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 粘性不足、花钱不少, “冷冰雪”如何“热消费”?,欢迎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消费纪,作者:花生,题图来自:AI 生成
夏天骑车,冬天滑雪。不结婚的中青年总要选择某种方式消耗自己无处安放的多巴胺。
从立秋开始,冰雪品牌方,就像开了春。一面种草,一面投流,生怕这个冬天被消费者抛弃。
11 月中旬以来,全国的主要雪场集中开板。哪怕还在忙着造雪、连门都没正式开的滑雪场,也是早早地就搞起了早鸟团,不少人冲着优惠先把票囤上了。
同时,消费纪观察到,近两年的雪场里不光是那些专业玩滑雪的 " 大神 " 们了。作为一项充满激情与挑战的户外运动,其独特的 " 反叛气质 " 和鲜明的圈层属性,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群体一股腦地扎了进来。
不同的是,这些年轻人主打一个会过日子:上闲鱼买二手雪具、到了雪场直接租装备、拉上搭子一起 " 团购 " 教练。
另一边,不少旅行社和俱乐部也看穿了年轻人的小心思,专门推出特定群体优惠和团购套餐来吸引新人尝鲜。
从滑雪装备的热卖,到雪场周边旅游配套产业的兴旺,再到围绕滑雪形成的培训、社交等新兴消费链条的蓬勃生长,曾经被视为 " 冷 " 资源的冰雪,如今正在爆发令人惊叹的 " 热 " 活力。
南方的新宠,北方的主场
近两年的朋友圈现状:一到冬天,总有一两个朋友在滑雪。
当大家兜里有了闲钱,就开始琢磨着找点新鲜好玩的事儿来做。滑雪这项运动,又刺激又能锻炼身体,还特别时尚,自然就成了很多人的心头好。再加上此前冬奥会的带动,这个曾经非常小众的运动,这两年突然火得一发不可收拾。
但滑雪热并非是一时的冬奥热,根据 11 月发布的《2024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上一个雪季国内滑雪场的滑雪人次就达到了 2308 万,已经超越了冬奥年雪季,全国滑雪场数量达到 935 家,相较于之前的统计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全球室内滑雪场的发展来看,中国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成为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强国。
图片来源于《2023 — 2024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尤其是近年来,南方滑雪场的发展令人瞩目。" 什么值得买 " 相关数据显示,自 2023 年 12 月以来,全国滑雪消费 GMVTOP5 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南方滑雪市场的崛起。
南方的孩子,总是对雪有莫大的向往,每到下雪就会变得兴奋,更别说是滑雪这种快乐的雪上运动了。可是欧洲太贵、北方太远,想滑雪总有限制, 所以一生要强的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随着室内滑雪馆和人工造雪技术的发展,南方滑雪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以位于苏州的太仓阿尔卑斯冰雪世界为例,室内滑雪馆采用了先进的人工造雪系统,能够在常温环境下制造出高质量的雪道。
此外,南方滑雪场在运营模式上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体验式消费。除了滑雪本身,还结合了亲子游乐、休闲度假等元素,打造了综合性的冰雪主题乐园。
例如,一些南方滑雪场会在夏季推出室内滑冰、冰上表演等项目,能够实现冰雪运动的四季运营,有效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虽然目前以南方游客主导的滑雪运动新趋势逐渐显现,但滑雪依旧是一项与季节和地網域高度关联的产业,因此北方仍是滑雪场的主阵地。
根据携程数据,2023 年春节期间,冰雪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10 倍,热门目的地多为北方城市,包括哈尔滨、牡丹江、长春、白山、北京、乌鲁木齐、大兴安岭、吉林市、延边、神农架等。
加上北方滑雪场在规模和设施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所以不少大型室外滑雪场都拥有多条国际标准的雪道,并且还会承办多项国内外大型滑雪赛事,这类雪场在专业滑雪领網域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此基础上,冰雪产业还与旅游、文化、体育、康养等多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多元化消费模式,在拓宽了冰雪经济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粘性不足,花钱不少
不可否认的是滑雪成为了很多人热衷的户外活动之一,然而,滑雪的粘性相对较低也是不争的事实。
首先,滑雪受到地網域和季节的限制较大。在国内,大部分优质的大型滑雪场多集中在北方地区,且冬季才是滑雪的黄金时段。
对于南方地区以及非雪季时期的消费者来说,能够参与滑雪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他们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滑雪习惯。
其次,众多滑雪者之所以长期处于 " 体验式滑雪 " 层面而难以进阶,很大程度上是受滑雪运动 " 烧钱 " 特质的影响。
仅仅是一次滑雪出行,就需配备齐全包括滑雪板、雪鞋、雪服、滑雪杖在内的基本装备,头盔、墨镜、手套以及护具和速干服更是不可或缺。
