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衝擊高端4年,“OV米”再次直面華為,歡迎閱讀。
單款產品的競争只是一時,公司層面的創新力才是根本。
2020 年是國產手機廠商集體衝擊高端市場的起始,彼時華為芯片受限,在手機市場快速退守,小米、OPPO、vivo 一擁而上,試圖搶占華為留下的空缺。
對 "OV 米 " 來說,過去四年是他們衝擊高端的最好機會。
根據 IDC 數據,華為在中國高端市場的份額,從 2020 年上半年的 44.1% 跌落至 2023 年上半年的 15.6%,讓出了近 30% 的市場空間。
但去年 8 月底,華為 Mate 60 系列在毫無預兆地突然回歸,市場供不應求持續至今。
1 月 8 日,OPPO 發布 Find X7 系列。至此,"OV 米 " 新款旗艦機型均已發布,他們将對壘熱度空前的華為 Mate 60。重新面對 4 年前的老對手,這一次,他們能赢下 " 王者歸來 " 的華為嗎?
01 "OV 米 " 的成績單
據 IDC 數據,2020 年上半年中國 600 美元(約合人民币 4200 元)以上價位段智能機市場份額中,華為以 44.1% 的份額排名第一,蘋果以 44% 的份額緊随其後,二者合計占據 88.1% 的高端機市場份額。小米、OPPO、vivo 分别為 4%、2.6% 和 2.5%,分列第三、第五和第六位。
彼時的中國高端手機市場呈現出 " 雙雄争霸 " 的格局,華為和蘋果占據了市場的絕對主力,10 台高端手機中有将近 9 台不是華為就是蘋果。
也正是因為彼時華為在高端市場的份額足夠大,因此在後來的芯片受限下,給高端市場留下了非常大的市場空白,而這也是 "OV 米 " 不約而同衝擊高端市場的直接原因。
到了 2023 年第一季度,華為在高端市場的份額從 44.1% 下滑至 15.6%,讓出了近 30% 的市場空間。在這種情況下,"OV 米 " 各憑本事,成績有喜有悲:
OPPO 是國產手機廠商中增長最快的品牌,高端市場份額從 2.6% 增長至 4.2%,相比三年前增長 38%,份額僅次于蘋果、華為位居第三;
vivo 增長 20%,市場份額從 2.5% 增長至 3%,但僅排名第六;
小米不進反退,市場份額從三年前的 4% 降至 3.7%,下滑近 7.5%,排名也從第三跌至第四;
獨立後的榮耀則占據 3.2% 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五。
總的來說,經過三年競争,國内高端市場呈現出 " 一超多強 " 的格局,蘋果吃掉了華為最多的份額;小米雖然在輿論場上讨論頗多,但實際市場份額反而是下降的;OPPO、vivo、榮耀均有一定增長,頗有些 " 悶聲發大财 " 的感覺。
高端市場的一大細分品類——折疊屏手機也是競争的主戰場之一,原因除了自帶高價氣息,也是因為蘋果還未染指這一市場,安卓廠商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2020 年時,國内市場只有三星和華為兩家大廠在競争,而如今五大主流手機廠商均推出了旗下的折疊屏手機。
據 IDC 數據,2023 年 Q1-Q3 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前三為華為、OPPO 和三星,市場份額分别為 31.7%、17.9% 和 15.4%。
華為在折疊屏領網域發力較早,技術和品牌實力都較為雄厚,其 Mate X 系列折疊屏依舊是目前售價最高的折疊屏之一。
而 OPPO 則後來居上,在豎向折疊屏手機上表現出色。根據 IDC 數據,OPPO 在豎折產品市場位居 2023 全年 ( 31.4% ) 和當季第一 ( 25.0% ) 。折疊屏也是 OPPO 得以成為高端市場份額第三的主要推動力,其折疊屏份額遠高于整體高端市場的份額,這也從側面體現出 OPPO 市場策略的成功——當普通直板手機深陷同質化時,将重心放在新生的折疊屏上,用錯位競争衝擊高端市場。
以此來看,未來 "OV 米 " 如果想要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折疊屏依然是不能放棄的重要支撐。
綜合來說,"OV 米 " 過去在高端市場三年取得了一定成績,并且在折疊屏領網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但從絕對市場份額來看,"OV 米 " 的高端之路道阻且長。
不過,好消息是,盡管份額相對有限,但近幾年國内高端市場的整體增長,依然讓各家在銷量上實現了較大提升。
02 高端市場的機會不止華為的空缺
據市場調研機構 "GfK 中國 " 的數據,2023 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均價已達 3480 元,而在 2019 年這個數字是 2685 元,四年間漲價近 800 元,漲幅接近 30%。
