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两大股东均忙于重组 郑州日产前景存疑,欢迎阅读。
一边是东风集团启动与长安汽车的大规模重组,一边是日产汽车濒临破产并在与本田合并未果后紧急启动内部重组——两大股东都忙于重组,这让合资车企郑州日产的前景充满变数。
一位接近郑州日产的消息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半年前曾有消息称,控股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下称 " 东风有限 ")可能转手郑州日产,河南国资将重新接手。" 这消息已经传了半年,但至今还没有动作,不知道是不是和东风集团的整体重组计划有关。" 该人士称。
作为日产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郑州日产的股权在过去三十年中几经变更。根据郑州日产官方网站的描述,其成立于 1993 年,最早定位为轻型商用车公司,2004 年加入东风集团,成为东风有限的全资子公司,中日双方股权占比各 50%。公司实行双品牌发展战略,拥有 NISSAN、东风两大品牌,聚焦皮卡和越野型 SUV 车型。
与东风和日产的乘用车合资公司东风日产相比,郑州日产的年销量仅是前者的近 1/20, 在东风和日产的合资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2024 年,郑州日产的累计销量仅为 39902 辆,连续第三年同比下滑,下滑幅度为 13.5%,且超过 90% 的销量来自市场需求有限的皮卡。
业绩不佳、产品少以及新能源转型滞后,都成为 " 郑州日产可能被东风转手 " 传闻的注脚。上述消息人士称,郑州日产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为东风日产代工,最主要的代工品牌是启辰,但启辰目前处于亏损,其在东风体系内何去何从同样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郑州日产的股权变动传闻,河南省国资委内部人士回复经济观察网称,目前还没有听到相关信息。
东风重组的范围与日产中国业务的新规划目前尚未有定论,而这些都将是决定郑州日产前景的关键因素。
合资三十年
郑州日产的起源可追溯至 1948 年的郑州汽车修理厂,后发展为河南省属正厅级国有企业郑州汽车制造厂,早期以生产北京二汽的 BJ130 载货卡车为主,后由于缺乏技术竞争力陷入困境,1983 年加入东风汽车联营公司,更名为 " 东风汽车联营公司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 ",生产客车和特种车辆。1993 年,郑州轻型汽车厂与日本日产汽车合资成立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最初的股东结构是:郑州轻型汽车厂持股 35%、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持股 25%(股权后被中信银行购入)、中信集团持股 10%、泰国三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持股 25%、日本日产株式会社持股 5%。
由于日产仅持股 5%,其对郑州日产的技术引入并不积极,导致郑州日产合资初期无米下锅。在此情况下,中信集团于 1997 年全面接管了亏损的郑州日产。
2003 年 6 月,东风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按 50:50 的股比成立合资公司东风有限,并成立乘用车子公司东风日产,随后将主营轻型商用车的上市公司东风股份(600006)也整合入东风有限。2004 年,东风系收购了中信集团所持郑州日产股份,郑州日产随后形成新股东结构:东风股份、东风有限和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郑州日产 51%、28.65% 和 20.35% 股权。东风汽车也成为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唯一合作制造商。
随着新技术和新车型的输入,郑州日产进入一段上升期,以 NISSAN、东风两大品牌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網域双线发展。除了最早投产的城市 SUV 帕拉丁,还在乘用车领網域推出了东风风度,以及锐骐 6、纳瓦拉等皮卡车型,不过市场销售一般,没有出现爆款。2010 年,郑州日产销量一度达到 10 万辆,但此后又开始下滑,企业净利润从 2013 年的盈利 5.55 亿元跌至 2016 年的亏损 3.58 亿元。2016 年底,郑州日产总资产为 84.51 亿元,总负债达 73 亿元。
