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利好袭来,纯血鸿蒙稳了?,欢迎阅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撰文/ 陈邓新
编辑/ 李 季
排版/ Annalee
鸿蒙系统,又有了微妙的变化。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 持之以恒推进软硬體技术突破瓶頸,加强消费电子典型应用案例和试点示范优秀成果宣传推广,推动更多 APP 上架鸿蒙应用商店,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这意味着,鸿蒙适配或不再是一个可选项。
鸿蒙系统迎来利好,背后存在怎样的考量?当下更多的 APP,为何对鸿蒙系统仍在观望?走向 " 正反馈 ",鸿蒙系统还要如何努力?
适配鸿蒙成为市场的共识
眼下,国际形势可谓波诡云谲。
由于种种缘由,科技博弈呈现白热化之势," 小院高墙 " 肉眼可见,不确定性大大增加,甚至不排除秩序重构的极端可能。
问题在于,没有谁想被 " 卡脖子 "。
事实上,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核心科技必须自主可控,否则就难言创新主动权与发展主动权。
唯有如此,才能不看他人脸色,走得更远更稳。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数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方兴东表示:" 我们必须丢掉幻想、直面现实,冷静迎接这场深刻的调整和变局。只要我们应对得当,不但有机会在科技能力方面实现质的飞跃,还有希望在创新文化和战略能力方面得到根本提升。"
此背景下,鸿蒙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手机乃至整个消费电子赛道,提供一个 Plan B,如若未来遭遇 " 卡脖子 ",产业还有一条后路可走。
这并非危言耸听,谷歌停止向华为授权就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锌刻度:" 依附安卓不一定被‘卡脖子’,那只是因为大洋彼岸暂时不想卡,一旦时机合适或者条件满足或者腾出手来,该‘卡脖子’还是要‘卡脖子’的,就连谷歌也左右不了。"
如此一来,适配鸿蒙成为市场的共识。
复盘来看,鸿蒙系统虽然不是国内第一个自研的手机作業系統,却是第一个进入主流视野的自研手机作業系統。
不断打磨之下,HarmonyOS 5 成为一款彻底抛弃安卓的 " 纯血鸿蒙 ",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作業系統,获得包括京东、微信、抖音、爱奇艺、小红书、支付宝等在内超 2 万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的支持。
鸿蒙开发套件
更为重要的是,就连 " 友商 " 也来捧场了。
譬如,作为小米旗下智能家居品牌,米家设备激活量超 5.27 亿台,目前正在适配 HarmonyOS 5 系统,预计在 2025 年 6 月初支持。
不难看出,在大是大非面前,手机厂商们立场坚定。
" 互联鱼 " 表示:" 华为被制裁的教训历历在目,谁也不能保证同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其他厂商身上。当‘备胎’成为主选,当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最终赢家将不只是某一家企业,而是整个中国科技生态。"
需要注意的是,Plan B 并非仅有一个。
早在 2008 年前后,中国诞生了第一批自研手机 OS,由于种种缘由铩羽而归," 优化安卓 " 成为本土特色,迈入 2023 年之后掀起一股 " 去安卓化 " 的热潮,小米、荣耀、vivo、OPPO 等不约而同地自立门户。
小米自研了澎湃 OS、荣耀自研了 MagicOS、vivo 自研了蓝河 BlueOS、OPPO 自研了潘塔纳尔系统,再叠加华为的 HarmonyOS,国产手机的关键玩家全部拥有了自研的手机 OS。
自研手机 OS 成为大势所趋
对此,雷军表示:" 小米澎湃 OS 是一次全面的底层重构,研发团队超 5000 人,历时 7 年打造。从此,更多设备,性能得以彻底解放;智能系统,拥有了统一的 AI 大腦;‘人车家全生态’具备了坚实技术基建。"
一言以蔽之,行业早已未雨绸缪。
三大难题亟待破解
尽管如此,鸿蒙系统的生态建设,还有功课要补。
手机 OS 的商业壁垒是生态,生态是否持续正循环决定着前行路的长短,生态是否丰富决定着天花板的高低。
华为消费者业务 AI 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曾表示:" 作業系統开发出来只是九牛一毛,完成度仅有 1%,剩下 99% 是多少产业伙伴愿意采用你的平台。"
