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2024年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廣發證券稱将擁抱科技革命大潮求發展,歡迎閱讀。
2025 年 3 月 28 日,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000776.SZ,下稱 " 廣發證券 ")發布 2024 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 271.99 億元,同比增長 16.74%;實現歸母淨利潤 96.37 億元,同比增長 38.11%。其中第四季度表現最為亮眼,實現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80.62 億元和 28.72 億元,季度同比增長率高達 52.51% 和 145.97%。
過去的一年,是我國經濟轉型、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作為國内首批大型綜合類券商,廣發證券在面對充滿挑戰的宏觀形勢與深刻變化的行業格局時堅守 " 功能性 " 定位,切實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從而使得各項工作穩中向好,主要經營指标位居行業前列。
廣發證券董事長林傳輝表示,過去的一年,公司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初心,回歸行業本源謀發展;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耕 " 五篇大文章 " 展現新作為。2025 年,資本市場 "1+N 政策 " 将持續落地走實,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公司将堅守主責主業,把發揮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在擁抱科技革命中積極創新變革,努力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貢獻廣發力量。
四大業務齊頭并進,業績連續多年穩居前列
作為我國頭部券商的代表之一,廣發證券擁有投資銀行、财富管理、交易及機構和投資管理四大業務板塊,具備全業務牌照;并先後設立期貨子公司、公募基金子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另類投資子公司和資產管理子公司等,以獨有的價值理念和務實的創業作風,打造了布局完善、實力強勁的全業務鏈條,其主要經營指标連續多年穩居中國券商前列。
2024 年,廣發證券四大業務板塊均實現穩健增長,其中,财富管理業務總收入為 117.4 億元,同比增長 11.48%;投資銀行業務總收入為 7.86 億元,同比增長 35.08%;交易及機構業務總收入為 69.72 億元,同比增長 87.98%。
财富管理轉型成效顯著。截至 2024 年末,廣發證券代銷金融產品保有規模超過 2600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約 22%;滬深股票基金成交額達 23.95 萬億元(雙邊統計),同比增長 28.98%;融資融券餘額突破 1036.86 億元,同比增長 16.52%,市場份額達 5.56%,客戶資產配置需求持續釋放。擁有投資顧問團隊超 4600 人,蟬聯行業第一(母公司口徑)。境外金融產品銷售淨收入、保有量及多市場交易傭金均實現同比增長。
投行業務實現逆周期增長。2024 年,廣發證券股債承銷規模均進入行業前十。在股權融資方面,公司完成 A 股股權融資主承銷金額 86.66 億元,市場份額逆勢提升;同時境外完成 14 單港股 IPO 及 1 單美股 IPO,根據 Dealogic 統計,按 IPO 和再融資項目發行總規模在所有承銷商中平均分配的口徑計算,在中國香港市場股權融資業務排名中資證券公司第四。債務融資方面,公司主承銷發行債券 665 期,同比增長 59.86%;主承銷金額 2963.22 億元,同比增長 21.22%。在中資境外債業務方面,完成 60 單債券發行,承銷金額 110.22 億美元。并購重組業務主導完成 5 單境内重大交易,涉及金額 133.57 億元。
投資管理板塊優勢鞏固。廣發證券旗下控股子公司廣發基金和參股子公司易方達基金合計管理公募基金規模超過 3.5 萬億元,剔除貨币市場型基金後的規模分别排名行業第三和第一(數據來源:Wind,公司統計)。全資私募基金子公司廣發信德聚焦布局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新能源、企業服務等行業,2024 年三季度管理基金月均實繳規模超過 175 億元(數據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境外,集團間接全資持股的子公司廣發投資(香港)聚焦高端制造、TMT、大消費、生物醫療等核心領網域進行投資布局,部分項目已成功通過并購退出或在中國香港、美國等證券交易所上市。
交易及機構業務板塊持續發力。作為場外衍生品業務一級交易商,廣發證券交易業務穩居第一梯隊,為上交所、深交所的 800 餘只基金及全部 ETF 期權提供做市服務,為中金所的滬深 300 股指期權、中證 1000 股指期權提供做市服務,為 43 家新三板企業提供做市服務。報告期内,公司通過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和櫃台市場發行私募產品 84691 只,合計規模人民币 9007.44 億元;FICC 業務多策略規模持續增長;公募基金托管存續規模排名行業第五。
以客戶為中心 錘煉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廣發證券堅持以投資者為本,通過錘煉全業務鏈、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對個人投資者、機構客戶、企業客戶等不同客群的服務質效,并以良好的發展成果回饋投資者。