在此情况下,郑州日产在 2017 年再度变更股权。2017 年 6 月,东风股份以 7.88 亿元的价格,将所持郑州日产全部 51% 的股权转让给东风有限,东风有限的持股比例增至 79.651%,正式控股郑州日产。2017 年 11 月,日产不再直接持股郑州日产,郑州日产变成由东风有限 100% 控股的子公司。
2019 年,东风日产将旗下合资自主品牌启辰导入郑州日产二工厂生产,该工厂也交由东风日产管理,郑州日产只剩下中牟生产基地。不过,启辰最终没能成为东风日产的第二增长曲线,启辰 2023 年和 2024 年的销量分别同比下滑 25% 和 30%,在东风日产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已不足 10%。从这一角度来说,郑州日产对东风有限而言已是投资收益低下的负资产。
合资三十年来,郑州日产虽然曾抓住皮卡和硬派越野车的市场机遇,尝试过诸多营销战略,但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转型滞后以及市场竞争激烈,郑州日产最终被不断边缘化。
前景存疑
郑州日产的前景和控股股东东风有限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当前,东风有限聚焦乘用车的战略已经实施数年,在该战略中,郑州日产的发展空间受限。
2020 年,日产发布了 "Nissan NEXT" 企业转型计划,根据该计划,东风与日产合资的东风有限此后将专注于乘用车业务。在此思路下,2022 年,东风有限大幅减持旗下主力轻型商用车板块——东风股份的股权,将 55% 的股份转让给了东风集团,只留下 5% 的股权,东风股份正式变更为东风集团的直属子公司。
目前,郑州日产虽然实行 " 商乘并举 " 的战略,产品包括皮卡、SUV 和专用车,但在销量上严重依赖皮卡。根据乘联会数据,郑州日产 2024 年近 4 万辆的总销量中,有 3.7 万辆为皮卡,在皮卡细分市场排名第六。在乘用车的电动化转型趋势中,郑州日产作为东风日产 " 代工工厂 " 的身份也不断被弱化。在新能源方面,郑州日产目前仅有一款纯电动皮卡。
一位曾在郑州日产任职的汽车业管理人士表示,郑州日产在东风体系内的定位一直比较边缘,从车型上就可以看出来,所投放的都不是股东方的最新车型和最先进技术,近几年更是已经没有什么技术投放,这也导致郑州日产在整个汽车产业的转型中处于掉队状态。
此外,东风有限自身也处于下滑通道中,因此一直在调整产能布局。2018 年,郑州日产在常州的分公司出售给东风日产,成为东风日产常州基地,但该基地已于 2024 年 6 月关闭。与此同时,东风日产郑州公司也在 2023 年卖给了上汽荣威。2024 年,东风日产销量为 72.3 万辆,同比下滑 12.7%。
不过,郑州日产对日产汽车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2025 年 1 月 8 日,郑州日产下线全新战略车型 " 硬派新玩家 "Z9,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马智欣亲自为 Z9 站台,称 "Z9 为日产在高端皮卡与越野领網域补齐了短板 "。Z9 诞生在郑州日产自主研发的 " 全球多元越野平台 " 上,有消息称,该平台也将生产悬挂 NISSAN 标的皮卡,后续进军全球市场。
此外,拓展海外业务也是当前郑州日产的战略之一,其目前已在苏丹、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合作建立了 3 个 KD 组装工厂。
目前东风集团和日产汽车都身陷重组传闻当中,其中日产更是面临破产风险。在日产汽车最新发布的扭亏计划中,关闭工厂和裁员将是主要的降本举措,这些举措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在此情况下,郑州日产将不得不进入靠自己 " 丰富商品线 " 的自主发展状态。
2024 年 5 月,郑州日产高层变更,来自郑州日产体系内的孙延伟担任总经理;原东风柳汽副总经理姚利文任郑州日产党委书记。孙延伟表示,未来郑州日产将以 " 越野化、新能源化、国际化 " 作为定位展开事业布局,通过丰富商品线和国内国际市场齐发力,2027 年重回 10 万辆。其中,2025 年的经营目标为:销量挑战 6.1 万辆,国内市占率 12.3%,出口销量翻番。
另一个将影响郑州日产将来发展道路的因素是,河南省是否会重新考量郑州日产对于本省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虽然近几年不少车企在河南建立了生产基地,但河南本省汽车企业实力有限,郑州日产作为最 " 资深 " 的合资车企,将来是否会被河南国资再接手,这一可能性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