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中小云厂,谁能生还?,欢迎阅读。
文 | 光子星球
" 收假回来这两周多来,深圳、北京这些地方国企客户都在问我们怎么上 DeepSeek。我们自己内部还在做适配的时候,人家就想要解决方案了。"
一位腰部云商的政企线人士告诉光子星球,DeepSeek 的出现,带来了国内科技股的价值重估,作为 AI 服务第一入口的云计算顺理成章成为这轮投资热潮的风暴中心。
价值重估的底层逻辑在于被 DeepSeek" 打下来 " 的成本——完全开源,允许开发者自由调用和二次开发 DeepSeek-R1 的 API 价格仅为 OpenAI 旗舰模型的约 3%,而成本的大幅缩减显著优化了 AI 应用的盈利模型。井喷的需求又回过头来落到了近年来增长趋缓的云厂商头上。
我们也在这段时间见证了各大云厂商相继接入 DeepSeek 进自家模型训练平台,打着比 DeepSeek 价格更低、更稳定的招牌揽客。
不过,于盘口复杂、业务繁多的头部云厂商而言,云计算不过是其估值逻辑的一部分。相比之下,腰部云厂商似乎才是这轮资本运动中的最大赢家。
就市场表现来看,在收假复盘的数日内,青云、优刻得以及金山等相关标的均接连涨停,相比去年 9 月的低点暴涨 10 倍有余,截至发稿前美股股价已达 20.67 美元,金山云更是闷声发大财的腰部云商的缩影。
过激的市场情绪将我们对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认知导向了极端,甚至有观点认为这场 " 算力平权 " 运动将是腰部云商冲破大厂封锁的机会,但事实却与之存在偏差。
DeepSeek 不是救世主
" 大伙儿先跟踪学习,看看市场反响再说。"
这是一位金山云人士观察到的情况。虽然其所处的位置或相对海外以及国内媒体更早意识到 DeepSeek 可能带来的变革,但由于公司体量以及自身业务的局限,DeepSeek" 墙外开花 " 的那几天,金山云还基本处于一个观望的状态。
这并不影响其在节后第一时间接入 DeepSeek,接入与否是抢占声量,也是主义;是否要因为 DeepSeek 而投入或是重仓如模型训练、应用开发之类的业务关乎生命线,才是生意。
这与金山云们作为腰部,在云计算市场的站位有关。自特殊时期萌发的 CDN(内容分发网络)需求日渐萎缩起,公有云的增长便一度陷入放缓的状态,面临整体营收下滑的困境。尤其是对腰部厂商而言,前期高成本投入的 IaaS 建设成为拖慢盈利节奏的 " 包袱 "。
以金山云为例,其在以 CDN 为代表的云分发业务萎缩的 2022 年 1 季度亏损 5.55 亿元,同比扩大 45%。
自那时起,腰部云厂商便开始积极谋求转型,其中比较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模式有两条:成为行业口径中的第三方(Others),专门承接大厂不愿做、小厂没能力做的项目订单如智慧城市、金融云;以及为业务增长寻找稳定 " 靠山 ",如卖身阿里云的七牛,以及承接小米云上业务的金山云。
以基础设施为生产资料的行业都有的共性是,即使亏本,也不能让设备空转闲置。这个道理,放在产业带上是一条条流水线,放在云计算行业则是一个个计算集群。
按 2023 年前公有云的发展节奏,腰部云厂商尚能依靠上述订单维持生存,坐山观头部相互争夺 " 位份 ",彼此之间也能相安无事。但海外 GPT 一声惊雷,为金山云们带来了新的机会——难以覆盖的前期成本开始逐渐为 GenAI 对算力的需求所稀释,闲置的计算集群也可以被高效利用起来。
金山云 BD 阿辰(化名)告诉光子星球,看似为阿里云、腾讯云等 " 瓜分 " 的大模型 " 六小虎 " 模型训练,其实 " 有相当离谱的量 " 跑在金山云上,如百川智能、MiniMax 与智谱 AI 等。
这笔生意与头部云厂商 " 反向竞价 " 的 API 调用以及 " 投资转云额度 " 不同,是实打实的 GPU 算力收入。" 云厂商从来不是什么产品导向的企业,PasS 也好 SaaS 也罢,为的只是吸引我们的客户业务上云。"
自我定位清晰的金山云也不扭捏,在百度、阿里等头部厂商前仆后继自研大模型的时候,基于开源社区的 " 拿来主义 " 路线反倒让其以 " 轻资产 " 的方式切入模型服务这条赛道。其不但没有自研模型训练占用算力之虞,反倒能更专注于将开源社区中工程化方案落地到具体场景中。
一个例证是,金山云发布的 2024 年 Q3 财报显示其 AI 相关收入达 3.62 亿元,分别占集团公有云收入与总收入的 31% 与 19%。
相比之下,百度智能云同期的 AI 相关收入按财报披露口径计算为按 49 亿元的 11% 即 5.39 亿元。金山云的 AI 相关收入与百度智能云同期同类收入相去不远,而时下因与苹果的合作官宣而风头正盛的阿里云更是未曾披露 AI 相关的具体收入及占比。
根据 IDC 数据,24H1 国内 GenAI IaaS 市场同比增长 203.6%,远超整体 IaaS5.2% 的市场增速——早在 DeepSeek 之前,AI 就成了金山云们的 " 拯救者 "。
白衣骑士雷军
