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蔚来全新EC6设计细节发布、特斯拉新技术平台转至德州工厂研发,欢迎阅读。
国内资讯
1.9 月 15 日上市,蔚来全新 EC6 设计细节发布
2. 吉利银河 L6 首台量产车下线
3.11.98 万起,2024 款几何 G6 上市
4.Apollo 出行终止收购威马汽车
5. 商汤智能汽车业务或将分拆独立融资
国外资讯
1. 特斯拉下一代技术平台转至德州工厂研发
2. 双电机 /550 马力,大众 ID.X Performance 发布
3. 丰田高管:纯电版埃尔法或中国首发
9 月 15 日上市,蔚来全新 EC6 设计细节发布
今日,蔚来汽车正式官宣,全新 EC6 将于 9 月 15 日发布,同时发布了新车的设计细节。
下面,结合我们抢先实拍的静态体验视频,一起看看全新 EC6 的亮点信息。
全新 EC6 前脸的亮点之一是 Double Dash 分段式日间行车灯,NT2.0 标志性的设计都有保留, 配备了贯穿式尾灯,以及由车顶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组成的「瞭望塔」。
与全新 ES6、ES8 一样,全新 EC6 也采用了纯平侧窗设计,营造纯粹观感的同时也可以优化 NVH 表现。
同为轿跑 SUV,全新 EC6 整体比 EC7 更低趴,采用短前后悬的设计,车尾宽肩的设计配合溜背造型,增强了纯粹的视觉效果,而主动升降尾翼扬起后会显得更加凌厉。
全新 EC6 的专属车身色是灵境紫,内饰则沿用了 NT2.0 平台的设计,新增专属的丹霞红、晨湖蓝和薄藤紫三种配色。
动力方面,该车将搭载双电机四驱动力系统,其中前电机功率 150kW,后电机功率 210kW,电池包则可以选择 75kWh、100kWh 等容量。
全新 EC6 今日开启预订,并将于 9 月 15 日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在此期间预定可限时享 1 万锁单积分。
吉利银河 L6 首台量产车下线
今日,吉利银河 L6 首台量产车正式下线。
银河 L6 定位紧凑型轿车,车身尺寸为 4782/1875/1489mm,轴距为 2752mm。
新车在成都车展开启预售,售价区间 12.8-15.8 万元,将于 9 月 16 日正式上市。
银河 L6 的外观设计与银河 L7 一脉相承,以封闭式前脸搭配贯穿式灯带及分体式大灯组,两侧日行灯采用竖状布局,颇具辨识度。
侧面看来,新车采用溜背式造型,配备隐藏式门把手和低风阻轮圈;尾部则采用贯穿式尾灯以及大尺寸扩散器,提升造型层次感。
车内采用全新样式的多功能方向盘 + 怀挡设计,同时取消了副驾屏,配备了 10.25 英寸液晶仪表 + 13.2 英寸竖状中控大屏,前排更加简洁。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 e-CMA 智能电混架构,由 1.5TD 雷神混动发动机 + 3 挡变频电驱 DHT Pro 组成,系统综合功率 287kW,综合扭矩 535N · m,零百加速最快 6.5s,百公里亏电油耗 4.55L。
续航上,新车提供纯电续航 60km 和 125km 两种续航版本选择,综合续航最高可达 1370km,并全系标配快充和对外放电功能。
11.98 万起,2024 款几何 G6 上市
9 月 10 日,2024 款几何 G6 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四款车型,起售 11.98 万元。
新车定位 A 级纯电轿车,车身尺寸为 4752/1804/1520mm,轴距 2700mm。
新车外观并未做出大的调整,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前日间行车灯与灯带组合形成贯穿式风格;侧面标配隐藏式电动门把手,并沿用了现款的 16 英寸轮毂,高配车型将配备全新样式的 17 英寸低风阻轮毂。
内饰上,新车新增远山黛配色, 其车机搭载了华为 HarmonyOS 系统和麒麟 9610A 7nm 制程 8 核芯片,并配备 14.6 英寸中控螢幕,内置「小何 AI 助手」支持主副驾双音区控制,并可实现「可见即可说」。
同时,车辆还新增了「驻车舒享」和锁车下电功能,能够更好的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动力方面,新车提供 100kW 和 150kW 两款电机可选,其中 150kW 电机版本零百加速时长为 6.9S。
续航上,新车搭载 46.11kWh 和 53.4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里程分别为 410km 和 500km ,并采用 CTP 无模组技术,在续航以及车内空间都进行了优化。
此外,新车还支持超级快充,充电 8 分钟续航可增加 100km,30-80% 充电时间仅 20 分钟。
Apollo 出行终止收购威马汽车
9 月 8 日晚,Apollo 出行发布公告称,相关各方已同意终止收购威马汽车。
公告提及终止收购的原因包括全球市场动荡及地缘政治冲突、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以及疫情后短期经济复苏等商业因素。
威马汽车也表示,自愿终止与 Apollo 出行在港交所的 RTO 进程。目前,威马仍是 Apollo 出行的重要股东。
威马汽车曾几度想要通过上市来缓解资金压力,但均无果。
