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理财经验: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广发证券称将拥抱科技革命大潮求发展,欢迎阅读。
2025 年 3 月 28 日,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000776.SZ,下称 " 广发证券 ")发布 2024 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271.99 亿元,同比增长 16.74%;实现归母净利润 96.37 亿元,同比增长 38.11%。其中第四季度表现最为亮眼,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0.62 亿元和 28.72 亿元,季度同比增长率高达 52.51% 和 145.97%。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经济转型、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作为国内首批大型综合类券商,广发证券在面对充满挑战的宏观形势与深刻变化的行业格局时坚守 " 功能性 " 定位,切实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从而使得各项工作稳中向好,主要经营指标位居行业前列。
广发证券董事长林传辉表示,过去的一年,公司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回归行业本源谋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耕 " 五篇大文章 " 展现新作为。2025 年,资本市场 "1+N 政策 " 将持续落地走实,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公司将坚守主责主业,把发挥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在拥抱科技革命中积极创新变革,努力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广发力量。
四大业务齐头并进,业绩连续多年稳居前列
作为我国头部券商的代表之一,广发证券拥有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交易及机构和投资管理四大业务板块,具备全业务牌照;并先后设立期货子公司、公募基金子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和资产管理子公司等,以独有的价值理念和务实的创业作风,打造了布局完善、实力强劲的全业务链条,其主要经营指标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券商前列。
2024 年,广发证券四大业务板块均实现稳健增长,其中,财富管理业务总收入为 117.4 亿元,同比增长 11.48%;投资银行业务总收入为 7.86 亿元,同比增长 35.08%;交易及机构业务总收入为 69.72 亿元,同比增长 87.98%。
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截至 2024 年末,广发证券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过 2600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 22%;沪深股票基金成交额达 23.95 万亿元(双边统计),同比增长 28.98%;融资融券余额突破 1036.86 亿元,同比增长 16.52%,市场份额达 5.56%,客户资产配置需求持续释放。拥有投资顾问团队超 4600 人,蝉联行业第一(母公司口径)。境外金融产品销售净收入、保有量及多市场交易佣金均实现同比增长。
投行业务实现逆周期增长。2024 年,广发证券股债承销规模均进入行业前十。在股权融资方面,公司完成 A 股股权融资主承销金额 86.66 亿元,市场份额逆势提升;同时境外完成 14 单港股 IPO 及 1 单美股 IPO,根据 Dealogic 统计,按 IPO 和再融资项目发行总规模在所有承销商中平均分配的口径计算,在中国香港市场股权融资业务排名中资证券公司第四。债务融资方面,公司主承销发行债券 665 期,同比增长 59.86%;主承销金额 2963.22 亿元,同比增长 21.22%。在中资境外债业务方面,完成 60 单债券发行,承销金额 110.22 亿美元。并购重组业务主导完成 5 单境内重大交易,涉及金额 133.57 亿元。
投资管理板块优势巩固。广发证券旗下控股子公司广发基金和参股子公司易方达基金合计管理公募基金规模超过 3.5 万亿元,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分别排名行业第三和第一(数据来源:Wind,公司统计)。全资私募基金子公司广发信德聚焦布局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企业服务等行业,2024 年三季度管理基金月均实缴规模超过 175 亿元(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境外,集团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投资(香港)聚焦高端制造、TMT、大消费、生物医疗等核心领網域进行投资布局,部分项目已成功通过并购退出或在中国香港、美国等证券交易所上市。
交易及机构业务板块持续发力。作为场外衍生品业务一级交易商,广发证券交易业务稳居第一梯队,为上交所、深交所的 800 余只基金及全部 ETF 期权提供做市服务,为中金所的沪深 300 股指期权、中证 1000 股指期权提供做市服务,为 43 家新三板企业提供做市服务。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和柜台市场发行私募产品 84691 只,合计规模人民币 9007.44 亿元;FICC 业务多策略规模持续增长;公募基金托管存续规模排名行业第五。
以客户为中心 锤炼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广发证券坚持以投资者为本,通过锤炼全业务链、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对个人投资者、机构客户、企业客户等不同客群的服务质效,并以良好的发展成果回馈投资者。