对于入门体验者而言,其消费层级相对较低,通常会倾向于在滑雪场租赁装备来满足一时之需,价格通常在 100 — 300 之间浮动,比如消费纪了解到,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可供租赁的滑雪装备价格表上标注:雪服(35 元 / 套)、VIP 雪服(70 元 / 套)、滑雪眼镜(28 元)、滑雪手套(16 元 / 副)、单板护具(50 元 / 套,1 屁垫 2 护膝)。
然而,伴随滑雪技术逐步提升,滑雪者对装备品质与性能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往往会遵循从租赁装备起步,到购置入门级装备,再逐步迈向高端装备的消费更新路径。
" 要是打算长期投身滑雪运动,购买自己的装备则是必不可少的。入门级的滑雪装备,包括头盔、护目镜等配件,一套下来大概上千元。不过随着对体验要求的提高,中高端装备的价格并不低,数万元一套的装备在雪场中也并不罕见。" 滑雪爱好者晶晶对消费纪这样说道。
此外,晶晶还表示出行住宿费用也是滑雪消费中的重要一项。" 如果是本地有滑雪场,可以选择当天往返,也考虑住宿成本。不过如果你想去东北、新疆那边的室外知名滑雪场,那出行住宿费用也占了支出大头。"
" 一旦进入雪季,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在大型滑雪场周边的酒店民宿,价格可能会成倍飙升。不过现在很多商家会推出‘住滑一体’的套餐,比如我前段时间去松花湖滑雪,就选了 3 天 2 晚的 1980 捆绑套餐。" 晶晶补充道。
" 教练费用是根据教练的资质和教学时长而定。像北方的教练收费通常在 100 元 /h,而经验丰富、拥有高级资质的教练,一对一教学一小时的费用可能高达上千元。不过现在很多人会选择一对二或一对三的小班教学,每人平摊费用的压力不会很大。"
根据晶晶的介绍,消费纪还观察到一个现象:如今,众多滑雪博主身兼数职,活跃于滑雪产业的多元领網域。比如他们借助自身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与粉丝基础,推荐各类雪具,从滑雪板、滑雪鞋到护目镜、头盔等一应俱全;
此外,一些滑雪博主还凭借对滑雪场及其周边环境的深入了解,开展游客住宿行程服务的承接业务,依据不同游客的需求与预算,规划包括住宿安排、交通接送以及滑雪行程设计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套餐;此外,他们中不少人凭借自身的滑雪技艺,投身于滑雪教学工作,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员,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 发烧友 " 与 " 经济派 " 的双轨并行
滑雪作为一项呈现出稳定热度的热门项目,始终吸引新的参与者进入这个领網域。
与此同时,在滑雪人群的消费观念范畴内,也逐渐呈现出两种具有显著差异的趋向:一种为倾向于高成本投入、追求极致品质与体验的高消费风格;另一种则是侧重于成本控制、强调性价比的经济型消费风格。
秉持 " 烧钱 " 理念的滑雪者大多是资深爱好者,将滑雪视为一种极致的生活追求,在场地选择上,也通常会选择大型的顶级滑雪场,那些享誉国际、拥有世界一流雪道设施与绝美雪景的滑雪胜地,例如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区滑雪场、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知名雪场等,是这部分人的心头好。
哪怕会因此耗费巨额的交通与住宿成本,也要亲身体验顶级雪道所带来的刺激。
在装备购置方面,他们热衷于高端品牌。一块专业级的竞赛滑雪板可能轻松花费上万元,根据公众号 All-season Snow 的整理介绍,目前几款顶级单板滑雪板的标准版价格均在 1000 美元以上,部分品牌的限量版接近 3000 美元,此外,被誉为滑雪板中 " 兰博基尼 " 的 Cheetah Ultra Sports,在中国售价 6.5 到 7 万元,远高于国外。
而另一阵营的省钱型滑雪者(仅仅把滑雪当作旅游度假的游客,以及手头并不富裕的年轻人为主),则以更为务实和理性的态度对待滑雪消费,他们会优先考虑距离自己较近、交通便利且门票价格相对亲民的本地或周边滑雪场。这些滑雪场虽然可能在规模与设施的豪华程度上不及那些国际雪场,但足以满足他们日常的滑雪体验与打卡需求。
在装备上,消费纪观察到现在的年轻人更善于挖掘性价比高的产品,比如很多人会在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期间或者选择一些国内新兴的、主打性价比的滑雪装备品牌进行选购,或是直接在闲鱼上购买别人冲动买下的装备,当然,如果只是想要体验滑雪,滑雪场提供的租赁装备无疑是最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在提升滑雪技术方面,现在的年轻人会充分利用滑雪场提供的团体课程优惠,或者与朋友组成滑雪小组共同聘请一位教练,通过分摊费用来降低学习成本。
在住宿、餐饮等配套消费上也秉持能省则省的原则,自带简单的食物和饮品,选择经济实惠的民宿或快捷酒店。
可以说,滑雪消费理念的这种分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消费分层的一种体现,也反映出滑雪运动在不同人群中所承载的多元价值。
从话题热议度和终端市场中消费者所展现出的热情来看,滑雪无疑是拥有长期发展潜力的行业。
加上无论是烧钱型还是省钱型的滑雪者,都在共同推动着滑雪运动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持续传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滑雪的大军中来,滑雪消费市场也会拥有更多可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消费纪,作者: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