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张雪峰富养女儿的真相,刺痛全网,欢迎阅读。
最近,看了张雪峰女儿的综艺首秀《寒暑假》,小姑娘的表现让惊叹:
9 岁,离开父母,独自录制了一档旅行综艺。
一面感慨张老师竟已为人父,一面又好奇,总给我们提供教育建议的他,会怎么教育自己的女儿。
「所有的文科专业都是服务业」。
2023 年底,张雪峰在直播间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自此让他争议缠身。
在此之前,张雪峰是当之无愧的「高考顶流」,他在直播间为广大家长答疑解惑,为学生填报志愿,乃至未来的职业规划路径指点迷津,言辞犀利中肯,成为不少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眼里的「救命稻草」。
然而随着他的爆火,张雪峰时刻活在风口浪尖,也成了一些人眼里博眼球,谋出位的负面网红,他选择关闭评论区,以此试图平息所有争议。
然而不过半年,张雪峰再度被推上热搜。
只不过这次,他的风评却迎来了 180 度的逆转。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他九岁的女儿。
看了张雪峰女儿的综艺首秀《寒暑假》,小姑娘的表现让惊叹:小小年纪,离开父母,独自录制了一档旅行综艺。
看了张雪峰和女儿之间的日常相处,也让很多网友感慨:
我羡慕的不是张雪峰女儿,羡慕的是有张雪峰这样的爸爸。
在如今功成名就的张雪峰面前,有太多亮堂堂的名号。
时间倒退到几十年前,在张雪峰生活的东北小县城里,他身上最大的标签是「小镇做题家」。
对于自己的家庭,张雪峰曾自嘲道:
别人说自己家穷,说的是穷得叮当响,而我们家响都不响。
身处国企改革带来的失業浪潮中,张雪峰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受到了重创,母亲失業,家里的经济来源,就靠作为铁路职工的父亲,每月收入仅有 600 元。
在这样贫瘠艰苦的环境下,张雪峰的父母对儿子下了「狠心」,要求他每次考试,必须考进全班前三,每次差几个名次,就要挨多少个耳光。
张雪峰印象最深的一次,他考了全班第二十九个名次,那一次父亲没有手软,他也没有躲。
从小时候起,张雪峰就知道只有通过高考,他才有可能改变命运,而后来的他也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考上了一所 211 院校,走出了小县城,完成了逆风翻盘。
虽然吃过很多苦,但是不同于大部分的中国式家长,就算没苦,也得创造条件让孩子吃。
张雪峰非但没有成为一个严父,让孩子复制自己的成长路径,反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
节目开头,张姩菡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解释了自己名字的由来。
从女儿张姩菡的名字来看,一方面寓意她可以长成荷花一样的美女,出淤泥而不染;另一方面,孩子属羊,希望孩子能吃饱,「念寒」的谐音,也希望女儿永远记得自己是个东北人。
每一个字都经过父母的深思熟悉,翻了半年字典,巴不得将所有最美好的祝愿都赋予女儿。
对于女儿的宠爱,张雪峰也并不是光嘴上说说而已。
以张雪峰目前的家庭条件,再要二胎不成问题,然而张雪峰打定主意,要给予女儿全心全意的爱。
自小父母忙于生计,孤独几乎是张雪峰对童年最大的印象。
等他做了父亲,哪怕工作再忙,他也将抽出时间陪孩子,不愿意让女儿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经历。
每周二、四,他都会骑上电动车,来到学校门口亲自接送女儿回家。
哪怕冒着雨,他也准时等候,确保女儿一出校门就能看见自己。
哪怕手头再忙,情绪多糟糕,一接到女儿的电话,张雪峰就笑开了花,语气宠溺。
对于张姩菡来说,她和爸爸待在一起最多的地方就是公司。
他也会像一个小孩子一样,陪着女儿一起从滑滑梯滚下来,逗得女儿哈哈大笑。
女儿独自出行前最大的心愿,是爸爸能陪自己再玩一次卡丁车。
他也毫不犹豫答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满足女儿的要求。
或许在崇尚吃苦的中式教育认为,只有让孩子吃苦,能够最大限度锻炼 ta 的意志。
然而这种没苦硬吃的生活方式,有的时候也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心理。
吃苦教育并不是单指让孩子体会没钱的痛苦,体力的劳累。
就像这次张雪峰选择让女儿独自参加旅行,不光是对女儿有一定的信心,也是想要通过这次脱离父母的旅行,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能力,让孩子在这过程中学会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想要放弃如何去坚持,帮助孩子更快成长。
