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B-26轰炸机遭德军Me-262拦截,美军20岁机长嚣张挑战德机,实习生副驾驶竟成全场最佳,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战史堂 ,作者战史堂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战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个严谨又有趣的公众号。尽量保证内容真实干货,配图准确,还让文章读起来不枯燥。
1945 年 4 月 20 号,这天是希特勒的生日,也是他的最后一个生日。盟军的轰炸机与苏军的重炮共同发起了空前的袭击,给希特勒祝寿。
对于盟军轰炸机来说,虽然德国空军已经土崩瓦解,高射炮成为了最大的威胁,但是风险依然很大。
20 岁的 B-26 机长吉姆 · 维宁中尉是万千轰炸机空勤的普通一员,他的愿望就是别在最后时刻丢了性命,然而这个愿望注定很坎坷。
▲ 20 岁的吉姆 · 维宁中尉是最年轻的 B-26 机长。
维宁 1925 年出生于美国,1943 年,18 岁的他加入了陆航,后来被分配到第 323 轰炸机大队第 454 中队驾驶 B-26" 掠夺者 ",是当时最年轻的 B-26 机长(B-26 的简介见此文:)。
诺曼底登陆后,第 323 大队来到了法国,在 1944 下半年不断出击。维宁的任务次数增长很快,到 1945 年 4 月 19 号已经完成了 39 次任务了。
此时第 323 大队驻扎在法国北部瓦朗谢讷 - 德南机场(也称为 A-83),在 4 月 20 号这天,该大队的 48 架 B-26 要轰炸德国西南部的梅明根的列车编组站。
这是维宁中尉的第 40 次任务,任务简报提到目标附近可能会有高射炮。这些都是小 Case 啦,哪次任务没有德军高射炮的欢迎和欢送?
简报里特地提到要注意德军新锐的 Me-262 喷气机,维宁中尉曾在两周前远眺过它,并没有与之交手过。
但 Me-262 的高速和强火力早就流传开来了,几乎是轰炸机空勤的梦魇,所有人都祈祷不要遇到它。
▲第 323 轰炸机大队的 B-26。
▲第 323 轰炸机大队这天出发地和目标的位置。
维宁中尉的机组还有 5 名成员,分别是副驾驶詹姆斯 · 马尔维希尔中尉、投弹手 J · 威尔斯中士、机械师亨利 · 耶茨中士、无线电员牛顿 · 阿姆斯特朗中士和机枪手威廉 · 温格中士。
一切准备就绪,第 323 大队的 B-26 在跑道上整齐排开,一到预定时间,象征可以起飞的绿色信号弹在炮弹上空升起,一架架 " 掠夺者 " 依次起飞。
不过维宁中尉的座机出了毛病,不得不从兄弟部队借调一架 B-26。等他们完成起飞,大部队早已消失在东南方向,直到穿越莱茵河时才撵上。
当大部队距离目标还有 4 分钟时,大队指挥官命令收紧编队,打开投弹舱门,投弹手们开始瞄准目标,耳机里传来指挥官的声音:" 还有一分钟…… "
▲维宁中尉(左一)的机组成员(部分),他跟机械师、无线电员和尾炮手是在美国时就一起搭档训练了。
突然一群德军战斗机划破天空,从云层中杀出直奔 " 掠食者 " 们而来,此时 " 掠食者 " 已经变成了猎物。
自卫机枪手们大喊:"Me-262!20 多架!",纷纷开火拦截。不过这很可能是美军夸张了,末期德军要组织起 20 多架 Me-262 拦截并不容易。
这批 Me-262 来自著名的 Jv-44" 专家中队 ",旗下飞行员全是一众王牌,此时该中队驻扎在慕尼黑附近,只剩下十多架喷气机,保障率和出勤率都不理想。
不过王牌毕竟是王牌,在 4 月 20 号这次战斗中,双方刚一照面,在几秒钟之内就拿下了一血。
一架 B-26 的左发就被命中,冒出滚滚浓烟向下坠去,据称操刀的是德军王牌飞行员沃尔特 · 克鲁平斯基。
▲克鲁平斯基和他的 Me-262,照片拍摄于 1945 年 4 月。
▲ Me-262 攻击 B-26 的场景。
