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冲击高端4年,“OV米”再次直面华为,欢迎阅读。
单款产品的竞争只是一时,公司层面的创新力才是根本。
2020 年是国产手机厂商集体冲击高端市场的起始,彼时华为芯片受限,在手机市场快速退守,小米、OPPO、vivo 一拥而上,试图抢占华为留下的空缺。
对 "OV 米 " 来说,过去四年是他们冲击高端的最好机会。
根据 IDC 数据,华为在中国高端市场的份额,从 2020 年上半年的 44.1% 跌落至 2023 年上半年的 15.6%,让出了近 30% 的市场空间。
但去年 8 月底,华为 Mate 60 系列在毫无预兆地突然回归,市场供不应求持续至今。
1 月 8 日,OPPO 发布 Find X7 系列。至此,"OV 米 " 新款旗舰机型均已发布,他们将对垒热度空前的华为 Mate 60。重新面对 4 年前的老对手,这一次,他们能赢下 " 王者归来 " 的华为吗?
01 "OV 米 " 的成绩单
据 IDC 数据,2020 年上半年中国 6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4200 元)以上价位段智能机市场份额中,华为以 44.1% 的份额排名第一,苹果以 44% 的份额紧随其后,二者合计占据 88.1% 的高端机市场份额。小米、OPPO、vivo 分别为 4%、2.6% 和 2.5%,分列第三、第五和第六位。
彼时的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呈现出 " 双雄争霸 " 的格局,华为和苹果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主力,10 台高端手机中有将近 9 台不是华为就是苹果。
也正是因为彼时华为在高端市场的份额足够大,因此在后来的芯片受限下,给高端市场留下了非常大的市场空白,而这也是 "OV 米 " 不约而同冲击高端市场的直接原因。
到了 2023 年第一季度,华为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从 44.1% 下滑至 15.6%,让出了近 30% 的市场空间。在这种情况下,"OV 米 " 各凭本事,成绩有喜有悲:
OPPO 是国产手机厂商中增长最快的品牌,高端市场份额从 2.6% 增长至 4.2%,相比三年前增长 38%,份额仅次于苹果、华为位居第三;
vivo 增长 20%,市场份额从 2.5% 增长至 3%,但仅排名第六;
小米不进反退,市场份额从三年前的 4% 降至 3.7%,下滑近 7.5%,排名也从第三跌至第四;
独立后的荣耀则占据 3.2%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五。
总的来说,经过三年竞争,国内高端市场呈现出 " 一超多强 " 的格局,苹果吃掉了华为最多的份额;小米虽然在舆论场上讨论颇多,但实际市场份额反而是下降的;OPPO、vivo、荣耀均有一定增长,颇有些 " 闷声发大财 " 的感觉。
高端市场的一大细分品类——折叠屏手机也是竞争的主战场之一,原因除了自带高价气息,也是因为苹果还未染指这一市场,安卓厂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2020 年时,国内市场只有三星和华为两家大厂在竞争,而如今五大主流手机厂商均推出了旗下的折叠屏手机。
据 IDC 数据,2023 年 Q1-Q3 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前三为华为、OPPO 和三星,市场份额分别为 31.7%、17.9% 和 15.4%。
华为在折叠屏领網域发力较早,技术和品牌实力都较为雄厚,其 Mate X 系列折叠屏依旧是目前售价最高的折叠屏之一。
而 OPPO 则后来居上,在竖向折叠屏手机上表现出色。根据 IDC 数据,OPPO 在竖折产品市场位居 2023 全年 ( 31.4% ) 和当季第一 ( 25.0% ) 。折叠屏也是 OPPO 得以成为高端市场份额第三的主要推动力,其折叠屏份额远高于整体高端市场的份额,这也从侧面体现出 OPPO 市场策略的成功——当普通直板手机深陷同质化时,将重心放在新生的折叠屏上,用错位竞争冲击高端市场。
以此来看,未来 "OV 米 " 如果想要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折叠屏依然是不能放弃的重要支撑。
综合来说,"OV 米 " 过去在高端市场三年取得了一定成绩,并且在折叠屏领網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但从绝对市场份额来看,"OV 米 " 的高端之路道阻且长。
不过,好消息是,尽管份额相对有限,但近几年国内高端市场的整体增长,依然让各家在销量上实现了较大提升。
02 高端市场的机会不止华为的空缺
据市场调研机构 "GfK 中国 " 的数据,2023 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均价已达 3480 元,而在 2019 年这个数字是 2685 元,四年间涨价近 800 元,涨幅接近 30%。
而根据 Canalys 数据,截至 2023 年 11 月,在整体手机市场同比下降 4.5% 的情况下,中国高端智能手机 ( 3500 元以上 ) 市场却逆势增长,销量同比增长了 12.3%。在 2023 年第三季度,高端手机占市场总销量的比例已达 33%,是目前销量占比最高的价位。