虽然张雪峰自己的学习路上,某种程度上也是被父母「鸡」出来的。
但是对于女儿,他在「鸡娃」和「鸡自己」之间,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张雪峰的成名之路,想必大家也早有耳闻。
毕业后,他就在朋友的考研机构帮忙。
那个时候的张雪峰,和无数个年轻的北漂青年一样,希冀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
他每天加班加点,费尽心思搜罗资料,就是为了完善自己的课件。
在熬过寂寂无名的六年后,他凭借一条学生随手拍下的「7 分钟解读 34 所 985 高校」视频意外爆火,自此开启了他创业的契机。
从考研老师再到千万网红,他也从未松懈过。
2023 年顶着舆论带来的流量高峰,张雪峰的热度一再攀升,每天和团队直播开会,一度还累到了强制住院。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背后,有时候难免顾不上女儿。
面对女儿小小的抱怨,张雪峰也会耐心解释:
爸爸可能有的时候忙啊,没时间陪你, 他都是为了能够让你有更好的生活。
然而就是这么卷的张雪峰,为了不让女儿陷入学习的内卷,也是煞费苦心。
他早早就替女儿规划好升学路线,让女儿中学开始就读国际学校,避开中考。
最后等到高中时将女儿送去留学,不考虑英美家庭,因为考虑安全问题,大概率会选择香港或是新加坡。
至于孩子是能上什么学校,他也不会强制要求,对女儿的要求就是:
能考上大学就可以了。
他甚至曾经霸气宣言,他已经为女儿赚够了一辈子需要用到的钱,以确保女儿不会为钱发愁。
或许正是有着父母兜底的底气,张姩菡可以尽情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爱好。
她喜欢画画,爸爸就给办一个美术学校,让员工的孩子免费去上课,学费他全掏。
她喜欢高尔夫,爸爸也会去认真去研究,指点女儿一二。
而面对这场未知的旅行,张姩菡自信心十足,表现出了少见的松弛感。
面对第一次见面的几个嘉宾,她大大方方和所有人打招呼,丝毫不扭捏。
面对与父母短暂的分离,她选择用嘻嘻哈哈冲散这份悲伤,就连王敬轩都感慨:
我很喜欢她的性格,是完全不会矫情的性格。
不「鸡娃」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不将全部目光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更何况都说「言教不如身传」,做父母的不断通过自我学习,有一个如此积极向上的榜样,孩子也会受到熏陶和影响,更主动去学习和成长。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父母就是孩子的命运。」
教育到最后,拼的不只是财力,也不只是个人的才能,更是父母的三观和眼界。
对于女儿的培养问题上,张雪峰从不给孩子轻易设限,而是完全尊重孩子的意念,将她视为和自己平等的个体去沟通交流。
当节目里给了短短的五分钟通话时长,她兴高采烈和爸爸分享一路的见闻。
张雪峰全程认真倾听,不时鼓励和肯定女儿:
你很棒。
爸爸就知道你最棒了。
给予女儿更多人生选择的资本和底气,也始终是张雪峰为之奋斗的目标。
对于女儿,他的教育理念始终是:「就是你想怎样就怎样,我作为父母的,我是你坚强的后盾。」
张雪峰奋斗多年积攒下来的资源和背景,也都是为了给孩子铺路,让她可以有更开阔的视野,解锁人生更多的新体验。
在上节目前,他就专门写了一封信,拜托好友汪涵照顾女儿。
简简单单「拜托了」三个字,背后是一个父亲沉甸甸的爱和信任。
有足够的物质兜底,又有眼界和规划,有这样百分百信任与支持的父母,孩子的眼神是完全不同的。
谈到参加这次综艺的目的,小小年纪的她逻辑清晰,目标明确,眼里都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我想做一个大人,学会自己独立,第二想突破自己,去完成十几天的挑战。
不仅有很多钱,更有很多爱,这也是很多网友最羡慕张姩菡的一点。
当一个家庭各方面实力和经济都是顶配时,父母总难免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想让孩子可以过得轻松点,这无可厚非。
然而每一个家庭条件不一样,对于孩子所能给予的投资和规划都是不一样的。
纵然每一个家长都不是张老师,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是身为父母的,所能带给孩子的情感支持和学习启蒙,都是独特且不可复制的,这些同样也是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