紧接着另一架 Me-262(白色 11 号,飞行员是爱德华 · 沙尔莫泽技术军士)开始攻击维宁中尉的僚机,然而 30mm 机炮却卡壳了。
沙尔莫泽低头看了一眼炮钮后又抬头时,已经冲到了维宁中尉所在中队的 " 掠食者 " 的自卫枪口面前,顿时笼罩在弹雨之下。
这架 Me-262 中弹后失去控制,一头撞向了第 455 中队詹姆斯 · 汉森中尉的座机,被后者的右侧螺旋桨搅碎。
沙尔莫泽弃机跳伞,最后恰巧落入了自家花园。而汉森中尉则控制住了飞机,最后安全返航。(本号也写了沙尔莫泽的故事:)
▲沙尔莫泽的 Me-262 撞上了汉森中尉 B-26 的右侧螺旋桨,失去控制弃机跳伞。
▲沙尔莫泽跳伞后正好落到了自家院子里,跟母亲合了一张影。
扛住了 Me-262 的第一波攻击后,双方各损失一架。维宁中尉像是被激怒或激励了一样,开始主动向 Me-262 发起挑战。
当一架德机再次掠袭从编队中间穿过时,他稍稍飞出编队,用机头的 4 挺 12.7mm 机枪给了敌人一轮射击。
当维宁中尉完成射击准备返回编队时,正好落入了第 2 架 Me-262 的攻击范围中,一下子就被德机命中了。
不得不说他的这个举动太莽撞了,虽然美国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但擅自飞出编队,相当于把自己和队友置身于更危险的环境中,争议很大。
视线再转回战场,剧烈的爆炸和震动让所有机组成员大腦一片空白,但很快反应过来——他们被击中了,而且正在下坠。
▲ Me-262 拦截 B-26。
维宁中尉立即命令扔掉炸弹,让副驾驶顺桨受损的右侧发动机,并试图蹬舵以抵消偏航。
这是他发现右腿怎么也使不上劲,低头一看才发现受伤了,弹片切开了大腿肌肉,血从伤口处流出,滴得地板上到处都是。
无线电员阿姆斯特朗赶紧过来查看情况,并用耳机线临时当做止血带。此时这架掉队的 B-26 成为了最诱人的猎物,遭到了数架德机的围攻。
维宁中尉不断地急转弯以规避敌机的炮火,但由于失血过多而逐渐虚弱,最后没有力气扳动操纵盘,只得有气无力地摊在座椅上,指挥经验不足的副驾驶。
其实副驾驶马尔维希尔中尉刚抵达部队,甚至还没来得及进行过 B-26 的飞行训练。
▲ B-26 的内部,右侧前方有通道进入机鼻投弹手处,向后可以进入机舱中部。
10 分钟后,3 架 Me-262 再次出现,维宁中尉不停地指挥副驾驶马尔维希尔中尉如何规避。
一个实习生直接挑起了大梁!机枪手们也杀疯了,肆意泼洒子弹让敌机不敢靠近。
正当他们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一队 P-51" 野马 " 及时赶到,击落了其中一架 Me-262,赶走了剩下两架,B-26 才转危为安。
副驾驶马尔维希尔中尉建议去德国特里尔的美军占领的大型机场,但维宁中尉说:" 去那得翻越海拔 1200 米的山脉,而我们现在的高度才 1000 米。"
由于失血休克的影响,维宁中尉时而清醒时而昏迷,马尔维希尔中尉决定尽快迫降。
此时飞机飞到了德法边界的于伯黑恩附近,他看到地面是平坦的农田,于是准备迫降。
▲ P-51 击落 Me-262 的绘画和照相枪实拍照片。
当降到很低的高度时,机械师耶茨中士发现地上全是反坦克壕,此时再想拉起已经来不及了。
就这样这架 B-26 在滑行中断成了 3 截,机枪手温格中士阵亡,投弹手威尔斯中士受伤。
幸运的是迫降地点附近就有一家医院,幸存者们手忙脚乱地把伤员抬到医院救治。
失血过多濒临死亡的维宁中尉在紧急救护下,又被送往了一家更大的医院,路上花了 3 个半小时,抵达时已经几乎没有了生命体征。
一位外科医生没有放弃,对他进行了抢救,把右腿膝盖以下截肢了,侥幸捡回一条命。
▲这架 B-26 迫降后四分五裂。
由于维宁中尉在绝境中的指挥,获得了一枚银星勋章,马尔维希尔中尉临危不乱,战场的优异表现大大超出了新手的身份,获得了杰出飞行十字勋章。
战后的维宁以上尉的军衔退役,加入了中央情报局,工作了 30 年后退休。虽然右腿不方便,但他又通过努力重上蓝天,继续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