今年 1 月 11 日,Apollo 出行全资附属公司与威马控股有限公司订立收购協定,拟 20.23 亿美元收购其全资附属公司 WM Motor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 的全部已发行股本。
交易前,威马就持有 Apollo 出行 23.67% 的股份,所以这一合作被业界视作威马「借壳上市」,当时有消息称,威马可能在今年二季度完成挂牌。
如今,Apollo 出行宣布放弃此次收购计划,意味着威马汽车的这场自救行动以失败告终。
商汤智能汽车业务或将分拆独立融资
据红色星际报道,商汤科技正在拆分绝影智能汽车事业群,独立成为一个公司,然后进行独立融资。
据悉,拆分之后的绝影,将由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绝影智能汽车事业群总裁王晓刚担任负责人。
商汤科技是一个人工智能平台公司,于 2016 年进军汽车领網域。「绝影」是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新品牌,拥有五大产品线,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
商汤曾和本田达成合作,共研 L4 自动驾驶技术,并与国内外多家 Tier 1 建立合作关系,同时有超过 10 家国内和国际 OEM 厂商定点商汤作为车载视觉技术供应商。
但商汤正面临营收增长停滞,亏损依旧不减的状态,这是其拆分绝影的原因之一,商汤希望能通过独立融资来维持汽车业务的经营。
一位知情的资本人士对绝影融资采取观望的态度,还没有深度参与。「绝影的估值不低,但是业务亮点一般,最重要的智驾,目前量产上车的情况落后其他头部 Tier 1。」
特斯拉下一代技术平台转至德州工厂研发
据外媒报道,沃尔特 · 艾萨克森 ( Walter Isaacson ) 所著的新传记作品《埃隆 · 马斯克》将于 9 月 12 日发布,与媒体提前发布了一些摘录信息。
据悉,特斯拉的下一代平台可能不会按原计划在墨西哥工厂打造,而是在得州工厂进行初步研发。
马斯克解释,特斯拉的工程部门要全力以赴才能取得成功,但让每个人搬到墨西哥是不可能的。
传记介绍,今年二月,特斯拉举行了一次电动汽车设计审查会议,首席设计师 Franz von Holzhausen 展示了 2.5 万美元车型和 Robotaxi 设计。
马斯克对 Robotaxi 的热情远高于对 2.5 万美元车型,他十分期望通过 Robotaxi 重新定义交通。
对于 Robotaxi 车型,马斯克觉得能够实现「无论生产都多少辆都是供不应求」,希望有一天能达到年销量 2000 万辆。
目前,FSD 还是未完成态,但就外媒分享的信息来看,马斯克对于 Robotaxi 的态度很激进,将其视为一款「巨大革命性产品」:
「This is the product that makes Tesla a ten-trillion company. People will be talking about this moment in a hundred years.(这款产品将使特斯拉成为价值十万亿的公司。百年后人们将会谈论这一时刻。)」
至于目前还在人们猜测中的下一代平价车型—— 2.5 万美元的小车,马斯克曾在 2020 年讨论过这款车型设计,但随后搁置。他认为,Robotaxi 的出现会使另一款车变得不必要。
但设计师 Franz von Holzhausen 仍然保留了这个「影子项目」。
海外平台还流传出一张新车空间示意图,目前还不知道这款车是 2.5 万美元车型,还是 Robotaxi 的原型,但从这个设计来看,更偏向于出行场景。
双电机 /550 马力,大众 ID.X Performance 发布
9 月 8 日,大众发布 ID.X Performance 概念车,新车基于 ID.7 打造,定位纯电运动豪华轿车。
外观方面, ID.X Performance 概念车以 ID.7 的外观为基础,配备了前分流器、后扩散器、侧裙以及碳纤维尾翼,并采用黑色主色调 + 红色线条搭配的设计,令整车外观更加张扬、运动。
新车配备了全新的 20 英寸运动合金轮毂赛车轮胎,以进一步提升车辆的运动感。
内饰方面,新车依旧配备了黑色为主加以红色点缀的设计风格,中控区網域布局与 ID.7 保持一致。
新车座椅照片尚未公布,但据官方透露,新车配备了碳纤维桶椅,能够在激烈驾驶中提供更好的支撑。
动力表现上,新车配备双电机,前电机为异步电机,后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总功率为 411kW。整车的扭矩输出和后桥差速锁将由动态管理系统控制,能够更精准地控制车辆动力输出。
此外,新车还将支持快速充电技术,充电功率最高可达 200kW。
丰田高管:纯电版埃尔法或中国首发
日前,丰田子公司丰田车体的社长松尾胜博在受访时预告,丰田将投放纯电动 MPV。
该公司主要负责丰田旗下埃尔法、诺亚等中型以上 MPV 从开发到生产的工作。
关于埃尔法,丰田已明确将推出插电混动版,但尚未官宣纯电版本投放计划。
松尾胜博表示,即使从丰田(重视多种动力形式)的「全方位战略」来考虑,也希望努力推进(纯电 MPV),有助于刺激顾客需求,提高竞争力。
一同接受采访的董事水涧英纪表示,存在纯电动 MPV「在中国一下子普及的危机感」。
此外,他还暗示称虽然新车发布时间未定,但内部将讨论率先中国而非日本推出。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