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香港戏院怪谈,欢迎阅读。
这个暑期档电影多到看不过来,黄金时段如果临开场才买票,分分钟只能坐到第一排或者边边角角的位置。
如果你买的是午夜场的票,但戏院仍然 " 全院满座 " 的,你心底会不会有一丝丝凉意?
我们的纳凉系列,就从戏院故事开始吧。
农历七月,谁和你一起看大戏?
香港人一般把电影院叫做 " 戏院 ",这里的 " 戏 " 主要指粤剧,香港电影里许多灵异元素都是从 " 戏院 " 取材的。
1983 年张彻导演的《撞鬼》,戏班女工小珍大意将压衣箱之喜神翻转,惹来一场大祸。
徐克的神怪电影也喜欢戏班元素,《花月佳期》里,女主在戏台上练习吊嗓时,看见了男主的鬼魂在台下鼓掌。
《胭脂扣》里,十二少没事最喜欢听戏,后来和如花私奔后,还曾拜师傅学唱戏 , 想要自食其力,从衣来伸手的公子变龙套戏子。
还有我成年后根本不敢看第二次的《山村老尸》,楚人美老师也是花旦出身的。
dbq! 小时候是我唐突了!
灵异片爱用戏曲元素,可能因为戏服和戏曲本身就具有奇幻色彩,而且戏班里规矩众多,很适合人们浮想联翩。
渣渣浑的《盂兰神功》里就 " 科普 " 了许多戏班规矩。
比如说农历七月,大街小巷都在摆祭品、烧纸钱,而戏班按照传统习俗要准备神功戏,而且唱戏前要先摆祭品拜四方,表示对鬼神的尊敬。
神功戏棚台下观众席第一排椅子是给阿飘们准备的,人不能坐 ↓
台上贴的 " 吉 " 字不能封口,不然就是 " 有口难唱 "。
破台仪式(第一次带妆彩排)的时候,观众们需要背对着戏台坐着,不能说话不能观望。
戏台上的各种神像要严格按照传统规矩来摆放,才能发挥作用。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大半夜别四周围走啊 ……
午夜场票没卖出,却全院满座?
TVB 前段时间播了一部《灵戏逼人》,说的是死去的戏班女花旦滞留人间,寻找前世爱人的故事 ……
可惜无论灵异氛围还是剧情設定,都有点像过去《全院满座》和《大闹广昌隆》的低配版。
《全院满座》的故事围绕香港 70 年代的东升戏院展开,据说这家戏院的前身是殡仪馆,所以一到午夜场就会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发生。
比如说,明明没有卖出几张票,但是戏院里却坐满了观众。
等戏院的工作人员都下了班,放映机会自动开启,大螢幕上会播一部新的戏 ……
来这里看电影的女观众,宁愿憋一整晚都不敢上厕所,因为据说在女厕的最后一格,经常都飘着一个 " 大辫子 " 姑娘,或者有一双来回踏步的绣花鞋。
这位 " 大辫子 " 姑娘——长这样 ↓
女鬼生前是戏院老板家的佣人,谁知男友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还跑了去澳门躲债,女佣想坐轮船 " 过大海 " 寻男友,结果心慌意乱间失足坠海。
心愿未了的女佣,灵魂一直徘徊在戏院里,让戏院成了 " 猛鬼戏院 ",一度难以经营。
后来老板的儿子突发奇想,利用闹鬼传闻专门放映灵异片,反而吸引了好奇又大胆的观众想一探究竟,最终赢得真正的 " 全院满座 "……
《全院满座》很符合TVB" 吓着吓着笑到了 " 的风格,但本剧还真的不是纯属虚构。TVB 灵异剧:笑着笑着就吓到了
剧里的 " 东升戏院 ",取材于香港出名的 " 猛鬼戏院 " 东城戏院。
" 拆不得戏院 "
东城戏院位于香港湾仔洛克道与芬網域街交界,1964 年 2 月 9 日开幕,由何东家族属下的东成有限公司经营,全院座位 1300 个。
40 年代日军占领香港时期,香港湾仔饱受战火摧残,第一个坟场就是在湾仔兴建,因此,湾仔本身就自带诡异 buff,坊间一直有不少湾仔传说流传。
而东城戏院更加是 buff 叠加,据传湾仔万国殡仪馆迁至红磡后,原有的万国殡仪馆卖给开发商,再辗转售给何东家族,后来才改建成后来的东城戏院。
东城戏院建成后基本没有大改,戏院内仍保留了不少殡仪馆的格局和建筑,比如传闻中一个女厕所就是当时一个存放尸体的房间 ……
不过这间戏院最出名的还是 " 全院满座 " 传说。
传闻有一对母子,趁着人少去东城戏院看午夜场,谁知他们从洗手间出来后,却发现本来没什么人的戏院,突然全院满座 ……
另一个版本则更瘆人,一位粤剧红星 " 帆哥 " 曾向媒体透露,他去东城戏院看《龙虎榜》,一入场发现灰暗的灯光下,映照到戏院密密麻麻坐着很多人,可是中场休息灯光一亮," 帆哥 " 才发现之前见到密密麻麻的观众竟然一下子不见了。
