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苏州80后上位,父子身家300亿,欢迎阅读。
从一位无资金、无技术的退伍通信兵开始,敢想敢干的苏商崔根良,用 30 年时间,成功打造出一个横跨光纤、电缆、新能源、银行、农兽药等领網域的亨通集团。如今,随着权力向儿子崔巍转移,亨通集团进入 " 二代掌权 " 的新时期,可如何解决眼前的麻烦,也成为摆在这位 80 后身上的难题。
作者 | 冯晨晨
编辑 | 刘肖迎
运营 | 刘 珊
苏州老兵的 " 三板斧 "
苏州,从来不缺少造富故事。
自明清时期至今,在苏商文化的熏陶与发展下,孕育出不少富豪,登上历史课本的张謇、波司登老板高德康,甚至被中国民间恭奉为 " 文财神 " 的范蠡,也有生于苏州地带的说法。
而一手打造了亨通集团的创始人崔根良也是其中之一。2023 年 10 月的《胡润百富榜》上,崔根良与其子崔巍,以高达 300 亿元的财富,再度稳居苏州十大富豪之列,比上一年整整增加 80 亿元,也成了崔姓首富。
崔根良的财富来源,是以亨通集团为核心的庞大资本版图。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亨通集团总资产达 920 亿元,不到 6 年实现翻倍,同期营收也达到 500 亿元。凭借亮眼的表现,亨通集团长期成为中国企业 500 强等榜单的常客。
目前,亨通集团控制着 4 家上市公司,且为苏农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市值合计超 500 亿元。这些公司中,不仅有老牌光纤龙头亨通光电,还有崔根良最近几年不断收于麾下的锂电池材料供应商盟固利,农兽药厂商瀚叶股份,以及印尼上市的 PT VOKSEL ELECTRIC TBK,并共同组合出亨通集团。
不过,上市超过 20 年,且集光纤网络、电网、海上风电、海底光缆建设等业务于一身,并位列光纤网络领網域前三名的亨通光电,依旧是亨通集团最为核心的企业。2023 年前三季度,亨通光电实现营收 351 亿元,达到亨通集团同期总营收的七成。相比之下,盟固利、瀚叶股份的合计营收不过 22 亿元,甚至不及亨通光电的 " 零头 "。
1 月 31 日,有近 20 万股东的亨通光电发布最新业绩预告,预计 2023 年实现净利润 20.58 亿 ~23.75 亿元,同比增加 30%~50%,扣非净利润 18.79 亿 ~22.33 亿元,同比大涨 22%~45%。要知道,去年前三季度,亨通光电的净利润虽达到 17.87 亿元,但增速却低于全年平均水平的近一半,因此第四季度出现明显回暖。
至于亨通光电这位亨通集团核心的诞生,则与崔根良发迹故事中,成功打出的 " 三板斧 " 有关。
上世纪 90 年代,通信兵出身的崔根良,在退伍不久后,凭借多次为当地乡镇企业充当 " 救火队长 " 角色,在帮助企业起死回生的同时,也积累下了一定的经验、关系与信誉。随后,嗅到通信行业商机的崔根良,想在此发力,可奈何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如何创业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难题,而一个 " 借力 " 的想法,在他腦海中诞生。
▲(崔根良)
他先是 1991 年,与江苏省通信电缆厂合作,通过让对方参股和技术支持的方式 " 借鸡生蛋 ",第二年又与实力更强的武汉邮电科学院合资创办公司,成功入局光纤生意,实现 " 借梯登高 "。到了第三年,实力大增的崔根良,获得与日本企业商谈的机会,不仅从美英等国家引进先进流水线,还为后续产品出海有所铺垫,而这就是 " 借船出海 "。
仅三年时间,崔根良便通过上述 " 三板斧 ",迅速实现资本跳跃。而崔根良能够成功,不仅是善于借助外界力量达到自身目的,更与能在时代背景下能够抓住机会有关。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开始对通信线路更新,并布设 " 八纵八横 " 光缆干线工程,迅速站稳脚跟的崔根良成功抓住机会,带领亨通进入发展快车道,并做到通信电缆产销量全国第一。不过,崔根良深知,光纤技术才是光缆通信行业的核心所在,但受技术困扰,崔根良一度只能 " 干着急 "。
可崔根良想不到,就在自己一筹莫展之际,机会来了。
21 世纪初,一场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到来,使得光通信行业受到重大冲击,国内外一片哀嚎,又一次看到机会的崔根良,不仅迅速以 " 白菜价 " 收购设备与工厂,还借机网罗到不少人才,为攻克光纤技术打下基础,而亨通光电 2003 年的成功上市,更是解决了资金难题。
万事俱备,崔根良便带领团队,通过研究国外技术并加以改造的方法,不仅成功研制出价格相比国外,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光纤及相关配套,更是令亨通光电进入高速发展期。2004 年,亨通光电的营收还只有 6 亿元,到了 2014 年便突破百亿大关,并在 2017 年突破 200 亿大关。
可就在亨通光电高歌猛进之时,一场危机也悄然而至。
大胆尝试留下的隐忧
2019 年,61 岁的崔根良,迎来人生中的又一次考验与抉择。
