7 月開始,我們已經開始全面提升銷售能力,目标達到每月鎖單 3 萬輛的銷售能力,9 月底将完成這項銷售能力的建設,從 10 月開始,銷售能力建設的成果将開始逐步顯現。"
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相信大多人都聽説過 BBA 銷售人員紛紛跳槽蔚來追求高薪的消息,結合李斌的論述,無疑得到了進一步的實錘。
當然,在這位掌舵者的眼中,還有一件事情更加迫在眉睫——渠道下沉。想要追求越來越大的量變,不能總是局限在一線、省會、沿海城市。
據李斌介紹,江浙滬地區占據蔚來訂單總量的一半以上。而以安徽為例,合肥的銷量占了大約八成到九成。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奔馳、寶馬這一比例僅有五成左右。
" 我們希望更多有經驗的銷售人員能加入。" 話語背後,直接反映出了他最真實與迫切的需求。
好消息是,8 月蔚來的試駕次數,已經創下歷史新高,每周末的試駕數量,都可以達到 1 萬名潛客。
正在進行中的成都車展,人流量爆棚的展台也能説明一些東西。而保住月交付 2 萬輛的 " 枯榮線 ",則是這家新勢力造車拼盡全力需要做的事情。
另外,眾所周知,6 月末蔚來解除了車輛和免費換電權益的捆綁關系,免費換電補能不再作為标準用車權益。
一定程度上甩掉 " 包袱 " 後,針對換電站的盈利問題,李斌介紹到:" 用户權益調整後,付費換電比例在提高,現在換電每次收 30-50 元服務費。三代站每天換電約 60 次,站點就能達到盈虧平衡,目前大約 20% 的換電站已達到這個水平。"
至此,Q2 财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漸漸臨近尾聲。雖然就整體而言,沒有太多的吸引人的爆點,但從中還是能夠感受一個算得上務實的蔚來。
總之,如導語提及的那樣," 上半年就這樣,行不行下半年看療效。" 這家新勢力造車究竟能不能徹底甩掉 " 藥丸 " 的标籤,口説無憑仍需拿出明晃晃的成績單證明。
況且,留給蔚來調整的時間真的不多了。放棄幻想,2024 年撲面而來的肯定是一場血腥至極的 " 大決戰 "。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崔力文
愛車如命,
更愛電動汽車的小編一枚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