针对个人投资者,广发证券坚定不移地加快向买方投顾转型,与投资者利益保持高度一致,财富经纪业务转型改革逐步落地见效,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综合能力持续增强,代销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行业排名稳居第三。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广发证券拥有全国 356 家分公司及营业部,实现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覆盖;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市营业网点家数及覆盖占比均居行业第一,为公司业务开展提供了广泛的市场触角,为客户积累和服务提供重要支撑。2024 年,广发证券还获得首批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资格,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助力居民财富跨境配置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机构客户服务方面,广发证券卓越的研究能力屡获殊荣,连续多年荣获证券时报最佳分析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中国证券业分析师金牛奖等主流评选的机构大奖,并名列前茅。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其股票研究范围涵盖境内 28 个行业的 993 家 A 股上市公司,以及在中国香港或海外上市的 169 家公司。2024 年,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线,广发证券还举办了 " 聚焦新质生产力 "" 固本培元 "" 预见 2025" 等大型策略会,搭建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交流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首次在中国香港举办投资策略会,重点服务海外机构投资者。
在企业客户服务方面,广发证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构建全业务链、全生命周期的投资银行服务体系,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初心,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打造产业投行、科技投行。截至 2024 年末,公司作为主办券商持续督导挂牌公司共计 44 家,其中 " 专精特新 " 企业占比达 84.09%。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债券业务服务国家战略,报告期内,主承销各品种科技创新债券 110 期,承销金额 344.79 亿元;主承销各品种低碳转型和绿色债券 18 期,承销金额 56.31 亿元;主承销乡村振兴债券 5 期,承销金额 11.19 亿元。
此外,广发证券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区網域发展政策指导方向,践行 " 一个广发 " 展业模式,主办新质生产力并购论坛、广东资本市场并购联盟成立大会等多个大型并购主题活动,致力于构建并购业务生态圈,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促进资产资本有序循环。报告期内,公司产业研究院持续打造产、学、研、投、融生态,赋能各业务板块发展,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与产业规划提供研究支持,探索与重点科研高校建立产业孵化转化合作机制,发挥 " 科技 - 金融 - 产业 " 的桥梁作用。
深耕 " 五篇大文章 " 全面发力科技金融
作为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成立的第一批券商中为数不多的未经历过因经营亏损而接受注资和重组的主要券商之一,广发证券始终保持强烈的家国情怀,秉持 " 以价值创造成就金融报国之梦 " 的使命感,传承以 " 知识图强,求实奉献 " 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发扬 " 博士军团 " 的优秀文化基因,以知识为保障,以专业为基石,服务实体经济量质双升。
报告期内,广发证券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耕 " 五篇大文章 "。公司在科技金融方面重点发力,股权投资 30 家科创企业,为 42 家科技企业股债融资 1470 亿元,设立 6 只科创产业投资基金,满足各类科创主体投融资需求。持续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发布《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蓝皮书》等 11 篇深度研究报告,支持绿色领網域产业研究;承销发行 7 单绿色 ABS 项目,融资 147.59 亿元,为绿色产业提供多样融资渠道;自有资金投资绿色债券 59.93 亿元,为绿色领網域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加大养老金融业务布局,累计发行养老目标基金产品 24 只,合计规模 69 亿元,打造多层次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探索数字金融应用与实践,累计落地 43 个 AI 大模型应用,场景数量和业务覆盖率保持行业领先。
同时,广发证券坚守 " 金融报国、金融为民 " 的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报告期内,公司聚焦 " 乡村振兴、助学兴教、金融赋能、医疗救助 " 等领網域,公益支出达 2267.60 万元。发起设立的广发公益基金会累计公益支出超过 3 亿元。在 ESG 治理水平提升上,公司加强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严守合规经营底线,提高投资者保护和股东利益回报水平,综合实现每股社会经济贡献值 4.29 元,连续多年被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系列。
展望未来,广发证券董事长林传辉强调称,在金融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站在证券行业深度变革的历史关口,广发人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求发展,在拥抱科技革命的大潮中求发展,在创新变革中求发展,奋力谱写建设国际一流投行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