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烂片,别看,快逃,欢迎阅读。
写在前面
今晚继续聊五一档的片子——
《维和防暴队》
这片子已经人神共愤到什么程度,昨晚已经有读者来给我们留这样的言了,还不止一个。
我们编辑部自己看完片子之后,不是先写文,而是先互相发了几条几十秒的语音吐槽这部片。
按理说这种能进我们 " 烂片快逃 " 系列的片子,直接开始批评就可以了,但耐不住这部片声量巨大,舆论场也乱七八糟,所以有一些电影之外的东西我们不得不需要 " 写在前面 "。
第一个,我还是得先把它的遭遇讲一下,这部片在 2021 年初就已经开机拍摄,5 月杀青,距今刚好三年。
当时片子三位主要的男演员分别是黄景瑜、王一博和张哲瀚,以这三位演员爆火的剧来看刚好组成了当时娱乐圈的三代流量,但最后因为演员的问题导致电影未能如期上映,一直等到现在。
所以在看的时候肉眼可见就有不少补拍、剪辑的补救痕迹,很多关于欧豪的镜头都是单人的中、近景。
整个片子因为这些处理,显得不完整,这让它本身就已经因为不可抗力成了一个瑕疵品,很多人也用这点为它的差开脱,但电影其实远不止这一方面的问题,所以今晚我们会着重聊聊除此之外,它还差在哪里。
第二个,因为主演的因素,批评这部片必然会有一些危险性,但我们还是希望主演的粉丝能意识到,如果自己的偶像以后是越来越好的,那么这种烂片在未来完全就是演员的黑历史。电影最大的问题也不是演员带来的,没必要去四处出击,把宣传的力气留给下一部 " 无名 "" 热烈 " 这样质量更高的片子,或许会更有意义一些。
正文
前面已经说过,这部片开机时间是 2021 年,这个年份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就是主旋律电影最吃香的时期,这部算是那个时代大批量生产下的一个遗留物,因为演员的问题,意外落到主旋律市场退潮的现在。
所以,整个片子在背景设定上就自带尴尬和难度——
因为维和部队是国际主义标签很明显的部队,是原属联合国的警察部队,其主要任务是在任务区内保护在国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制止违法犯罪、培训当地警察等等。
于是电影在本身需要更强调国别、民族的主旋律之下,还多了国际主义和世界和平这样两个有些难以融合的关键词。
更尴尬的是,电影杜撰了一个地区叫桑塔里昂,那里因为部族冲突、党派纠纷导致地区内自相残杀,再加上西方等一些外来者的插足,最后发展到一方几乎要将另一方种族灭绝。
不知是不是巧合,这又与当下世界正在发生的某地区的冲突有一定的重合,这种重合让这部片被拉到了更高的国际政治格局的维度,离 " 人 " 本身更远了,编剧需要更进一步考虑如何把地缘政治冲突落回到普通的维和警察的故事。
这种难度做成了的不是没有先例,前几年我们还给大家推荐过一部不错的纪录片,叫《蓝色防线》,是中国维和警察的故事,这部片先传达出中国是维和部队派遣的突出贡献国之后,着重讲世界和平这几个字背后,有多少军人的牺牲、永别和年轻的眼泪。
但很可惜,这部片子的编剧,在这样一个本身就自带各种雷点的题材上,唯一的贡献,就是把它们一一引爆。
最突出的错误,就是它再一次将这类大有可为的片子仅仅局限在民族性的主旋律部分,而去突出主旋律的手段,也是非常劣质的。
电影的一大目的是去拍中国的维和警察,我们不能否认中国维和警察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为了世界和平甚至是非同胞人民的安危把自己置身在生死考验之中。
但这部片表现出中国维和警察能力的方式,反而是一种矮化,因为它不是去拍他们的能力有多强多突出,而是去突出他们遇到的对手有多差。
片子里中国的维和警察解决问题永远是轻而易举的,他们被净化成了无暇的人,西方的维和警察包括领导则是毫无底线、专门拖我们后腿的。
比如片中有一个解救人质的任务,中西的维和警察分别派出一支队伍从两个方向包抄人质所在的房间。
我方余卫东(黄景瑜饰)在前行的过程中不小心碰到敌人布置的陷阱,手榴弹保险销被扯出,千钧一发之际,杨震(王一博饰)一手握住了手榴弹的保险握杆,慢慢把保险销重新插进去,成功阻止了爆炸,也没有打草惊蛇。
而对面西方的警察,他们同样遭遇了手榴弹陷阱,后果却是一个人直接碰倒了手榴弹,爆炸的声音让劫匪警惕,任务难度直接加倍。两段甚至镜头的拍法都差不多,时刻强调对比的效果。
用粉圈的话说,这部片树立我方人员形象的方式不是靠去让他们更立体,更有血肉,而是只靠 " 拉踩 "。
当然最后的结果依旧是在西方警察不断阵亡及拖后腿的情况下,我方警察成功击毙劫匪,并且在最后 0.001 秒之际拆除炸弹,成功解救人质,以一个队员腿部受伤为代价。
我从来不反对去塑造我们的强者形象,这是主旋律影片的职责所在,我始终反对的是要让我们的 " 强 " 有底可依,这个 " 底 " 不在于别人,只在于我们自己。