針對個人投資者,廣發證券堅定不移地加快向買方投顧轉型,與投資者利益保持高度一致,财富經紀業務轉型改革逐步落地見效,服務居民财富管理的綜合能力持續增強,代銷非貨币公募基金保有規模行業排名穩居第三。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廣發證券擁有全國 356 家分公司及營業部,實現全國 3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全覆蓋;其中,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九市營業網點家數及覆蓋占比均居行業第一,為公司業務開展提供了廣泛的市場觸角,為客戶積累和服務提供重要支撐。2024 年,廣發證券還獲得首批跨境理财通業務試點資格,在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助力居民财富跨境配置方面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機構客戶服務方面,廣發證券卓越的研究能力屢獲殊榮,連續多年榮獲證券時報最佳分析師、新财富最佳分析師、中國證券業分析師金牛獎等主流評選的機構大獎,并名列前茅。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其股票研究範圍涵蓋境内 28 個行業的 993 家 A 股上市公司,以及在中國香港或海外上市的 169 家公司。2024 年,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主線,廣發證券還舉辦了 " 聚焦新質生產力 "" 固本培元 "" 預見 2025" 等大型策略會,搭建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者交流平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并首次在中國香港舉辦投資策略會,重點服務海外機構投資者。
在企業客戶服務方面,廣發證券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構建全業務鏈、全生命周期的投資銀行服務體系,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初心,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打造產業投行、科技投行。截至 2024 年末,公司作為主辦券商持續督導挂牌公司共計 44 家,其中 " 專精特新 " 企業占比達 84.09%。同時,公司高度重視債券業務服務國家戰略,報告期内,主承銷各品種科技創新債券 110 期,承銷金額 344.79 億元;主承銷各品種低碳轉型和綠色債券 18 期,承銷金額 56.31 億元;主承銷鄉村振興債券 5 期,承銷金額 11.19 億元。
此外,廣發證券緊密圍繞國家產業政策、金融政策、區網域發展政策指導方向,踐行 " 一個廣發 " 展業模式,主辦新質生產力并購論壇、廣東資本市場并購聯盟成立大會等多個大型并購主題活動,致力于構建并購業務生态圈,為客戶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綜合服務,促進資產資本有序循環。報告期内,公司產業研究院持續打造產、學、研、投、融生态,賦能各業務板塊發展,為政府部門的政策制定與產業規劃提供研究支持,探索與重點科研高校建立產業孵化轉化合作機制,發揮 " 科技 - 金融 - 產業 " 的橋梁作用。
深耕 " 五篇大文章 " 全面發力科技金融
作為 20 世紀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成立的第一批券商中為數不多的未經歷過因經營虧損而接受注資和重組的主要券商之一,廣發證券始終保持強烈的家國情懷,秉持 " 以價值創造成就金融報國之夢 " 的使命感,傳承以 " 知識圖強,求實奉獻 " 為核心的企業價值觀,發揚 " 博士軍團 " 的優秀文化基因,以知識為保障,以專業為基石,服務實體經濟量質雙升。
報告期内,廣發證券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耕 " 五篇大文章 "。公司在科技金融方面重點發力,股權投資 30 家科創企業,為 42 家科技企業股債融資 1470 億元,設立 6 只科創產業投資基金,滿足各類科創主體投融資需求。持續構建綠色金融服務體系,發布《綠色能源產業發展藍皮書》等 11 篇深度研究報告,支持綠色領網域產業研究;承銷發行 7 單綠色 ABS 項目,融資 147.59 億元,為綠色產業提供多樣融資渠道;自有資金投資綠色債券 59.93 億元,為綠色領網域發展注入金融活水。加大養老金融業務布局,累計發行養老目标基金產品 24 只,合計規模 69 億元,打造多層次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持續探索數字金融應用與實踐,累計落地 43 個 AI 大模型應用,場景數量和業務覆蓋率保持行業領先。
同時,廣發證券堅守 " 金融報國、金融為民 " 的理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報告期内,公司聚焦 " 鄉村振興、助學興教、金融賦能、醫療救助 " 等領網域,公益支出達 2267.60 萬元。發起設立的廣發公益基金會累計公益支出超過 3 億元。在 ESG 治理水平提升上,公司加強集團全面風險管理,嚴守合規經營底線,提高投資者保護和股東利益回報水平,綜合實現每股社會經濟貢獻值 4.29 元,連續多年被納入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系列。
展望未來,廣發證券董事長林傳輝強調稱,在金融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中,站在證券行業深度變革的歷史關口,廣發人将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求發展,在擁抱科技革命的大潮中求發展,在創新變革中求發展,奮力譜寫建設國際一流投行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