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中国外贸何时迎来转机?目前数据还在下滑,欢迎阅读。
文 / 李晓喻
外贸仍在承压。
据官方最新统计,7 月中国进出口额同比下降 8.3%,降幅比 6 月扩大 2.3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下降 9.2%。如按美元计,7 月出口降幅达 14.5%。
在中国前几大贸易伙伴中,除东盟与中国贸易总值还保持增长外,欧盟、美国、日本对华贸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 13%。
在中国主要出口产品中,前 7 个月汽车出口 3837.3 亿元,同比增长 118.5%。但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出口额均不及去年同期。纺织品出口也下降了 5.7%。
压力来自何处?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研究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中国出口增速下滑主要受海外需求放缓、价格因素拖累等因素影响。去年 11 月以来,欧美主要经济体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下滑,中国对欧、美、日出口因此整体呈下滑走势。此外,随着全球供应链逐步修复,国际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商品价格持续回落,外贸出口价格支持因素减弱。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除外需整体低迷外,部分国家搞贸易保护主义,也给中国出口带来一定压力。
此外,高基数效应也对出口增速有一定影响。周茂华称,近三年中国外贸出口表现超预期,基数明显抬升,现在正 " 逐步向常态回归 "。
今后中国外贸面临的环境可能更加不利。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近日警告,全球贸易萎缩的时间和程度可能比之前想象的更长,欧美需求均在下滑,前方 " 阴云密布 "。商务部日前也作出判断,外贸形势 " 极为严峻 "。
中国外贸还行不行?
尽管单月出口规模缩水,但总体而言,中国外贸仍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和周边国家以及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外贸交出的 " 成绩单 " 已难能可贵。例如,在有全球贸易 " 金丝雀 " 之称的韩国,7 月出口额降幅达 16.5%。目前,韩国单月出口额已从去年 10 月起连续 10 个月同比下滑。
在周茂华看来,由于中国外贸韧性足,出口价格及基数影响预计将有所减弱,年内中国出口增速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相信,贸易网络多元化和出口产品多元化是中国出口的一大优势。" 只要有空间,中国出口企业就会顽强生长 ",因此在全球贸易放缓背景下,中国出口可能依然是 " 优等生 "。
但他也提醒,中国出口增长确实面临压力,市场迫切希望看到更多稳外贸措施尽快兑现,避免内外需不利因素形成共振,弱化市场信心。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提出,要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张建平认为,中国外贸竞争力基本盘仍保持稳定,这是稳规模、优结构的底气所在;"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市场不断扩大、《区網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贸易创造效应持续释放也给了中国外贸辗转腾挪的空间。眼下欧美等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局面已有一定程度缓解,外部市场需求或有望随之改善。在外需复苏情况下,中国外贸前景仍值得期待。
来自:国是直通车
编辑:高琰瑭
责编:魏 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