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造车这场游戏,贾跃亭和许家印都在“挣扎”,欢迎阅读。
导语
Introduction
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靳鹏辉
如果将造车比作一场游戏,大概率会有三种结局:获得胜利、彻底失败、不断挣扎。在愈发残酷竞争的不断拷打下,能够成功突围的参与者无疑少之又少。相比之下,大多数品牌迎来的都是致命深渊,最终被不留情面的淘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 " 另类 "。每当你认为它们会一蹶不振,却总能想尽一切办法回光返照。
由此聚焦今天文章的主角法拉第未来与恒大汽车,显然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而在展开介绍之前,首先想要聊聊两家车企背后充满争议与质疑的两位创始人——贾跃亭与许家印。
虽然他们年龄相差 15 岁,但在那个暗潮涌动的时代,都凭借自己的努力从农村走向城市,而又凭借某种机缘巧合打下了属于自己的江山。
紧接着,随着各自在互联网与地产板块的 " 崩盘 ",又纷纷瞅准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企图逆袭,甚至还有过一段短暂的 " 牵手 "。
贾跃亭与许家印的一番操作,好像是在论述:" 有时候风口来了,猪都会飞起来。"
然而,事与愿违," 风口总会有,可猪未必常有。"
造车,终归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每一环都不能出现偏差,并且需要带着绝对的敬畏之心。法拉第未来与恒大汽车的现状,都证明了这场游戏的通关难度有多恐怖。
只不过,相比那些彻底出局的失败者,它俩还在折腾,试图重新回到牌桌之上。而就在本周,命运多舛的法拉第未来与恒大汽车,纷纷迎来了新动向。
贾跃亭与许家印的 " 造车梦 ",看似并没有熄灭。
迟到 6 年,跳票 5 次,终于交付
试问,你知道车圈之中,还有哪家车企愿意耐下性子 " 六年磨一剑 " 推出一款新车吗?想必答案已经摆在那里,贾跃亭和他一手创建的法拉第未来。
因为就在几天前,该品牌旗下的首款,也是唯一一款在售产品 FF 91,终于在跳票 5 次之后正式开启了 " 交付 "。
活动现场,神采奕奕的贾跃亭亲手把钥匙交给了首位用户,并表示为法拉第未来的一个重要拐点。
但仔细了解后得知,所谓 " 首位用户 " 的真实身份,其实是美国南加州的汽车经销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私人车主。至于这家新势力造车,何时才能实现大规模交付,似乎仍无明确的时间节点。
由此将视线拉回到当地时间 5 月 31 日,千呼万唤驶出来,本段的主角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 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
线上发布会,贾跃亭在一大段参数配置分享过后,公布了 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 的售价—— 30.9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19.5 万元)。
做一个简单的类比,目前位于北美市场,宾利欧陆 GT 的起售价只需要 23 万美元,劳斯莱斯魅影的起售价则为 33 万美元。换言之,在贾跃亭的认知中,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 完全可以和这些传统豪车平起平坐。
而关于它,行业中也总有人愿意进行吹嘘,说辞无外乎集中在:作为一款设计立项许久的车型,放至当下仍具有十足的竞争力,继续扮演着 " 行业颠覆者 " 的形象。
可事实,果真如此?如今对于一款超豪华新能源车的评判标准,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 的技术领先性所剩无几。
并且目标客户群看重的做工、质感、品控,也不是缺乏量产经验法拉第未来所擅长的,那么终端消费者凭什么为其买单?
与此同时,身处美国本土市场,特斯拉一家独大的格局还在加剧,福特、通用等老牌劲旅的电动化转型同样正在发力,那么留给法拉第未来的机会又有多少?