由于 4G 建设进入尾声,加之我国光纤用户渗透率超过 90% 大关,使得光缆的需求大幅下滑,并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在招标价格下滑等影响下,亨通光电不仅营收下滑,净利润更是腰斩,从 26.47 亿元降至 13.4 亿元,并在 2020 年继续出现 13.48% 的下滑。
受此拖累的亨通集团,营收也在 2018 年 ~2020 年,从 468.86 亿元降至 457.24 亿元。
其实,自 2016 年开始,亨通光电与亨通集团的营收与利润的增速,便已达到顶点,并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只不过 2019 年达到一个低点。也正因此,身为亨通集团灵魂人物的崔根良,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并开启新一轮的尝试,而海洋业务就是一大主攻方向,主要平台依旧是亨通光电与亨通集团。
崔根良先是在 2019 年,通过亨通光电以 3 亿元现金和发行 4764 万股份,合计 10 亿元的价格,拿下华为海洋 51% 的股份,增强在海洋通信行业的话语权,华为还因此成为亨通光电的第三大股东。但 Choice 数据显示,华为方已在 2021 年第四季度退出十大股东行列,按同期第十大股东持股 0.52% 的情况来看,或已套现离场。
2020 年年底,亨通光电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增发,并获得高达 50 亿元的资金,而主要目的就是深远海风电安装平台以及跨洋海缆通信项目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以继续巩固亨通光电在海上风电工程等领網域的份量,只不过,3 年过去,亨通光电依旧表示,平台还在建设中。
其实,除在海洋领網域的发力外,崔根良还通过亨通集团,不断将版图的触角向外延伸。而亨通集团增资成为苏农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正是 2019 年的事。
2021 年 5 月,亨通集团还出资 13.52 亿元,竞得主打农兽药业务的上市公司瀚叶股份的 14.32% 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并在第二年 4 月,继续通过集团旗下的苏州亨通永旭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 8.7 亿元的价格,获得 10.34% 的股权,至此成为新东家。
可即便如此,这些动作也不过是崔根良布局的一角。据「市界」不完全统计,2019 年 ~2023 年,仅亨通光电的并购事件合计金额,就高达 140 亿元,是上个 5 年的近 3 倍,给出的目的也多为多元化战略。可以说,亨通集团能有如今的资本版图,离不开崔根良的这次扩张。
不过,在崔根良豪掷千金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
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末,亨通光电的货币资金为 87.78 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是 4.63 亿元,仅短期负债一项就高达 96 亿元,再加上 21 亿元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因此出现一定的资金缺口。作为 " 友商 " 的中天科技,则长期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同期甚至有超过 80 亿元的 " 富裕 "。
其实,亨通光电当年募资的 50 亿元中,除扩张业务所用外,还留下 14.5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通过财报不难看出,亨通光电长期处于资金短缺的状态,虽然在募资后过了三年 " 富裕日子 ",但新的资金缺口已经出现,不仅接近 20 亿元大关,与上一年间产生的差值,也是近几年来最大的一次。
对于崔根良父子而言,更大的困难来源于亨通集团。同样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集团的货币资金为 107.84 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 13 亿元,而短期借款一项就达到 186.55 亿元,再加上 26.41 亿元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指标,短缺金额可达近百亿元。
Choice 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亨通集团的发债次数在逐年增加,从 2021 年的 2 次,合计 10 亿元,增至 2022 年的 5 次 23 亿元,到了 2023 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 9 次 36 亿元,次数与金额均呈现增长态势。自 2023 年 11 月至今的 3 个多月里,亨通集团已连发 5 笔债券,似乎也在预示着资金紧张的加深。
"80 后富二代 " 接班,如何处理难题?