但导演或编剧完全没有去夯实我们自己的意图,比如杨震射杀对方狙击手的一场戏,他连射好几枪都不中,最后扭转乾坤竟然只靠一个闪回,闪回到他刚开始学枪的那一刻。
而在这个几乎没交代什么有效信息的闪回过后,他再次瞄准,射出去的子弹和对方的子弹擦身而过,只不过对方此前百发百中的子弹此次只是射中了杨震的肩膀,而杨震的子弹一枪爆头。
这段戏除了交代杨震的威风之外,对人物的性格、经历、能力塑造毫无任何助力,和前面那些用中国维和警察与当地居民载歌载舞、写春联、包饺子的三段 MV 来充当转场没什么本质的差别。
主创第二个做错的地方就是,他忽略了宏观的国际政治,最终要落到人身上的重要性。
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拿开头提到的那个纪录片《蓝色防线》来说,那部纪录片里,我们能看到人身体的局限性和生命的脆弱易逝,虽然是纪录片,但里面有比《维和》更明确的叙事线,我们能看到各个鲜活的中国维和士兵,他们的梦想、情绪、生活,最后才是他们的勇敢和牺牲。
我们都清楚,任何一次国际冲突从发生到停火,都是靠一条条人命叠起来的,尤其是军人的命,而当这一点放到维和部队中,他们的牺牲是更让人动容的,因为维和部队没有任何立场,他们不是交战的双方,只是忠于祖国,以及希望维护和平。
呈现他们的付出和牺牲,就是在呈现和平的重要性。
所以,在这样的故事题材里,必须要让角色是专注的,以及脆弱的。
但这部的编剧又选了最忌讳的方式,去突出个人英雄主义,突出人强悍、神力的一面,人性反倒不重要了。
而且即便是这样常规普遍的叙事,它也依旧用最低级的手法去拍,恍然间我甚至以为它不是积压三年,而是三十年,甚至放在三十年前,它也是不及格的。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它如何去拍个人英雄主义?
片子的主要角色有两个,一个是余卫东,他唯一的脆弱就是家里有个因见不到他而哭闹的儿子(每一个类似的烂片里都有个这样的儿子)以及独自操持家的妻子。
但英雄是不会被这些脆弱牵绊住的,这些脆弱只是他们的背景而非欲求,余卫东像战神一样,枪林弹雨中穿行毫发无损,最后只是用一个肩膀受伤的代价换取了对方 boss 的性命。
他早就不被主创当作英雄或人对待了,只是电影造出的又一个无悲无喜无敌的神。
另一个是杨震,对他的塑造更符合传统烂片里塑造英雄的套路。
首先他一定是一个刺头;在他刚加入队伍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人不服他,这个人在片子里就是江小洋;两人一定会因为一件事成为好兄弟,在这部片里就是两人因为掰手腕被余卫东各罚一百个俯卧撑。
而接下来,炮灰江小洋一定会成为促成主角杨震转变的关键一环,果然在一次行动中,因为杨震不听从组织安排没有及时对劫匪开枪,导致江小洋腿部中弹,强行完成 " 队友受伤——自责——陷入反思 " 的成长线。
在最后的任务中,他一定不会再私下行动,而是预先请示队长让他一个人前去追杀狙击手,完成个人的英雄主义弧光。
故事的套路简直就是八十老翁弹琵琶,老生常谈。这还只是一例,类似这样老掉牙又极其粗暴的剧情,在片子里数不胜数。
在骂它的同时,这片子也在引导我去思考,如何把主旋律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片子其实有一处触动我的地方,桑塔里昂内战,阿米尔屠戮法布尔村,几乎造成村子灭绝,中国维和警察在护送仅有的幸存者去法庭上指证阿米尔的罪行时,车辆行经尸横遍野、化成焦土的法布尔村。
幸存者看着这片废墟回忆,这里曾经很美,她至今还能闻到晒好的盐以及新鲜的青草的味道,但此时所有的一切都不再存在,他们因美好和良善而遭到侵袭。
或许这是一种答案,就是去共情那些普世的东西,爱、和平、拯救与苦难。
但很可惜,这几个片段只是编剧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它最终的落点和所有的高光时刻,依旧是主旋律和民族主义的层面。
比如最后一场戏,中国维和警察的任务是将幸存者们送到法庭,让他们指证阿米尔的种族屠杀。
一部好的片子当然是任务为重,警察的责任就是一直保护幸存者直到站上法庭的那一刻,或者再进一步,用这些幸存者指证的内容给观众留下更深的余音。
但这部电影把最后一场戏拍成了一场表彰大会,三位幸存者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地站在法院前面向媒体感动地喊出那句 " 桑塔里昂,中国!" 接着镜头从各个角度仰拍维和警察的身姿。
讽刺的是,敌人的狙击手就在不远处瞄准着毫无防护的三位幸存者,在最后一刻竟然只是因为良心发现被自己的回忆感动,就松开了板机。
但这颗子弹还是射向了这部烂片,以及买票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