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从梅西事件,说说其中背后的职场博弈,欢迎阅读。
第 473 篇原创文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全文 3400 字,建议阅读时间 9 分钟
✎ 写在前面
说说梅西最近的闹剧。
梅西在足球圈顶流的人气,就连我从不看球的老婆也知道梅西是很厉害的。
但最近在香港的表现,让很多球迷愤怒了。
总结了一下,大约这几件事:
1)友谊赛没伤但不上场,导致花了钱花了精力的球迷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2)拒绝香港官方提出的赛后对球迷喊话,甚至设法跳过了和特首的握手环节;
3)全程冷脸,双手插兜,我看了一下确实偶有露出笑脸向球迷招手的镜头,但大部分镜头里,梅西都是冷脸。
爱有多少,恨就有多少。
眼看着梅西到了下一站东京之后,和老朋友伊涅斯塔相会,全程笑吟吟的,大概率还会在日本的友谊赛上出场。
这种厚此薄彼的操作,加上中日本身就有的历史背景,球迷很难不爆发。
现在梅西的社交媒体账号被球迷冲了,更被中国球迷改了名,现在不叫梅西了,叫「哟西」。
球迷肯定是有权利不满,有权利开骂的。
人真金白银花了钱,看啥迈阿密国际?就是来看梅西的。票价 1000 起步,更有不少球迷是跋山涉水打飞的,去香港看的球。
花的是奢侈品的钱,给的是 pdd 的 9.9 特买的货,正常买家都不能满意。
而在这过程中,梅西肯定是没有重视中国球迷的诉求,他不仅是球员,他也是球队的股东,甚至代表了大联盟(他是拿大联盟抽成的……)。
而且从现场来看,梅西多多少少是带着情绪的,他上回来中国,可不是这样的。
上一次,即便是面对违规闯入球场的小球迷,他也是态度良好,甚至给了拥抱。
但这其中,有没有主办方的问题?可能也有。
我说点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太讨好,但这件事里,能看出一些有趣的职场现象,我主要讲三点:
1)合同
2)合作方
3)政商结合
1
合同是怎么签的?
迈阿密的亚洲行,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据说每场比赛的出场费高达 1000 万美金(作为对比,去年梅西带领的阿根廷在工体出战澳大利亚,阿根廷的出场费是 700 万美元)
要钱,这不寒碜。
但说白了,没有梅西,迈阿密不值这个钱。这就好比你去看西游记大电影,大概率是冲着孙悟空去的,看完发现孙悟空没上,带着唐僧成功取经的是巴拉巴拉小魔仙。
咱肯定也惊呼:就这?
放在我们生活中,这是彻彻底底的消费欺诈行为。
所以,我们具体是如何签订的合同?对迈阿密的约束条款在哪里?
梅西不上的话,有没有惩罚条款?
至今是一个大问号。
而在闹剧结束之后,主办方给出的说法是:
按照合同,如果身体健康,梅西应该出场 45 分钟。
但这个条款,在商言商,没有意义。
足球运动员,谁还没点伤呢?
合同里的违约条款才有意义——梅西如果不出场是否有惩罚条款,具体惩罚条款是怎样的。
目前看下来,没有任何人提到违约条款,香港方面要求道歉,主办方说合同里写了,不是我们的锅,然后卷钱走了。迈阿密国际打官腔,伤病问题没办法上。
所以,在这件事上,咱根本没法从法律角度追责。
据说,在沙特,梅西本来也是不想上的,但因为合同约束,不得不在临结束前上了几分钟。
有趣的是,港府对于此次合作非常看重,甚至在活动前,香港特区特别为这场活动授予了 "M" 品牌认可,并提供了 1500 万元配对拨款和 100 万元场地补助金资助——当然,这笔钱最后主办方没敢要,要了也不会批。
那么,我很好奇的问问,负责这次活动的港府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到底有没有看过合同里的违约责任?
根据最新的采访,杨润雄始终没有提到违约责任。
我能理解杨局长的愤怒,但是港府上下花了这么长时间,投入这么多精力,但最后没法走法律手段,只能在媒体上发飙,这个还挺尴尬的。
2
主办方是谁?
再说说,主办机构 Tatler 尚流。
这场活动,从赞助到球票,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想到了申请港府的特别补助。
但过程中却显得非常无力,完全搞不定梅西和迈阿密国际。
Tatler 并不是一家知名的体育赛事主办机构,它是靠杂志起家的。
对于香港人来说,他们对《Tatler Hong Kong》并不陌生。这是一本专门报道上流社会名人生活的名流杂志。
在过去 40 年里,该杂志每年都会在香港的五星级酒店举行一次 Tatler ball 的晚宴。
在 Tatler 公司官网,可以看到他们所谓的盛宴,真的是在酒店里的活动,绝不是几万人聚集的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