毫无疑问,一个个尖锐的问题明晃晃的摆在那里。
当然,在贾跃亭的愿景中," 我们的目标基本上都是塔尖的用户,永远不会推出 50 万元以下的产品。"
不知为何,听到上述表态后,越来越觉得关于造车这场游戏,车本身能否卖好是次要的,关键还得依靠一个个自圆其说的故事,在资本市场不断大展拳脚,收割优质韭菜。
或许,那才是法拉第未来的 " 主业 "。
中东土豪,5 亿美元,雪中送炭
反观恒大汽车,类似的道理同样适用。
北京时间 8 月 14 日深夜,其突然发布公告,获得由阿联酋国家主权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 阿联酋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 纽顿集团首笔 5 亿美元(约 36 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另有 6 亿人民币过渡资金,将自公告后 5 个工作日陆续到账。
消息一出,恒大汽车迅速成为话题中心。
港股第二天开盘,其股价直线拉升,一度涨幅超过 45%。更加夸张的是,如果按照复盘当日每股 1 港元的价格对比,短短 13 个交易日,直线拉升超过 145%。
进一步了解后得知,此次纽顿集团所有战投资金,将全部用于恒大汽车天津工厂,确保恒驰 5 正常生产,以及恒驰 6、恒驰 7 的陆续量产。同时,还将协助后者开拓海外市场,实现每年向中东出口 3 万 -5 万辆新车。
而对于这笔融资,有网友不禁调侃:" 隶属于人傻钱多中东土豪的极限抄底。"
根据股份认购協定,纽顿集团将获得恒大汽车扩大股本后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约 27.50%,该拟议交易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
后续,如果一切顺利,结合最新的持股结构,纽顿集团也将超越恒大集团,仅仅花费 5 亿美元成为恒大汽车的单一最大股东。
顺势,新的问题随之涌现,纽顿集团究竟是谁?总结下来,一家披着 " 阿联酋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 标签,本质上与中国颇有渊源的公司。
其前身为就是位于天津的新势力造车艾康尼克,由创始人吴楠在 2016 年一手建立。3 年后,以近 8.7 亿元收购天津美亚获得整车生产资质,但碍于种种原因慢慢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
很快,时间来到 2022 年 6 月,这家车企宣布将全球总部迁往阿联酋,品牌名从 " 艾康尼克 " 改为 " 纽顿 "。5 个月后,成功 " 借壳 " 位于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纽顿集团分别于 2022 年 6 月 6 日和 2022 年 8 月 15 日与浙江金华开发合作方签署了《投资協定》,将在华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作为中国总部,涵盖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职能,并拟投资 100 亿元建厂。
翻阅纽顿集团披露的财报,自 2020 年起到 2022 年,营收一栏均为零,没有产生任何净收入,并且 3 年间净亏损分别约为 1265 万美元、1306 万美元、4125 万美元。截至 2022 年,公司总负债约 7197 万美元,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 2.12 亿美元。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从中都感受到了熟悉的 " 画风 ",一股浓浓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扑面而来。
不过,相较恒大汽车,更像是 " 小巫见大巫 "。作为佐证,结合它复牌时披露的数据,仅仅用时 2 年,累计亏损便达到恐怖的 840 亿元,2022 年负债总额为 1838.72 亿元。
截至 2022 年末,恒大汽车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 116.26 亿元,集团逾期商票累计约 185.12 亿元,而其总资产为 1152.2 亿元,已是资不抵债。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与纽顿集团的 " 牵手 ",网友不禁调侃:" 像极了一次各怀鬼胎的弱弱互助,位于资本市场空手套白狼可能才是目的。"
至于后者雪中送炭的 5 亿美元,能否拯救深陷泥潭的恒大汽车,就眼下其焦头烂额的现状来说,无疑还远远不够。市场层面,寄希望于通过 " 出海 " 自救,看似也是一步变数颇多的冒险。
总之,无论贾跃亭与他的法拉第未来也好,许家印与他的恒大汽车也罢,此刻都是在一根摇摇欲坠的钢丝上艰难行走,稍有不慎便会坠落深渊。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将会遇到的挑战只增不减。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造车这场游戏又将何去何从?
没有谁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