这两组数据共同指向了一个事实:手机卖得越来越贵,而且买的人也越来越多。
对 "OV 米 " 来说,这意味着高端市场的机会其实并不只是来自华为退出的空缺,还有高端市场本身不断增长的增量空间。
因此,尽管 "OV 米 " 的整体高端市场份额依然不算高,但其销量却有实实在在的提升。
例如小米 14 系列首销期销量破百万;OPPO 上一代旗舰机型 Find X6 销量同比增长 18%, 折叠屏手机销量更是同比增长 483%;而 vivo X100 系列销售一个月,整体净流入用户达 69%,X100 Pro 的销量相比上一代增长 4.5 倍。
据 IDC 预计,2024 年中国内地智能手机市场的高端市场(售价高于 600 美元)份额将同比增长 0.5%;折叠屏手机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预计 2024 年中国内地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将接近 1000 万台,同比增长 53.2%,2027 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37.5%。
对 "OV 米 " 来说,尽管中国手机市场已整体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行业竞争激烈,但高端市场还处在不断增长中,无疑是各家都渴望的 " 绿洲 "。
03 "OV 米 " 的优劣势
虽然华为 Mate 60 市场热度持续火热,但 "OV 米 " 在这几年间也不是原地踏步,各家都在尝试建立自己的优势区间。
小米主打 " 时间差 ",小米通常都是每年高通最新旗舰芯片的首发厂商,争取在其他厂商发布前,抢下第一波舆论热度和市场空缺期。这一代的小米 14 系列把这一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小米赶在 2023 年 " 双十一 " 促销季之前,在 10 月底发布了小米 14 系列,彼时小米 14 系列成为市场上唯一一款搭载高通骁龙 8 Gen 3 的机型。而在促销季和高通新芯片的双重刺激下,小米 14 系列也取得了首销期销量破百万的成绩。
vivo 也主打差异化,但方式略有不同。去年 11 月发布的 vivo X100 系列搭载的不是热门的高通骁龙 8 Gen 3,而是联发科天玑 9300。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联发科都被认为是中低端市场的主力,在高端市场性能比不过同时期的高通旗舰芯片,因而市场认可度不高。
但最近两代天玑旗舰芯片 " 翻身仗 ",尤其是天玑 9300 性能和能效都优于高通骁龙 8 Gen 3,实现了口碑反转。因而,这才有了 vivo 的剑走偏锋,vivo X100 系列也因此在市场上拥有不低的关注度。
OPPO 的旗舰机型来得最晚,OPPO Find X7 系列直到 1 月 8 日才正式发布,距离小米 14 发布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晚来的 OPPO Find X7 系列显然没有小米 14 和 vivo X100 首发芯片的舆论优势,但另一方面,也更具有后发优势——在竞争对手都已出招的情况下,OPPO 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能够在产品功能和价格定位上,都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换句话说就是,既能在功能上与小米、vivo 做出更多差异化,也能在价格上 " 偷袭 " 前两者。
事实证明,OPPO 确实这么做了。
在功能上,OPPO Find X7 Ultra 配备了 3X 和 5X 两颗潜望长焦镜头,兼具 65mm 人像焦段和 135mm 特写焦段,成为全球第一款搭载双潜望镜头的手机。
此外,在 AI 功能方面,OPPO Find X7 系列也比此前的 AI 大模型语音助手有了更实际的应用场景:在通话过程中,AI 助手可自动识别对话中的议程,并生成日程表,自动提醒用户,例如与医生沟通生活注意事项和吃药的时间点。
虽然没有了首发的噱头,但 OPPO Find X7 系列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Pro 版为天玑 9300,Ultra 版为骁龙 8 Gen 3。并且,OPPO Find X7 Ultra 还有卫星通话版,其相比华为更进一步,是首款支持听筒 / 免提双模卫星通话的智能手机。
而在价格方面,OPPO Find X7 系列取消了标准版,起步就是 Pro 版,并且将其起售价定在了 3999 元,相比上代的 5999 元降低了 2000 元,相比同版本的小米 14 Pro 和 vivo X100 Pro 也都低了 1000 元。
就产品差异化功能和定价来说,OPPOFind X7 系列的确与前两者做到了一定区分。
当然,单款产品的竞争只是一时,公司层面的创新力才是根本。"OV 米 " 的竞争对手既是华为,也是对方。
高端市场需要品牌和技术的长久积累,这是苹果、三星、华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也是 OPPO、vivo、小米,以及荣耀,需要用更多时间和投入去构建的目标。从这个层面来说,"OV 米 " 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