而根據 Canalys 數據,截至 2023 年 11 月,在整體手機市場同比下降 4.5% 的情況下,中國高端智能手機 ( 3500 元以上 ) 市場卻逆勢增長,銷量同比增長了 12.3%。在 2023 年第三季度,高端手機占市場總銷量的比例已達 33%,是目前銷量占比最高的價位。
這兩組數據共同指向了一個事實:手機賣得越來越貴,而且買的人也越來越多。
對 "OV 米 " 來說,這意味着高端市場的機會其實并不只是來自華為退出的空缺,還有高端市場本身不斷增長的增量空間。
因此,盡管 "OV 米 " 的整體高端市場份額依然不算高,但其銷量卻有實實在在的提升。
例如小米 14 系列首銷期銷量破百萬;OPPO 上一代旗艦機型 Find X6 銷量同比增長 18%, 折疊屏手機銷量更是同比增長 483%;而 vivo X100 系列銷售一個月,整體淨流入用戶達 69%,X100 Pro 的銷量相比上一代增長 4.5 倍。
據 IDC 預計,2024 年中國内地智能手機市場的高端市場(售價高于 600 美元)份額将同比增長 0.5%;折疊屏手機市場仍将保持快速增長勢頭,預計 2024 年中國内地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将接近 1000 萬台,同比增長 53.2%,2027 年復合增長率将達到 37.5%。
對 "OV 米 " 來說,盡管中國手機市場已整體進入存量博弈階段,行業競争激烈,但高端市場還處在不斷增長中,無疑是各家都渴望的 " 綠洲 "。
03 "OV 米 " 的優劣勢
雖然華為 Mate 60 市場熱度持續火熱,但 "OV 米 " 在這幾年間也不是原地踏步,各家都在嘗試建立自己的優勢區間。
小米主打 " 時間差 ",小米通常都是每年高通最新旗艦芯片的首發廠商,争取在其他廠商發布前,搶下第一波輿論熱度和市場空缺期。這一代的小米 14 系列把這一策略發揮得淋漓盡致——小米趕在 2023 年 " 雙十一 " 促銷季之前,在 10 月底發布了小米 14 系列,彼時小米 14 系列成為市場上唯一一款搭載高通骁龍 8 Gen 3 的機型。而在促銷季和高通新芯片的雙重刺激下,小米 14 系列也取得了首銷期銷量破百萬的成績。
vivo 也主打差異化,但方式略有不同。去年 11 月發布的 vivo X100 系列搭載的不是熱門的高通骁龍 8 Gen 3,而是聯發科天玑 9300。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聯發科都被認為是中低端市場的主力,在高端市場性能比不過同時期的高通旗艦芯片,因而市場認可度不高。
但最近兩代天玑旗艦芯片 " 翻身仗 ",尤其是天玑 9300 性能和能效都優于高通骁龍 8 Gen 3,實現了口碑反轉。因而,這才有了 vivo 的劍走偏鋒,vivo X100 系列也因此在市場上擁有不低的關注度。
OPPO 的旗艦機型來得最晚,OPPO Find X7 系列直到 1 月 8 日才正式發布,距離小米 14 發布已經過去兩個多月。晚來的 OPPO Find X7 系列顯然沒有小米 14 和 vivo X100 首發芯片的輿論優勢,但另一方面,也更具有後發優勢——在競争對手都已出招的情況下,OPPO 争取到了更多的時間,能夠在產品功能和價格定位上,都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換句話說就是,既能在功能上與小米、vivo 做出更多差異化,也能在價格上 " 偷襲 " 前兩者。
事實證明,OPPO 确實這麼做了。
在功能上,OPPO Find X7 Ultra 配備了 3X 和 5X 兩顆潛望長焦鏡頭,兼具 65mm 人像焦段和 135mm 特寫焦段,成為全球第一款搭載雙潛望鏡頭的手機。
此外,在 AI 功能方面,OPPO Find X7 系列也比此前的 AI 大模型語音助手有了更實際的應用場景:在通話過程中,AI 助手可自動識别對話中的議程,并生成日程表,自動提醒用戶,例如與醫生溝通生活注意事項和吃藥的時間點。
雖然沒有了首發的噱頭,但 OPPO Find X7 系列把選擇權交給了用戶,Pro 版為天玑 9300,Ultra 版為骁龍 8 Gen 3。并且,OPPO Find X7 Ultra 還有衛星通話版,其相比華為更進一步,是首款支持聽筒 / 免提雙模衛星通話的智能手機。
而在價格方面,OPPO Find X7 系列取消了标準版,起步就是 Pro 版,并且将其起售價定在了 3999 元,相比上代的 5999 元降低了 2000 元,相比同版本的小米 14 Pro 和 vivo X100 Pro 也都低了 1000 元。
就產品差異化功能和定價來說,OPPOFind X7 系列的确與前兩者做到了一定區分。
當然,單款產品的競争只是一時,公司層面的創新力才是根本。"OV 米 " 的競争對手既是華為,也是對方。
高端市場需要品牌和技術的長久積累,這是蘋果、三星、華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也是 OPPO、vivo、小米,以及榮耀,需要用更多時間和投入去構建的目标。從這個層面來說,"OV 米 " 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