2023 年 11 月,亨通集团发生了一件大事,崔巍通过增资认缴 27 亿元的方式,将在亨通集团的持股比例,从 41.3% 提升至 73%,代替父亲成为集团新的实控人。这也意味着,身为 "80 后富二代 " 的崔巍,已接过父亲的笔,开始书写自己的资本故事。
在崔巍成为亨通集团实控人前,已进行过长达 10 年的铺垫,从旗下一家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做起,一路成为集团副总裁,并在 2021 年担任亨通光电这家核心企业的董事长。第二年,亨通集团成功入主瀚叶股份后,崔巍也随即成为其董事长。可接过权力的大棒后,崔巍得到的不仅是鲜花与掌声,更少不了责任与压力。
目前,虽然亨通集团在父亲的铺设下已格局初现,但还需要崔巍的进一步充实。如瀚叶股份这家主攻农兽药的公司,虽然亨通集团耗资超 22 亿元入主,但其 2023 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只有 4.4 亿元,不仅难挑营收大旗,何时能得到回报也成问题。不过,虽然其目前看上去无足轻重,但不排除崔根良父子对其另有用处,集团最近将铜箔业务融入其中,似乎就是一个证明。
▲(工人在生产车间忙碌)
至于新能源电池领網域的盟固利,虽然在 2023 年 8 月成功上市,并为崔根良父子上演半小时暴涨千亿市值的神话,但在强烈的行业 " 降价潮 " 冲击影响下,在 2023 年前三季度迎来营收与利润的双下滑,降幅均超过 30%,并未交出上市后合格的首份财报。而不到 18 亿元的营收,也难以在这头部效应明显的行业中,掌握话语权。
Choice 数据显示,2023 年前三季度,盟固利在电池化学品板块中的营收只能排在第 34 位,而第一名的湖南裕能,同期营收则高达 343 亿元。但好在,上市后的盟固利,有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创造进一步可能的资本,同时也能缓解崔巍与亨通集团的资金压力。
对于需要多线作战的亨通集团而言,拆分上市的确是一个应对资金压力不错的解决方式,而亨通光电耗资超 10 亿元,从华为手中拿到的华为海洋,也在更名亨通海洋光网后,传出分拆上市的计划。
其实,相比于这些还在 " 雏形 " 中的企业,亨通光电的麻烦事,同样不少。
除资金情况外,2022 年,亨通光电的智能电网业务实现收入 194 亿元,占同期总营收比例的 42%,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可其毛利率却是四大业务中最低的,只有 13.3%,主抓光纤业务的光通信板块是 20.09%,海洋能源与通信板块是 33.36%,工业智能板块则为 13.68%。如何提高毛利率,也成为摆在崔巍面前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亨通光电近两年来自于境内的收入增速正逐渐走低,境外增速则更加强劲。不过,2022 年,亨通光电的境外收入虽增长 20%,超过总营收增速的 12.58%,达到 71.44 亿元,却只占收入的 15.49%。跟随父亲的脚步,继续 " 走出去 ",也是崔巍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一个解决方法。
对于崔巍而言,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也正在诞生。华鑫证券表示,随着全球海风建设加速,预计 2020~2030 年将新增 260GW 的海上风电容量。截至 2023 年上半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总计不过 63.2GW,由于海外海缆龙头产能相对紧缺,将给亨通集团带来较大的发展潜力。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接过父亲权力后,轮到崔巍写出自己的答案了。
© 市界原创出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