去完厕所回来发现,戏院再次全院满座,只是那些人全部没有下巴,脸色木然,完全没有活人的样子 ……
TVB 的纳凉综艺《区区有鬼故》,罗兰姐还说过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据说戏院里最后一排 13 号和 14 号的戏票,是不对外售卖的,因为这两个座位,曾是一对苦命鸳鸯生前看戏时一定会选的位置。
后来苦命鸳鸯被恶人强行拆散, 女孩自尽而男孩被打到重伤," 一生一世 " 的约定成了 " 一生一死 "。
死去女孩的魂魄就一直在戏院徘徊,苦苦等待男孩赴约。
不过后来有人提出,东城戏院附近有六、七家同类戏院之多,同行竞争异常激烈,因此认为所谓的猛鬼传闻,是戏院同业故意制造以打击对手。
不管真假,这些传闻出来后,这间戏院的生意就一落千丈,开业未满 10 年就因为生意欠佳而被拆卸,原址重建为东城大厦。
1999 年 TVB 就用这个传说,拍下了《全院满座》这部剧。
除了东城戏院外,香港金茂坪戏院,也是知名纳凉胜地。
金茂坪戏院位于九龙秀茂坪一带山坡,于 1978 年 10 月 19 日开幕,是香港典型街坊电影院,在 70、80 年代港产片盛行时兴极一时,深受街坊喜爱,直至 90 年代戏院没落,才最终结业。
金茂坪戏院一直被称为香港 " 纳凉 " 地之一,有说是因为早在二次大战日军侵占香港时,这处山坡是日军的行刑场之一,亦是乱葬岗;又有说是因为秀茂坪曾发生山泥倾泻意外;甚至有说是 80 年代一场戏院大火烧死了很多人所致。
到底是否真有其事,网上一直说法不一,据附近居民回忆,该戏院并没有发生过火灾,搜查资料也并没有发现火灾相关信息,而山泥倾泻地点也与金茂坪戏院相距一截路程。
传闻大概率是后来人穿凿附会,但日久失修、加上内里环境阴暗,还是令金茂坪戏院蒙上一层诡异氛围。
还有传只要开发商试图拆建金茂坪戏院,就会发生意外,令工程搁置,成为 " 拆不得戏院 "。
不过近几年,大股东华懋集团计划将金茂坪戏院改为 " 香港电影文化中心 ",设立电影院、主剧场、共享工作室、咖啡店及大堂。
不知道到时候现代化的气息和阳气,能否镇压这个 " 凉浸浸 " 的戏院呢?
另一个动土必出意外的戏院,则是皇都戏院。
皇都戏院位于北角,前身是璇宫戏院,戏院正门上方大型浮雕设计,在当时来说非常前卫,因此这间戏院在 60 年代闻名中外。
戏院由住宅、商场和皇都戏院组成,是硕果仅存的单幢式戏院,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直至现在,里面不少商铺还保留着 5、60 年代的设计风格,颇有几分金宵大厦的味道。
当年皇都戏院红极一时,连邓丽君、成龙等人都在场内演出过,可谓见证了香港的黄金时代。
但 1995 年一场大火,让皇都戏院人流骤减,1997 年上映了最后一部电影,成龙的《一个好人》后无奈结业,转营桌球会,营业至今。
此后,皇都戏院特别 " 邪 " 的传闻就成为都市传说,很多网友都说这间戏院虽然身处英皇道,但特别荒凉阴森,还有网友说看着戏院门口那个浮雕久一点就会头晕头痛。
2021 年皇都戏院大厦发生意外,工人丧命,也令这个戏院成为另一个 " 拆不得戏院 "。
E 姐结语:
曾几何时,电影院里还可以看到真 · 鬼片,《咒怨 2》和《鬼来电》我都是在电影院里观看的,不阴森,还有点儿热闹。
尤其 " 全院满座 " 的时候,放映厅里就跟集体坐 90 分钟过山车似的,尖叫声一浪接一浪,小心脏卟通乱跳,肾上腺素飙升到腦袋都有点突突了。
由于三分之二的片子我都是在手指缝里看的,所以许多片子我只记得一些高能画面,情节是啥已经忘掉了。
那为什么戏院总有灵异传说呢?
《区区有鬼故》请来的法科师傅说,因为戏院不见光,没有阳气,空调又特别冷,让人体温下降,就容易遇到同样低温的鬼魂了 ……
而隔壁的心理学家则从心理角度分析,因为人类擅长 " 联想式学习 ",而人在黑暗的地方总是特别容易留意和感受到身边环境的变化,比如温度、光线、声音 ……
所以一旦环境变化,我们就会立刻联想到自己曾经听过的灵异传说和看过的影视画面,这也在无形中加重了我们对环境的恐惧。
何况戏院,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故事、回忆和情感的地方,会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传开,也就不足为奇了。
希望你们看完今晚的故事,还能继续愉快地进戏院看戏吧。