市场情绪往往盲目且短视,英伟达股价一夜蒸发 20%,不影响 50 系显卡全线断货,更不影响 H100 在模型训练与使用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 算力平权 " 同样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多位业内人士向光子星球表示,"DeepSeek 的爆火并未显著影响到上游算力的价格,说‘波动’都算夸大了。"
仅以目前来看,不论头部厂商为了揽客将 API 调用价格打到多低甚至是免费," 算力平权 " 充其量还只是头部云厂商向 AI 应用公司们打出的 " 糖衣炮弹 ",而应用和模型厂商会不会照搬 DeepSeek 的工程方法还两说。
DeepSeek 带来的市场情绪或许是金山云市值飙升的催化剂,但在这个估值逻辑的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过去一年多来春风得意的小米。
作为金山集团旗下公司,金山云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金山軟體、小米集团以及雷军个人,合计持股比例超六成——小米自始至终都是金山云的最大客户与靠山,直到金山云赴美敲钟。
2020 年 5 月 8 日,金山云于纳斯达克完成 IPO,发行价为 17 美元 / 股。在资本市场对企业独立性的追求下,金山云开始尝试摆脱 " 雷军系 " 企业的标签,寻求新增长曲线,其来自小米和金山軟體的收入占比一度降至约 10%。然而源于前文提到的公有云需求萎缩、运营商云崛起以及一些客观原因,其美股股价一度触底至 2.56 美元 / 股。
直到小米汽车业务随着 SU7 问世而打响,雷军一度撒手不管的金山云竟因 " 陪伴雷军再创业 " 的故事,开始了修复估值的漫漫长路。在 SU7 正式发布后的半年里,金山云来自小米及金山集团收入超 7 亿元,占其总收入比例的 19.2%,其中来自小米的收入高达 15%。
腰部云厂商于夹缝中寻求生存的 " 第三方哲学 ",于存在差异化竞争需求的小米看来恰如其分。而去年 11 月 19 日,金山云与小米新签订的框架協定更是以 2025 年 23.098 亿元、2026 年 31.38 亿元、2027 年 40.35 亿元的订单投喂,成为其市值管理的利器。
一位金山云人士直言,DeepSeek 对其业务的影响远不如造车的小米。尤其是在承接小米汽车以及人车家生态等业务上云需求后,不论是业务上云的算力调度经验还是 SU7 的品牌效应,都为金山云带来了来自造车圈的新增量," 蔚小理也有部分业务在我们这跑。"
11 月 24 日,金山云 CFO 何海建回应了市场对金山云增长空间疑问时提到,金山云作为 " 小米的 AI 工厂 ",其 EBITDA 的增速会相较毛利增速更快。这背后是小米汽车 13 万的年度交付量、月活 6 亿的 WPS 以及 8.6 亿的小米 IoT 用户。
于生存在头部厂商与运营商的夹缝中的金山云们来说,任何有利润的增量都尤为重要,不需要考虑大客户为增长天花板带来的限制。至于在 IoT 之外更为重要的智驾场景会否进一步放大小米带来的增值泡沫,则是后话了。
待突破的政企市场
AI 与小米这样的大客户之外,金山云们的稳定营收还是来自政企市场的项目制订单。按理来说,在 BAT 开始走 " 后撤步 " 后,应该能为腰部厂商腾出更多市场空间,但事实并非如此。
客情因素复杂的政企市场天然慢热,份额的变化并不会仅在短短半年一年便显现出来。另一方面,互联网云虽然在近一年多来开始在 GenAI 的推动下回归公有云,但其在政企市场的持续性影响仍在。加之运营商云的高歌猛进,金山云们的生存空间还是未能打开。
以政务数字化进展较快、政企市场竞争激烈的武汉、上海等地为例,地方政府都成立了本地的平台企业以承包云计算与数字化项目。客观因素下,拒绝 " 总包 " 与 " 集成商 " 身份互联网云顺理成章成为这些地方企业的分包商," 他们还在参与区網域业务,只是看起来站位没那么靠前了。"
况且在本地化与价格优势下,将 BAT 们都打得节节败退的运营商也不是好相与的角色。一位腰部云人士告诉光子星球," 从去年开始,我们面对的友商就开始从 BAT 换成了运营商。他们和我们的订单额比例大概是 3:1 到 4:1。"
不可否认,信创环境与 GenAI 为腰部云的政企市场的突围提供了不错的条件。地方政府针对边缘算力的补贴,也进一步提高了金山云在地方智算与大模型项目的接单率与收入。但在运营商云都需要靠价格优势在巩固身位的情况下,政企业务仍是大公司不想干,小公司没钱的苦生意。
即使 DeepSeek 已然让平静的水面泛起波纹,这会否影响到格局固化的政企市场,就目前来说还为时尚早。
相比 " 满血 "DeepSeek 671B 的模型规格,如今政企市场盛行的 30B~110B 规格的行业模型与之相去甚远。而阿辰近段时间接触的政企客户虽对 DeepSeek 的兴趣颇厚,但按以往的成交周期来看,还是卖 GPU 算力比较现实。
平权是极客和理想主义者们的幻想,当技术被商业从开源社区中拉出来的时候,变味儿是我们需要接受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