道理谁都懂,但做起来就难了。
复盘来看,2019 年任正非曾预测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态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实际鸿蒙系统耗时四年才有了与安卓分道扬镳的底气。
由此可见,生态建设难度之大,需要久久为功。
"36 氪品牌 " 报道:" 回顾鸿蒙原生应用的数量增长,从 2024 年 1 月的首批两百多家应用厂商试水,两个月后这一数字增长了 20 倍,到 2024 年 3 月达到超过 4000 个;一年后,则悄然翻了 100 倍,达到 2025 年初的 2 万个。"
上述成绩虽然可圈可点,但应用数量依然远远不够。
通俗易懂地说,单单吸引千行百业头部、颈部的应用是不够的,还需要海量的腰部、尾部应用参与,如此鸿蒙生态才能走上 " 正反馈 "。
对于此,华为心知肚明。
余承东在 2025 年新年第一封全员信中表示:" 时代的洪流冲天下,鸿蒙三分天下有其一,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终端人的责任与使命。2025 年,鸿蒙生态要压强投入,10 万个应用是生态成熟的标志,这是未来半年到一年时间的关键目标。"
可要调动中小开发者的积极性,并非易事。
首先,面临成本问题。
鸿蒙应用开发支持 "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可一次投入即可在手机、平板电腦、智能家居等终端展现,但这意味着要在 iOS、安卓之外另起炉灶,成本增加对中小开发者而言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 未来学人 " 报道:" 像微信这样体量的应用,适配鸿蒙工作量与重新开发相当,需组建与 iOS、安卓同样规模的开发团队,至少需增加 30%~50% 的开发人员和资源。"
更为麻烦的是,鸿蒙开发工程师薪酬溢价明显。
《数字科技领網域 2025 届应届毕业生秋招洞察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 11 月,鸿蒙开发工程师的平均招聘月薪较去年同期增长 11.91%,薪资是其他技术类岗位的 1.22 倍。
换而言之,适配鸿蒙要付出更多的真金白银。
图源:拉勾招聘
其次,面临习惯问题。
虽然鸿蒙成长劲头十足,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已超 10 亿台,但整体的市场份额并不算高,而安卓占据开发者心智已多年。
毕竟,适配性和稳定性都需要时间的考验。
一名市场人士告诉锌刻度:" 纯血鸿蒙上线之初,口碑并不太佳,一些开发者想等系统更为成熟之后再做打算,省去磨合的时间。"
公开资料显示,2024 年 10 月至 2025 年 3 月,纯血鸿蒙收集了 400 多万条用户反馈,推动系统完成 30 余次迭代。
如此庞大的用户反馈,侧面说明系统打磨成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鉴于此部分中小开发者观望也在情理之中。
再次,面临脱基问题。
眼下,鸿蒙系统虽然有了枝繁叶茂的趋势,但纯血鸿蒙的应用场景却受到限制,皆因对于设备的要求较高。
这不利于中小开发者打开局面。
" 机智猫 " 表示:" 跟之前的鸿蒙 4.2、4.3 系统比,纯血鸿蒙多了更多的互联共享的好用功能。比如之前刷屏的隔空取物,需要设备支持鸿蒙 Next 系统才能实现。目前华为手机支持鸿蒙 Next 系统最便宜的机型是 nova12、平板是 MatePad 11.5S 灵动版。"
图源:机智猫
当然,随着华为全家桶新产品的不断扩容,纯血鸿蒙的基本盘也将随之扩大,这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以上可见,自研手机 OS 是一个耗时、艰辛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与财力,难以一蹴而就。
华为 2024 年年报显示,全年全球销售收入为 8621 亿元,同比增长 22.4%;净利润为 626 亿元,同比减少 28%;研发费用为 1797 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 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 12490 亿元," 未来三年,我们要与经济规律逆周期,加大战略纵深投入,错位发展,在根技术上压强式投入 "。
高投入之下,华为打得起 " 持久战 "。
那么,在多股力量推波助澜之下,未来更多 APP 上架鸿蒙应用商店是大概率事件,纯血鸿蒙的生态迟早走向完善,对其不妨多一点耐心与包容心。
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